市政制定消除麻疹实施方案

时间:2022-08-20 09:53:14

市政制定消除麻疹实施方案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我市麻疹发病率仍处在较高水平,距年消除麻疹目标(1/100万以下)有一定差距。为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实现我市年消除麻疹工作目标,根据《-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指标

(一)总目标

到年,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年后维持全市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二)分年度目标

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0万以下,无麻疹暴发疫情。

年,全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达到消除麻疹目标。

年后,维持全市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三)工作指标

1.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区)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

3.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次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4.麻疹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和调查处置率均达到100%。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发病后3日内病原学及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100%。

5.全市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时,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0/100万以上。

二、技术措施

(一)免疫预防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基础,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通过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和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等措施实现。

1.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

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是控制麻疹的关键措施。各县、区要按照《-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的建设与管理,明确责任区域,认真履行目标儿童摸底、筛选、预约、通知、安全接种等各项职责,使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均达到98%以上;严格执行麻疹疫苗常规免疫程序,切实落实麻疹及含麻疹联合疫苗的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确保以县(区)为单位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实行预防接种门诊日接种制度,提高及时接种率;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保证接种质量,提高免疫成功率。

2.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

建立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承担预防接种服务工作的机构和单位,应定期对常规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率报告不及时、不准确的地区,应通过抽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3.严格执行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各县、区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落实卫生部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托幼机构和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学校预防控制传染病管理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人员培训,确保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未种儿童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4.做好特殊人群麻疹疫苗接种工作。

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和免疫规划基础薄弱地区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针对性措施,采取多种预防接种服务形式,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对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儿童要按照现居住地管理的原则,保证其与本地儿童享有同等的预防接种服务。要采取定点接种和入户接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免疫规划基础薄弱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要将查漏补种作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一项重要补充工作内容,及时发现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并予以补种。

加强对新入学大中专学生、集体生活和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的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评价,及时做好相应人群的预防接种,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

做好针对育龄妇女、孕前妇女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其知情、自愿地接种麻疹疫苗,为新生儿筑起一道免疫屏障。

5.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短期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市政府将根据麻疹疫情消除情况和预警信息,适时组织对一定范围内的高发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二)监测管理

开展麻疹监测的目的是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免疫等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加强预测预警,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1.加强麻疹监测,巩固和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各县、区要按照国家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培训和监测工作,提高麻疹监测质量。认真做好病例调查,个案信息要按照《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及时录入麻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切实开展主动监测,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处置麻疹暴发疫情,控制疫情蔓延;健全麻疹监测网络实验室建设,提高标本采集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麻疹监测及结果反馈工作。充分利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辖区麻疹流行态势及存在问题,对本地区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麻疹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建立麻疹暴发风险评估机制,强化麻疹疫情处理能力。

各县、区应建立麻疹暴发风险评估机制,成立麻疹暴发风险评估小组,出现麻疹疫情后,评估小组成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重点了解病例最长潜伏期内的接触史及其周围易感人群的麻疹免疫史状况,进行暴发风险综合评估,及时预警。当托幼、学校、工地等易感人群聚集地报告麻疹疑似病例或其周围易感人群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史低于95%时,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及时采取各项防控措施。

(三)控制院内感染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做好疑似麻疹病例上报的同时,要对疑似麻疹病例采集血液及病原学标本;网络直报及时率、血液及病原学标本采集率都应达到100%。要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麻疹疑似病例应隔离治疗,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隔离、通风、消毒等措施,避免发生麻疹的医院内感染。

(四)健康教育

将麻疹预防控制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健康教育规划。加强对流动人口、儿童家长和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宣传工作,使公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鼓励其自觉接种疫苗。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

各级卫生、发展改革委、财政、教育、公安、食品药品监管、宣传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分工协作机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共同做好麻疹防治工作。

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本行政区域内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监测和疫情处置等工作经费。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发挥效益。

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入托、入学及新转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对未完成全程接种程序的儿童,要督促其及时补种麻疹疫苗。

公安部门做好本地、流动儿童摸底、信息资料收集、汇总工作,提供人口信息资料。

卫生部门要将麻疹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麻疹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麻疹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麻疹病人的归口管理。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麻疹疫苗质量和流通的监管工作。

宣传、文广新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麻疹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普及麻疹防治知识;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免疫规划和消除麻疹工作。

民政、妇联、婚检等部门及机构,要充分发挥在麻疹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对育龄妇女麻疹相关知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引导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为新生儿构筑有效地免疫屏障。

(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综合防治能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严把专业人员准入关,制定培训计划,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逐级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免疫规划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防治能力。市卫生局要制定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督导检查,实行问责制度

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对消除麻疹工作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和问责制度,经常性组织开展消除麻疹工作的督导检查和效果评估,发现问题,跟踪整改,确保消除麻疹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市卫生局要对全市消除麻疹工作建立通报制度,制定问责办法,报市政府批准后施行。

上一篇:市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 下一篇:安装网络安全管理系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