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时间:2022-08-20 07:11:17

警惕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医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认为,中药源于天然,因此安全无毒或不良反应很少,甚至认为中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此现象在临床上也是司空见惯。尽管中药不良反应确实比西药小而轻,但中药仍然存在不良反应。怎样看待中药不良反应,是个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

中药临床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而与治疗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

2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2,1有效成份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马钱子中含有番木别碱,具有士的宁样作用,如用量过大会引起中毒样反应。

2,2用量不当

即使药典未标明有毒性成份的中药,超量用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肉桂过量引起血尿,细辛过量引起眩晕。

2,3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

如生南星有毒,经炮制后则毒性大减。类似的还有生天麻、生半夏等。

2,4误服误用

如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积蓄中毒,木通用量过大会导致血尿、肾功能损害。

2,5中药来源品种不当

如桑寄生在药典中记载是无毒的,但如果是寄生在有毒的植物如夹竹桃上就会带有相应的有毒成份。

2,6辨证用药不当

如给肝阳上亢的病人服用肉桂,等于是雪上加霜。

2,7个体差异

个体对中药耐受性差异很大,同一剂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2,8中药配伍不当

某些中药相互间具有相恶、相反作用,历代传统认为中药有十八反、十九畏。

2,9中药贮存、保管不善,霉烂变质

药农在种植药材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药材中农药等有害物质残留,从而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

3 中药不良反应的判断

由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因此,临床上遇到可疑的中药不良反应,要进行因果判断与评价,才能提高安全用药的水平,可根据以下五个方面去判断:

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

可疑的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品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

所怀疑的不良反应是否可用患者病理状况、合并用药、并用疗法来解释。

停药或降低用量,可疑不良反应能否减轻或消失。

再次使用该药物是否出现相同的反应。

4 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4,1端正认识,客观对待

以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认识中药的药效和毒性,消除“中药无毒”的观点,俗语说“是药三分毒”,即便是无毒之药,用量过大或滥用也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4,2建立中草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及时掌握中草药在人群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尤其是将民间使用中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挖掘出来,建立全方位的中药监测系统,从而可及早作出判断,为临床用药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4,3加强对中药毒性的研究

广泛收集有关中药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加强对临床所报道的有损害药物的研究,重点研究它的毒性、毒性成份及机制,必要时,寻找代用品,或研究通过配伍禁忌和改变制剂的方法减轻和消除药品的毒性,以更好地趋利避害、治病救人。

4,4预防中药的毒性

加强对中药的管理,增强执法的广度和力度。对毒性中药的种植、生产、加工炮制、经营、研究、使用等环节,均应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做好全程的管理工作。

从上分析可见,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中药的产、购、供、销、使用多个环节。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关健问题是医药部门要认真执行中药管理的法律和法规,加强对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个体诊所、个体药店进药渠道的管理和监督,以保证用药安全和促进中医药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医疗质量。同时对整个中医药事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完善自我平衡财务机制的探索 下一篇:健康教育在母婴同室整体护理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