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12:04:56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各县(市、区)政工取评办、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做好****年度全市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

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

全市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按照渐少

政职[****]**号,浙企政职办[****]*号,政职办[****]*号、政职办[****]*号、职改办[****]*号文件精神执行。

二、申报时间和组织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申报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于月*O目前

将审核盖章的《申报___职务评审对象花名册》(并带软盘)及相关材料送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将于*月下旬对申报中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月中旬召开评审会进行评审,同时完成申报高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工作。

三、报评材料

、高级政工师评审材料仍按浙企政职办[****]*号文件执行

****年度申报高级政工师岗位人员培训班拟定于*月底在杭州举办,

各地各单位要在*月*0日前将本地本单位准备参加培训班

的人员名单报我办。

*、政工师评审材料

()材料清单一式*份(一份贴在材料袋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人一式*份。其中呈报

单位意见栏要求概括地反映申报者政治、业务表现情况,表明推荐态度;

(*)业务总结一式*份。内容为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

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字数在*千字以上;

(*)《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

表(公示表)》,一式**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5)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各一

式*份;

(*)有关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各一式*份。须提供任用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业论文*篇和三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包括策划和组织的活动、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工件报告、经验推介或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

()外语考试合格证书(综合C级或省外语等级考核英语二级、日语三级)复印件一式*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破格申报的,还需提交所在单位填写的《破格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人对照破格条件写出破格理批注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

(0)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结果挂钩的,需提交相应的证书;

()填报经本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签名的《如实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保证书》;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所有复印材料必须携带原件,由评委会办公室验审原件。所有申报材料(除《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用A*纸外),须中文打字,统一周A*纸复印。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外,其它材料一式*份整理成册。

*、助理政工师评审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份。

(*)《晋升(推荐)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一式0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

*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5)必须提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撰写专业论文篇和*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并提供复印件*份。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获得的荣誉称号的证书或奖状的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式*份。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需确认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要填写《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份,并提供学历证书和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四、材料要求

根据职改办[****]*号文件的要求,各申报对象要翔实、准确地提供能反映本人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的书面材料和相关证明。对于必须由推荐单位人事部门(职改)部门提供的材料,申报对象不得自行填写;对于要求公示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及时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否则无效。

五、答辩事项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主要是考察评平对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意识以及提供业绩材料的真实性。答辩时间另行女排。

六、申报人员需进行继续教育,时间另行安排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所有、股份制、私营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的企业、事业单位。

本细则所称的受聘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科学技术人员,系指依照国家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取得专业技术职称或资格,同时受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高校、中专、中技的自然科学教学的人员。

第四条各级人事行政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管理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

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组织、指导和监督本细则的实施。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本细则的实施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根据机构设置的具体情况,指定一个部门为管理继续教育的日常工作部门(以下统称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并由专人具体负责。

第六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并组织施行;

(二)编制继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选题;

(三)组织安排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考核学习情况;

(四)评估继续教育质量,总结继续教育经验,宣传、表彰继续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受理有关继续教育的投诉,并进行调解。

第七条各级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要兼管继续教育工作。主管部门要把实施本细则列入下属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目标,并进行检查和考核。

第八条继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重点相结合的方针,为提高本市科学技术人员素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

第九条继续教育的目的:

(一)补充、更新、拓宽科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

(二)调整和完善科学技术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三)培养中青年科学技术学科带头人。

第十条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人员所从事专业或学科的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和新方法。

继续教育的选题应根据国内外市场和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本市、本系统、本单位科研、生产、教育和工作需要,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实际业务水平确定。

第十一条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办各类培训、学习和研修班;

(二)参加学术讲座、交流和考察;

(三)外派对口单位短期工作或进修;

(四)参加函授(刊授)、电大、职大、业大和夜大学习;

(五)有计划、有指导、有考核的脱产自学。

第十二条接受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一)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专业和所在工作岗位的需要,向本单位提出学习的要求;

(二)学习时间由本单位根据本细则的要求作出计划安排,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脱产12天,脱产学习的时间可以在同一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内累计使用;

(三)经所在单位批准脱产学习的,学习期间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享受在岗人员的同等待遇;

(四)经所在单位同意派出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费及旅差费由所在单位报销。

第十三条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服从所在单位安排,参加学习活动;

(二)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三)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所在单位服务。

第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在国内连续半脱产学习一年以上、脱产学习半年以上或派出国外境外留学、进修三个月以上的科学技术人员,事先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的专业技术服务合同。

第十五条本市实行科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

继续教育证书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六条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区、县级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市政府各委(办)、各局(总公司)和市直属各单位颁发。由科学技术人员本人持有,实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或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登记,并按高、中、初级的档次,由相应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每年验证一次。

第十七条继续教育证书是系统记录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具体情况的有效凭证,是科学技术人员晋升、受聘专业技术职务及考核的必备证明。

第十八条市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作市继续教育专项调控经费,其数额应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相应增加。

各区、县级市财政每年也应拨出专款作为当地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为下属企业、事业单位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第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额度不低于科学技术人员工资总额的1.5%。

企业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从如下途径解决:

(一)培训费用摊入成本;

(二)投入基本设施的费用在利润留成、包干节余、税后留利中开支;

(三)直接为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服务的培训费用,在项目资金中开支。

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的不足部分,可以在包干节余和预算外收入等自有资金中开支。

第二十条*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向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申报,经审查认定可成为相应的继续教育基地;也可以直接与企业、事业单位订立协议,承担继续教育任务。

第二十一条被认定为继续教育基地的单位不改变原来的隶属关系,其继续教育业务范围由认定部门确定,并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十二条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市继续教育基地按审定的专业范围和方向,对本市有关的高级科学技术人员及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的骨干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其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列入市继续教育培训年度计划。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认真执行本细则,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市人民政府每两年表彰和奖励一次对继续教育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二十四条对不执行本细则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视其影响范围和情节,给予教育批评、通报批评,直至责令其改正。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设计师工作年终自我总结1】

一、适应设计,积极配合参与做好与市政XX联合的工作

xx年春,当公用事业局牵头提出局系统设计单位联合申报综合甲级资质时,XX院长召集院领导班子慎重研究分析联合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以及可能给我们生产与经营带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执积极态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利害关系积极地提出,并建议院长向总公司报告;二是积极的按市政院的要求配合做好报送资质材料的工作,并和院长一起共同研究《承担工程项目划分协议》的起草工作。

虽说联合后出现了失去独立的设计资质问题,这个问题给总公司的机构改革和我们院的经营运作带来很大障碍,但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怎样培植一个符合资质条件的问题。

二、适应工程管理需要摸索设计阶段生产管理的方法

这两年工程项目(特别是公司内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设计有关的比较突出的是设计变更问题。我认为,设计变更本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正常程序。至于那些属于不恰当变更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设计准备不充分,原始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设计要则不确定。一方面是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有时并不清楚我们下在做什么标准的设计,另一方面有时我们也不太准确地了解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究竟想要什么质量的东西。反复出现的不恰当设计变更一是影响投资效益,二是挫伤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干扰设计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反复学习了国家规程、规范有关处理设计变更程序的控制规定,起草了符合总公司工程实施实际情况的《处理设计变更事宜的有关规定》,《规定》经征求意见,院长批准后作为院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第二件是注意在接受设计任务时从业主(主管部门)那里把设计要求问清楚,在下达生产计划时,将设计深度和方案要点向设计人员讲清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通过抓好中间环节,强化项目设计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实现既便于责任部门对工程项目密切控制,又便于设计人员准确理解任务要求,把握设计要素实现质量目标。

三、适应工程多种管理形式,摸索做好设计配合的方法

这两年,一些重要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公司内部项目采取了多种管理形式。如市区管网改造项目采取了内部招标制;内部改造项目采用了使用单位负责制,投资3万元以上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等多种管理方式。要适应这样的情况,在设计配合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具体工程管理形式的特点,要求设计人员在处理现场问题时,针对不同当事方的职责权力,按规则依程序办事。同时,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承包单位其实际的施工能力尽量即时地给于技术上的支持。把握好既尽责做到位又不越权干予。

四、摸索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法

怎样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的问题,本是设计单位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以往有许多情形,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情况,当工程验收时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不满意的说法。特别是公司内部的改造修缮工程。

这两年里,作为院设计生产负责人,说实话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每当我听到这样,那样的议论,每当我看到设计人员辛苦工作了不但得不到承认反而心里委屈。我想到自已有责任。我的责任是应该事前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后果,要求设计人员尽量优选方案,避免人们感观上的不习惯,同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解释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慎重的灵活使用《标准图》。

五、还应适应什么,摸索什么?

今后在副院长这个职位上工作,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⒈ 适应设计市场要求,摸索争取设计市嘲制高点的条件和方法。

⒉ 适应已与市政院联合的现实,摸索如何在生产管理方面扮好分院的角色。

⒊ 适应公司改革发展要求,配合院长工作理顺职工分配关系,有步骤的测算设计(测量)产值,合理的编制劳动定额。

总之,适应业务环境变化,摸索在生产管理方面尽职尽责的路子,适应工艺创新、设计创新的发展趋势,摸索保护和激发广大设计人员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理念的工作思路,和同事们一齐为尽快拿回我们独立的设计资质而努力。

【设计师工作年终自我总结2】

在20xx年到来之际,在我们展望明年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20xx年。回顾起来这近一年的工作中了解到了很多东西,也学了不少知识;虽说还不是十分熟悉,但至少很多新的东西是从不懂到基本了解,慢慢的也积累了很多。通过工作中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让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回顾过去一年,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的大力协助下,工作上取得了些满意的成果。

设计方面的主要工作有:

1、完成灯光照明设计方案7套;

2、完成灯光效果图、flas共16个ae动画1个;

3、投标标书制作3套;

4、闲暇时间市场开阔;

日常配合的工作有:

1、打印出图,寻找制作单位、审核图纸;

2、必要的时候与客户沟通,到实地查看项目状况;

3、安全员培训考试;

4、工程灯具现场安装技术学习1次;

5、工程灯具厂家查询;

6、其它资料配合准备;

工作上的不足和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感谢在这段时间里公司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照和指导下,当然自身也在不段努力,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xx年里,我对公司的工作流程、方法等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行业内设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一年来,我参与了公司的多项方案的设计,紧密配合个部门的工作,并虚心向同事请教,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日后还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1、从设计上,自己从以往偏爱的风格到现在多元化风格(融合主义),将多种设计元素合大众喜好做出方案。

2、学无止境,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设计相关知识,并用于实践!

3、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熟悉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提高方案汇报的演讲能力。

4、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工作上、做人做事上都要非常细心,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并在工作过程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不能鲁莽行事,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

过去的一年的整体上是紧张的、忙碌的、充实的,也是充满责任心的一年。展望新的工作年度,希望能够再接再砺,同时也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工作中与同事多沟通,多关心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进一步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积极吸收新的观念与设计理念,要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设计师工作年终自我总结3】

本人马**于xx年6月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取得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浙江新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从事结构设计的技术工作,现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我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每天都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的重大新闻和事件,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二、主要工作业绩

在工作这些年里,我设计完成了如**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城东街道半沙村地块住宅建设项目,金海湾花苑商住建设项目,**市北白象镇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工程项目,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用房及辅助非生产。

三、结构技术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

1、拿到条件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2、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如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3、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4、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5、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需根据验算简图等资料)。

四、努力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丰富自己。在这几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学习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不断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逐渐的成长。我不断学习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书籍和国家、地区、行业规范。

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结构设计工作,我先后参加权威机构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若干次。还进一步学习了各种新规范、新标准、新的规程和设计手册,更好的熟悉和掌握了结构设计和制图软件PKPM、CAD等,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的新形势。

总的说来,在这几年来的结构设计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市政、工民用建设的需求。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给水排水;施工难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给排水设施的配置是否合理和完善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问题。然而,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政给排水施工中技术水平上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技术水平的问题,而导致工程延期。由于施工人员自身技术水平有限、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水平有限,而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各种问题,为后期市政给排水施工带来一定的压力。主要的原因在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给排水工程量激增,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大量使用施工人员。由于对于人员需求量的加大,施工单位逐渐忽视了对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知识进行考核,这样就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达标。在众多的施工人员当中,有一大部分人员不能完全掌握设计的主旨以及图纸上的设计标准,使整个工程在建设初期就存在很多错误,自然为后续的施工埋下了隐患,整个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2、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问题。由于市政给排水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以及日常生活、工作的排水的需求。但是,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由于对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管理不严格而导致市政给排水系统出现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施工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或者地方财政拨款,属于公益性事业建设。很多施工单位往往只关注施工的进度,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管。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为例最大限度的获取施工的利益,在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使用一些便宜的劣质的管道材料,随意更改管道的敷设路线。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安全上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程序都是有明确的操作规范的。然而,往往因为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个人意识的欠缺,而导致在具体操作中忽视了具体的规范要求,从而引起施工出现安全问题。主要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的管理人员基本上不会出现在在施工的现场,对于安全问题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的指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的一些不规范的、错误的操作行为难以被发现,也不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基础施工环节存在安全的隐患;第二,监督施工安全的相关机构在工程的监督上做的不到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当中,安全监督机构常常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没有切实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施工之前的安全宣传工作或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做的不到位,从而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第三,在施工的时候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在市政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临时敷设管道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时候,由于缺少一个详尽的统筹规划,导致管道的敷设过浅或者敷设的线路不合理等,容易出现冬季管道冻裂或者夏季暴雨时排水不畅等问题,导致整个工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二、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技术水平问题的解决措施

技术管理层面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的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在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施工之前,施工方要和工程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工程的监理单位要对整个工程的设计以及资金投入进行审核。首先,要重点对施工过程当中的技术操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工程的施工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除此之外,要从市政给排水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的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对给排水管道的长度、类型、走向、埋深、材料、位置以及井位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其次,要重视图纸的熟悉、制作和会审。特别是与设备、管线和仪表等专业网存在交叉的地方必须保持一致性,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最后,要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对现场进行勘察,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2、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加强措施

由于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的建设发展趋势,其已然成为一种标志性的社会问题。针对我国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现状,我们应本着多考虑民计民生问题,对其控制加强措施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与分析。强调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在其施工准备阶段,需要针对性地集合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共同与会审核图纸并交流各方意见,以便于能够相互促进理解工程设计意图。对设计图纸中发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专门性的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共识,确定最为合理地施工方案。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国家已经就市政给排水工的施工质量作出了相关具体的质量检验标准,尤其是作为现场施工的质检专业人员必须要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对施工中各道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与管理。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制止并监督解决,重大问题必须上报上级管理部门,然后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方案予以落实解决。具体施工过程应采取项目经理制,项目的实施以工程管理规范为指南,严格按照系统软件工程的规范进行组织实施,采取先进的手段进行计划、监督和协调管理,确保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建立完善统一标准的施工质量监理规范,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的监理机构至今还没有一套针对于城市市政给排水工程相对比较完善的施工质量监理规范,而大部分监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经验还不足以能够达到完全掌控给排水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的要求。鉴于目前的现状,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在不同工程项目中工作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归纳,通过相互交流学习与研究讨论,积极建立完善一套统一标准的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监理规范,并应用推广。

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在市政给排水的工程中,建筑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管理。要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最大限度上避免施工中出现危险。同时,施工单位也要不断的完善工程的安全管理机构。并且加强机构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安全监管力度,配备对工程安全监管的专门管理人员,时刻注意工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力争在出现不安全现象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

在我国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安全层面之外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市政工作者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安全监督机构需加强对于市政工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市政工程真正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林文雄;周勇.浅谈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及管理.[J].科技资讯,2010(1)

[2]王长洪.城市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探讨.[J]. 民营科技,2011(5)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及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建筑越来越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因此提高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项目管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造价工程师等高级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探讨的重点。

1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辐射规划、立项、土地、投融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基础、基本知识,拥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项目管理的思维及知识体系,成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以特色专业技能教育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技术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需要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造价预算与报价、工程项目融资、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

2专业技术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建筑及市政相关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大多数学生从事项目造价管理、项目现场建设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等工作,通常从事技术类的毕业生较少。但是随着建筑企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也应该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选取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长安大学10所高校,通过对近3年该专业学生(除去考研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力图说明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49%)、房地产企业(16%)、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14%)、政府部门(8%)、其他单位与部门(13%),具体论述如下。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建设施工或市政工程方向,就业比例达到49%。这个方向容纳了该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很高,因为主要从事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项目管理及组织协调等工作。但是由于该方向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该专业的学生更侧重于管理能力,而对于工程技术方面比较逊色,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更多的建筑企业需求施工图设计人员,这无疑提高了对学生的工程技术要求。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16%,一般情况下从事甲方现场代表、房地产项目管理等工作。从事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技术知识的要求也较高。工程咨询或项目管理公司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更多的项目管理服务公司产生,这些公司专门从事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大量提升,从事项目管理的毕业生人数达到14%。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是通过为客户提供项目规划、组织、资源协调与管理至移交等全过程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既定目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清楚理解项目从开始到移交到最终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来说,需要从事监理、造价、招投标等工作,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政府部门有少量毕业生毕业之后通过公开应聘或者考公务员的方式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如质量监督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由于这些单位从事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不高,但是质量监督站还是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此外,工程管理专业还需要具备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各种从业资格证书,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参加这些考试,都需要学生掌握工程技术,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从业经验。总结用人单位和职业考试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的选型、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及处理、建筑施工、建筑识图、建筑设备等。

3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策略

1)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培养方案改进入手,加强该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比重,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对技术类课程的考核,及时总结教学反馈。

2)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程管理专业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对接,提高实践课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着力开发造价预算与报价、管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如与中国建设投资集团、广州建筑集团、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合作,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具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申请主持应用型研究项目,提高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调整教师结构,积极引进建筑行业公认的专才,聘请建筑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建筑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提升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采取评优制度,对实践教学水平高、专业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给予奖励。

4结语

现代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工程管理人才掌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为了确保管理质量,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工程技术。比如:只有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强,才能更好地理解工程定位。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实践、房屋建筑学设计、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和国外工程管理教育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十分欠缺,如美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隶属于工程学院,毕业生授予建筑工程管理(CEM)学士学位,其中工程和工程设计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彩雪,薛婷.浅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J].山西建筑,2009,35(3):210-211.

[2]姜保平.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中国建设教育,2008(3):37-39.

[3]胡小芳,成楠.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86-90.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专业理论知识

近几年自己坚实的学习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新理论、新技术等科技发展速度同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系统地学习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对国内外给排水专业工程管理发展动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运用专业理论在给排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及供水系统设备节能技术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在一九九七年十月本人参加全国给排水协会主办的给水水质深度处理研究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对饮用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理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九九八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主办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训班脱产学习,对熟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法规、条例及相关专业的国际标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在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在一九九九年秋参加讨论“黑龙江省估价表”(市政工程部分)编制方案讨论工作,对我省市政工程定额编制和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给排水管道施工分类进行明确,施工界限清楚。在二一年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证书”的五个月理论基础学习。在以后工作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协调各专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一九九七年三月份起,负责xxx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xxx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量8万吨/日的供水加压站工程。其中:水库工艺、泵站工艺、加氯间工艺、厂区给排水及热力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完善了各项工程内业,报建手续等资料。独立完成各项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并协调该项目相关专业决算的汇总工作,把工程投资额度控制在8400万元的市政府计划指标内,在市政府投资缺少3300万元的情况下,组织各施工单位完成了供水加压站全部建设工程任务,现已达到设计供水8万吨/日的能力,并通过了有关部门进行的工程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一九九七年八月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集团公司新阳路办公用房改为职工住宅工程,本人承担全部土建、室内外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从方案讨论到技术论证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间墙上,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这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30万元,受到主管领导的好评。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集团公司承建黑龙江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和给水管道dn500全长20公里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工作,在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全部竣工,并在年底达到送水2万吨/日的能力,解决了延寿县吃水难的问题,为集团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场技术管理工作。为哈市招商引资做出了一份工作。一九九八年七月配合黑龙江高速公路管理局京哈公路指挥部改造给水管线dn1000,全长6公里,投资1300万元的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在一九九八年九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省、市重点工程之一的xxx市城市管网改造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1.8亿元,改造、新建给水管线dn200~dn1000的30公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解决技术难题20处,如过排水方渠、铁路道口、地下水位太高等。改进和采用新的施工方法7处,处理现场各种管线、电缆交叉点无数处。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的力度,有部分工程达到优质工程,使该项工程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城市供水管网条件,顺利地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和交付生产部门使用,为我市供水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九九八年十月被哈市公用事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聘为给排水专业教师。

四、二年完成了二年国债投资2500万元的城市管网15公里的改造工程,配合市政路桥工程和位移给水管线5公里,投资1000万元。在哈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参加前期可研报告的技术资料整理,技术方案的论证,现场勘察河床和水文地质勘察等大量技术工作。在二年新建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中,先后负责十余条街的工程编制标底、招标等工作。

三、业绩与成果

一九九九年三月在黑龙江省给排水技术交流会上“浅谈不断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黑龙江土木建筑”杂志上发表,举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给排水情报网。

一九九九年七月被评为xxx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一九九九年十月“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降低防寒井盖成本课题”被评为xxx市优秀qc成果证书。

二年三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城镇供水技术》一书中编写在“聚合铁铝与其它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第一章中的第九节。

二一年二月研制“卡子三通”给水管件获xxx市科技成果证书。

二一年四月,于xxx工业大学编制xxx市应急供水工程环评报告,主要负责原始资料调查,技术数据提供,现场技术情况勘察等技术工作。

二一年十二月撰写的论文“有关含铁地下取水构筑物问题分析”在二二年《黑龙江水利科技》杂志第一期发表。

二一年十二月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合作论文“环境水样中砷的化学形态分析”在二二年《吉林大学》(地球科学板)杂志第二期发表。

二二年一月参加xxx市qc成果大会上宣读“降低xxx市应急供水工程造价qc成果报告”课题被评为哈市优秀qc成果奖。

二二年三月撰写的论文“石灰碱化法在除铁锰降低水的总硬度中的应用”一文,在《黑龙江地质》杂志第一期发表。

四、其它

二年七月被评为中共xxx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一年六月被评为中共xxx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员。

二二年七月被评为中共xxx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结算;造价管理;解决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在人民生活中占有的比例就越来越大,因此市政建设资金的需要也就越来越大。为了维护政府形象,造福人民群众,使有限的建设资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市政建设资金,然而结算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做好市政工程结算,变得越来越重要。

2、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结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结算就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量,极为庞大的核算工作,它融合了建设技术和经济知识,所以需要认真细致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基础项目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其结算工作的难度要高于普通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结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市政工程结算编制人员水平不高

工程结算是一项技术性、知识性、专业性工作,结算人员不但需要牢固的专业知识,还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我国很多市政建设项目中,结算编制人员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员,有的是非建设行业人员改行过来的,还有的是其他建设工程结算编制人员。因此,就可能会出现结算不准确、错算漏算严重、定额套用错误等问题,那么结算的质量势必就会受到影响。

2.2市政工程项目可变因素多

目前,我国工程结算编制多是套用定额标准公式进行计算的。但随着我国城市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设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和提高的同时,施工工序却越来越复杂,工期越来越短。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下,仅仅依靠简单的套用定额标准,机械的公式计算,已经很难适应市政工程项目众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就会使结算编制出现严重缺陷,造成工程造价失控现象。

2.3结算审核工作有待提高

结算审核是需要结算人员经过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工程具体情况,来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现场签单是否合理和有效等,审核送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结算审核人员没有完全做到这些。此外,很多施工企业为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往往采用错套定额、高套定额、虚增工程量等办法来提高工程造价,尤其是在隐蔽工程的结算中虚增工程造价现象更为严重。因此结算审核工作的不到位使得市政工程建设资金流失严重。

3、解决我国市政工程结算问题的策略

由于市政工程的结算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比普通工程结算有着更为重要的经济意义。针对我国市政工程特点和市政工程预结算现存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预结算质量,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3.1加强市政工程结算人员专业培训

通过提高结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来提高结算质量。由于我国市政工程结算人员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因此,要提高结算质量,就必须加强结算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提高结算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结算编制的能力,提高结算人员熟练地将同一套定额应用于不同工程项目中的能力。由于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结算涉及的项目和种类繁多,更应该提高结算人员对定额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促使结算人员掌握最新相关资讯,比如现场施工方案、工艺流程、施工条件等,以及各地各时段各类价格情况,如材料、设备、劳务等,以此从结算人员的角度出发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预结算质量。

3.2进一步健全市政工程结算定额标准

市政工程结算其定额标准同普通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而且不同地区以及在不同时期也有着很大差别。由于材料价格波动、工程实际施工水平、地区差异等原因,结算定额存在很多缺陷。预算人员要根据对定额标准进行调整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预结算编制,同时要不断掌握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等应用所涉及的定额调整,避免工程造价失控,保证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结算人员要重视施工图结算编制工作

施工图结算编制需要根据预算定额、施工图、费用定额、材料预算,包括如现场签证、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政策性调价、设计变更、图纸会审、隐蔽工程、材料价格波动等进行编制,而且市政工程是以施工图为依据而进行的,因次结算人员要对施工图要做到心中有数,熟悉的掌握施工图,避免重算、漏算、多算的现象。结算还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所以结算人员对于存在可变性价款的内容,最好采用可调价格方式,并追加相应的调整和索赔条款,在工程发包结束后,要谨慎编制和签订施工合同。

3.4认真进行结算审核

审核是预结算的最后一道关口。结算审核的目的也就是避免预结算过程中重算、漏算、多算的现象,以此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在市政工程中,审核的重点有审核的重点、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取费标准包括所采用标准是否符合该项目实际、价差调整是否完善、取费计算是否正确、取费项目是否与工程性质符合。工程量的审核包括签证凭据与工程量是否相符、计算规则是否符合定额标准、工程项目的划分是否得当等;定额套用的审核包括项目名称是否同设计标准相符、主材价格套用定额是否合理等。其中主材费用的审核尤为重要,因为主材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到70%左右,此外市政工程所用主材具体价格因时间、地点变化极大;运输费用、包装费用、保管费用也存在波动;主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综合以上,在结算审核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4、结束语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对于城市建设的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层面上,对于城市的功能性以及城市环境宜居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是城市绿化建设与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宜居性需求的有效措施,为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重要作用,对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影响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施工技术与施工设计间存在差距

在市政园林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园林工程绿化设计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所栽种植被的生长习性等,从全局角度进行设计,但与之相对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方面常常会出现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且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也会导致施工质量与设计的目标存在差距。此外,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全局意识,也是导致施工效果与设计要求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

2、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足

在传统观念中,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往往被认为技术含量较低,因此,一些施工单位对于掌握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施工人员在相关专业知识与技巧方面较为缺乏,这也会导致绿化施工过程缺乏专业性与规范性,可能会造成对绿植的损伤,影响成活率及绿化的效果。同时,一些相关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上也较为缺乏,经验不足,在施工安排与人员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这也影响着绿化施工质量。

3、监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市政园林工程绿化项目外包较为普遍,外包过程中,施工单位更加注重按期完工,对于绿植生长状况与生长规律等没有充分进行考虑,加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也往往不到位,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绿化施工中,施工人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土质进行充分的测定与改良,并对植物根系等进行有效保护,影响植物的成活率,也给后续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的主要技术

1、场地处理与土壤改良

在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做好场地处理工作,首先要将场地内的石块、垃圾、杂物等进行清除,并要结合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其次要对场地内的土壤质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包括土壤酸碱度、有机成分含量、可溶性盐浓度等,对于测定结果满足绿植生长需求的土壤,可直接进行翻新并合理施加有机肥料,准备进行植物的栽种。对于检定结果不合格的劣质土壤,则要进行相应的改良或进行土壤替换,最终使场地内土壤满足植物成长的需求。

2、植物的种植技术

首先,根据所要栽植的植物类型与习性对场地内土地进行翻整与施肥,同时,要注意对植物根系的良好保护,尤其对于移栽的树木等,应尽可能避免对其根部的损伤,种植时应确保植物的直立状态,禁止倾斜与歪曲。

其次,要做好施工放定线工作,对自由曲线形块状的乔、灌木种植放样时,首先应沿林缘线放样,避免出现锯齿状林缘线,点植苗木(红枫、盆景树、苏铁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所进苗木的蓬径对间距适当调整,以美观为最终原则。片植花灌木(洒金桃叶珊瑚、红叶石楠、毛白杜鹃、南天竹)应根据设计种植密度,采取品字形种植(即前后排种植点交错),整齐美观。

再次,根据所栽种植物的根系特点进行种植穴的开挖,具体大小以植物所带土球的大小为参考,通常要比土球大16-20cm,深度要较土球高度深10-20cm,以上下口大小相同的圆形土坑为标准。

最后,在进行栽植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帮助控制植物患病率及防范虫害,对于栽植的实际密度与分布情况可以在现场施工中适当进行调整,保证其美观性,并能够充分满足植物健康生长的需求。铺设草地时也要对其间隙进行合理的控制,并通过适当碾压保证草地的平整度,且要满足灌溉的需要。

3、对植物的后期养护技术

所栽种的绿植能否健康生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养护的质量,对绿植的主要养护措施包括后期除虫、施肥、定期修剪以及合理灌溉,此外对温度和光照条件合理进行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际养护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以及实际生长状态的不同,合理选用除虫剂与肥料,并控制好其施用的频率,最好能够采取生物除虫技术,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要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及时采取保暖或降温措施,避免植物无法承受环境温度而死亡,适时修剪干枯或过度茂盛的枝干,以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

4、合理应用新技术与新材料

在绿化施工中,一些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合理应用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太阳能声控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约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中的照明能耗,实现可再生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也能够减少施工所产生的污染,而新的大树移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此外,一些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整体质量。

三、加强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统一施工质量标准,促进绿化施工规范化

市政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园林工程绿化施工需求,制定统一的施工质量标准,以实现对绿化施工的有效规范,并以此来作为检验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与施工水平的检验标准,同时要将植物的成活率作为施工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施工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统一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的规定进行验收,以此来促使各施工单位加强对自身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化的要求,进而提升自身的施工能力与水平,并提高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2、加强施工与设计单位间的交流,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在园林工程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一方面使设计单位能够了解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技术与能力水平,并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完善,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与目标要求,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的制定施工的方案,并进行全局方面的考量,使施工与设计目标相契合,以保障施工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

3、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保障绿化植被的成活率

在绿化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应聘请专业的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监理人员,确保监理人员拥有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监理经验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施工中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并在必要时给与施工人员专业的指导,规范绿化施工全程中的各项操作,避免不规范施工现象的出现,以此来充分保障施工的质量与规范性,减少施工中对植物的损害,有效提高绿植的成活率。

总结:本文对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的影响因素、施工的主要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绿化施工技术的创新,完善绿化施工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绿化施工的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保障绿植的成活率,有效发挥市政园林工程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生态和谐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玲玲,崔瑞洁.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河南科技,2014(03).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和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充分调动我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根据中发(1991)10号和鄂政发(1995)4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是: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十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选拔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旨在有针对性地开发、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他们多出、快出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四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按照坚持条件、注重实绩、突出贡献、不拘一格的指导思想,坚持民主、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不搞平衡照顾。

第五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推荐选拔工作两年一次,同步进行,同时命名。引进的特殊人才,经基层单位推荐,组织、人事、科技部门审查、考核,市委、市政府批准,可临时补充命名。

第六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人数掌握在180名左右,其中,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0名、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80名、十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0名。

第七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管理工作在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委、市科协具体组织实施。

第八条选拔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反对论资排辈、嫉贤妒能、求全责备,真正把确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推荐和选,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人才竞争、奋发向上的社会环境,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选拔对象及条件

第九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对象:全市从事工程技术、农林技术、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教育、卫生、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第十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第十一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作为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选拔推荐对象(包括在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市政府或省直主管厅局一等以上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及其他同等奖励的主要完成者。

2、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项目以及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和技术革新、改造等工作中解决重大科技难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3、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或其他专利,并已生产和应用,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4、为我市获得国家及部委、省政府金银奖或优秀新产品奖做出突出贡献者。

5、在经济、科技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连续五年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6、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获得国家部级优秀设计奖、勘测奖,或其设计、勘测的重大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7、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其研究成果对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者。

8、在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绩,其理论或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推广意义,得到省内同行公认,在全省有一定影响者。

9、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具有特别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医疗技术问题,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得到国内同行公认者。

10、在文学、艺术、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法律服务、外语翻译等专业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在本专业中获得国家部级奖励,或得到国内同行公认,享有较高声誉者。

第十二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作为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选拔推荐对象:

1、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市政府或省直主管厅局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及其他同等奖励的主要完成者。

2、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项目以及重点技术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和技术革新、改造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3、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或其他专利,并已生产和应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4、为我市获得国家及部委、省政府金银奖或优秀新产品奖做出重要贡献者。

5、在经济、科技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连续三年取得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6、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获得省厅级优秀设计奖、勘测奖,或其设计、勘测的重大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7、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研究成果对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者。

8、在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其理论或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推广意义,得到市内同行公认,在全市享有较高声誉者。

9、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医疗技术问题,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得到省内同行公认者。

10、在文学、艺术、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法律服务、外语翻译等专业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本专业中获得省厅级奖励,或得到省内同行公认,享有较高声誉者。

第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作为十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推荐对象:

1、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市政府或省直主管厅局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及其他同等奖励的主要参与者;市政府或省直主管厅局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及其他同等奖励的主要完成者。

2、在工程建设、科研项目以及技术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和技术革新、改造等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3、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或其他专利,并已生产和应用者。

4、为我市获得国家及部委、省政府金银奖或优秀新产品奖做出较大贡献者。

5、在经济、科技等各项管理工作中,结合实际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连续二年取得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并在全市具有较大影响。

6、城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获得市局级优秀设计奖、勘测奖,或其设计、勘测的重大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者。

7、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获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研究成果对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者。

8、在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成绩,其理论或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推广意义,得到市内同行公认,在全市有一定影响者。

9、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解决较复杂疑难的医疗技术问题,医疗技术达到市内先进水平,得到市内同行公认者。

10、在文学、艺术、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法律服务、外语翻译等专业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在本专业中获得市局级奖励,或得到市内同行公认,享有较高声誉者。

第十四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贡献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有关条件。

第三章推荐选拔程序

第十五条推荐选拔工作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按评选总数1:3的比例推荐,可以单位推荐、同行专家举荐、个人自荐,也可以由上级组织直接提名。具体程序如下:

1、单位呈报。各单位根据组织人事部门下达的控制指标参考数,在充分征求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条件确定推荐人选,据实填写呈报表,并附上作为推荐依据的有关材料(包括获奖证书、著作复印件、业绩资料等),报主管局和各县市人事局。

2、考核审查。各县市区的推荐人选由县市区委组织人事部门组织考核,县委、政府签章。市直各单位的推荐人选由战线工委和主管局考核。各单位将考核意见连同所在单位呈报的材料,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各一份。

3、复核评审。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委、科协对推荐对象进行复核,再由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审委员会对初选对象进行评审,确定正式人选后,反馈各工委和县市区进一步征求意见。

4、审批命名。将正式人选提交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市政府决定命名。

第四章待遇

第十六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享受以下待遇:

1、对入选的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由市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其业绩载入市志。

2、管理期内,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按每人每月100元、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按每人每月80元、十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政府津贴,免交个人所得税。称号重复者,就高不就低,不重复发放。

3、各部门各单位要努力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承担重点科研项目,优先解决所需经费;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安排参加政治理论培训、专业进修、学术交流、休假疗养等活动,尽力解决所需经费。

第五章考核与管理

第十七条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人选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工作实绩。所在单位每年考核一次,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两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入选人员科研资助、奖励和调整的依据,考核后形成书面材料连同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归入本人业绩档案。

第十八条本着管好、管活的原则,对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在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实施管理。十堰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由市委组织部直接联系,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十堰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由市人事局直接联系。

负责实施管理的部门主要职责:

1、对呈报的推荐人选进行复核、审查,并提出意见;

2、对已入选的人员定期进行考核,掌握其表现情况,并对其奖惩、调整提出意见;

3、组织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咨询和学术交流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

4、不定期地召开座谈会或走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与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工作,为专家排忧解难;

5、接待和处理好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

6、管理、使用好专项经费。

第十九条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命名两年为一个周期,期满自然终止,按申报条件重新参加下一届评选命名。命名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取消命名:

1、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者。

2、政治、经济或其他方面犯有严重错误,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者。

3、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者。

4、年度考核不合格者。

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命名一经取消,即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第二十条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在市委党校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办法,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原则上所有专家、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两年内应进行一次培训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第二十一条认真落实市级领导及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知识分子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同知识分子的联系。负责联系的同志,要经常深系人单位,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十二条各类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政府津贴纳入市财政预算,分别划拨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负责发放。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回顾

20*年,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优化人才环境,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一是招才引智并举,人才总量不断壮大。在人才引进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年共举办24场人才交流会,32场周六人才集市,156*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近*人进场应聘,达成意向1.*余人次。组团8批共12*用人单位赴东北、中西部地区招聘人才,达成意向150*人次。大力开展网络招聘,接收网上登记求职900*人次。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市“专项事业编制”人才派遣实施办法》,利用“专项事业编制”引进急需人才22*。在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会同组织部门开展“百名专家兴百企”活动,组织申报3*企业46项技术需求,聘请32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技术与发展顾问,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在外引智力方面,成功申报了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信联花卉有限公司为省农引推基地。全年共申报引进国外智力17项,有1*引智单位引进了外国专家执行项目,帮助项目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0项,实施推广项目2项,培训项目1项。

二是开展人才培养,人才素质明显提升。制定实施《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若干规定》,全市共有2.*人参加培训考试取得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考试合格证书。组织1*企事业单位人员赴香港参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训班。联系确定4*人才为第二批“百名教授育百才”拜师结对培养对象。在*、*分别举办花木产业新技术高研班、杨树新品种栽培与管理和畜禽标准化养殖新技术高研班,培训实用人才66*名。会同南京理工大学成人学院举办三个专业证书班,培训技能人才20*名。

三是创新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效果明显。将农村实用人才纳入职称工作的整体管理之中,制定实施了《*市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意见》,创新评审方式,全市共有70*名农村人才申报了专业技术职称,通过评审,有6*获得高级技师职称,62*获得技师及以下级别职称,有效调动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积极性。将企业和社会技能人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技术等级考核范围,拓展了人才服务新领域。扩大考评结合范围,会同教育部门组织228*名申报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人员参加统一考试,有215*人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为68*企业技术人员评审了专业技术职称。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制定出台《*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暂行办法》,推进专业技术职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开展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聘工作,确定1*中学高级教师为晋升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人选。开展公安机关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共有3*公安人员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全年共评审通过高级职称89*、中级职称270*人。

四是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竞争优势得以体现。首先,落实人才待遇。会同组织和财政部门,扎实做好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申报、审核、审批工作,对引进的9*人才发放20*元专项补助资金。审核上报“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3*,*项目获得了资助。会同组织部门组织部分优秀专家、“135工程”培养对象参加体检及外出考察疗养。其次,开展市级以上优秀专家选拔推荐工作。推荐*人选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候选人,以市政府名义评选表彰5*市优秀科技专家,首次评选表彰了机关事业单位3*技能人才标兵。再次,打造人才竞争平台。制定实施人事考试定点巡考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遏制了“考场腐败”现象的发生,顺利完成54类执(职)业资格、水平等级考试1.*多人次。广泛征求转业干部对安置办法改革的意见,采取“积分考试”办法,圆满完成14*军

转干部安置任务,保证了安置工作的公平和公正。第四,优化各项服务措施。拓展人事服务范围,完善服务项目,全年新增人事人员近200*。开展人事争议仲裁,维护人才合法权益,受理、调解人事争议仲裁案件1*。完成“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市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为全市人才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强化依法管理,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首先,认真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市党政机关行政编制、自定编制和人员情况以及参照(依照)管理单位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按时完成全市公务员职务与级别调查统计、汇总上报工作。对已实行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和拟申请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依据政策法规进行了核定。根据上级精神,完成了我市公务员工资套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其次,规范开展公务员登记。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对照政策,严格把关,对上报人员进行逐人逐项审核,顺利完成全市1101*公务员的登记审批工作。

第三,扎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培训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启动了“5*”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组织我市4*乡镇科级干部和“双强型”村支书参加南北公务员对口培训;会同市委组织部完成330*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习新英语900句培训、考核工作;对20*年新录用的10*公务员进行了初任培训。公务员考核奖惩工作严谨规范,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备案工作;全年参与审核、审批的表彰奖励事项,部级11批次,省级18批次,市级5批次。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共招录公务员10*。公务员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及时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宣誓活动,公务员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宗旨意识得到了增强。

(三)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人事工作运转高效

一是完成了市属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争取支持,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帮助未完成改革任务的部门理顺关系、解决问题,顺利完成了改革任务。通过改革,理顺了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转换了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激活了事业单位内生动力,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效。对县(区)属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指导、帮助县(区)积极推进县(区)属事业单位改革。

二是对机关后勤人员用人制度实施新办法。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市市级机关工勤人员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对市直机关新补充的工勤人员,一律实行“进岗不进编、用人市场化、管理合同化、工资契约化、保险社会化”的管理办法,实现了机关后勤人员用人方式上的创新。

三是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展有序。我们建立了毕业生需求信息统计、分析、制度。积极参加“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百日行动”和省人事厅组织的“人事局长校园行活动”,面向毕业生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活动。我们还确定洋河集团、秀强玻璃等*企业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四是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工资福利及退休管理工作更加严谨,全年共办理工资审核126*次,办理退休手续7*;全面落实企业干部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企业干部思想疏导和“重点工作对象”稳控工作得到加强;严谨细致地做好因公出国人员政审工作,全年共办理39批5*次因公出国人员政审工作;妥善处理来信来访,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86批18*人次;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扶贫、绿化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人事部门的应有贡献。

(四)注重自身建设,人事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一年来,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围绕“强素质、创一流、树形象”的目标要求,着力抓好学习调研,继续推进政(行)风建设,进一步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促进了自身建设,推动了人事人才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认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全员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积极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的大规模调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农户,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使人事人才工作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明显提高。11月份,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人事工作更大突破”大讨论活动,专题研究如何提高新形势下人事部门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收到讨论文章26篇,对谋划新一年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对局机关、事业单位学习制度、公示制度、财务制度等进行修订,量化了工作指标。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编制人事政务公开目录,细化各项服务内容和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办事公开事项的条件、程序、时限提供服务,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三是狠抓政(行)风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多途径、多形式对外公开本局各处室(中心)的职责权限,努力打造“阳光人事”。通过“政(行)风热线”、“市、县(区)长信箱”、“厅、局长信箱”等途径,搜集社会各界对人事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增强了人事部门服务社会的自觉性。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坚持廉洁从政,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了人事部门和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人事部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展现了许多新举措、新经验。市人事局开展的“创新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价方式,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局开展的“实施‘五个一''''''''人才服务工程”被评为20*年度全省人事系统亮点工作。在20*年度全市人事系统亮点工作评选中,*人事局开展的“打造‘六型机关'''''''',构建和谐人事”;*人事局开展的“建立乡土人才工作站”;*人事局开展的“率先设立人才基金,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人事局开展的“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宿*人事局开展的“新录(聘)用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制度”等工作被评为年度全市人事系统亮点工作。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做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工作,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共同为推进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受到,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全市人事系统干部职工求真务实、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事局党组向关心、支持、帮助人事部门工作的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向兄弟部门和有关方面,向曾经为我市人事人才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向全市人事系统的干部职工,特别是特邀行风监督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深知,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有许多工作还处在较低层次上,创新突破还不够明显;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还不能够适应我市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上一篇:助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能力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