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及控制探析

时间:2022-08-20 08:18:36

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及控制探析

摘要: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较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管理的加强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安全事故成本,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多数建筑企业把老职工安置在安全员这一重要岗位上,虽然老职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安全知识较为单一。除此之外,许多安全监管人员采用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这种模式使建筑安全事故依旧会因“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者有人没做该做的事”而发生,从而出现有些人觉得安全生产工作风险大、压力大、消极情绪和畏难情绪有所滋长、灰心、泄气倾向有所表现,顾虑多、怨气多、牢骚多。再加之安全监管不仅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还面临被行政问责的压力,安全工作确有很多困难。因此“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没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向自我问责、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向发展。

一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树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新理念。建筑施工企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部门,许多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的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而且,同一诱因导致的事故后果差异很大,不少人由此认为建筑安全事故完全是出于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新的企业安全管理理念,首先要更新传统安全管理模式,这个理念就是“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在此基础上,要坚定四个转变:变单纯的安全专业人员的岗位安全管理为全员参加的安全管理;变单纯的安全管理为安全管理与进度、工序穿插和施工方法紧密结合的综合管理;变以点为主的间断的、静止的管理为连续的、动态的管理;变并行的安全与生产两条线为安全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安全生产一条线。

2、施工前做好安全准备工作。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工程概况。(1)劳动组织准备:劳动组织准备的范围既有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组织准备,又有大型综合的拟建建设项目的劳动组织准备,也有小型简单的拟建单位工程的劳动组织准备。(2)物资准备: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3)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旋工准备的核心,由于任何技术的差错或隐患都可能引起人身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生命、财产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4)施工现场准备:施工现场是施工的全体参加者为夺取优质、高速、低消耗的目标,而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战术决战的活动空间。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了给拟建工程的施工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物资保证。(5)施工的场外准备:施工准备除了施工现场内部的准备工作外,还有施工现场外部的准备工作。

3、设立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组织机构,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2)安全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中去;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3)在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深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通过与各单位、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责任形式,逐级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其次还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定

二安全管理的控制探析

1加强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方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重点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做到安全生产组织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努力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些专业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和掌握安全法规、劳动保护与消防、中小型机具、土方作业、现场临时用电、高空作业、垂直运输设备、模板工作、起重吊装、文明施工、现场急救等安全常识。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

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等教学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鼓励技术工人参加技术等级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劳务交易,规范劳务承发包行为,杜绝闲散零星劳力上门推销或无合同上岗现象。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同时各建筑施工企业要切实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的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安全教育要注重实效,切忌流于形式走过场。

2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和运行机制健全的法规要靠健全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去执行。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加强各级监督机构的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

企业每年初要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特殊工种、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对新工人的岗前培训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对全体员工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学习《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及常用知识。同时,执法监察机构同时要打破过去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只管施工单位的单一管理模式,依据法律、法规,不但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还要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他们的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

3注重抓好施工现场和施工班组的安全活动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应当把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良好的形象结合起来,做到安全生产,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施工现场布置应周密策划,围墙、大门、办公室等应美观大方,现场料具堆放整齐,职工行为文明,材料设备标识清晰,安全标志醒目,并按规定标准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制度,施工班组上岗前,还要按照当天的生产内容,针对作业环境、天气状况和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全要求,确保所有上岗操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2] 张世怀.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5)

上一篇:市政道路石灰稳定土底基层的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