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辨证用方

时间:2022-08-20 06:50:04

冬季气候寒冷,如因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低下,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迅速繁殖,就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脉浮等为主症,归属于中医学“伤风感冒”范畴。病位主要在于肺卫,一般以实证居多,如体虚感邪,则为本虚标实之证。虽然中西药物都有治疗感冒的成药,但相比之下,如能辨证选方煎水服,效果更好。

解表退热汤 金银花、板蓝根、石膏(先煎)各30克,连翘15克,淡竹叶4克,荆芥10克,薄荷(后下)6克。每剂药物煎服1次,第1剂服后2小时再服第2剂。服药后饮热粥1碗以助汗出。

方中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疏散风热;荆芥祛风,薄荷升浮外达,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与诸辛凉药配伍,解表退热。板蓝根既清风热,又有抗病毒作用,使本方更具针对性。适用于感冒恶寒高烧病人。

清热宣肺汤 板蓝根、蒲公英各20克,金银花、连翘、陈皮、前胡、桔梗、杏仁各12克,茯苓15克,生甘草8克。每日1剂,水煎服,3天为1个疗程。

方中金银花、连翘透热达表,清里热;杏仁、桔梗、前胡宣肺化痰止咳,可散风热,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桔梗、甘草清热利咽;茯苓、陈皮、甘草可健脾渗湿,益气中和,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达表、化痰止咳之效。适用于感冒咳嗽病人。

感冒平 黄芪、板蓝根各25克,藿香15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中黄芪健脾益肺以扶正;板蓝根、藿香清热解毒、疏风解表。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免疫功能,板蓝根、藿香具有多种抗病毒作用。诸药共奏疏表解毒、益肺健脾之效。适用于感冒欲呕、食欲不佳的病人。

加味玉屏风散 黄芪24克,炒白术、防风、白茯苓各16克,鸡内金10克,五味子8克。共为细末,过筛装瓶备用。小于3岁每次5克,大于3岁每次7克,每日1次,温开水冲服,疗程为2个月。

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能增强免疫功能;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鸡内金消补兼施;配防风能引药达表,无留邪之弊;五味子敛阴止咳、生津。本方补气健脾,增强免疫功能,适用于反复感冒的小儿。

加味白术散 党参、白术、葛根、藿香、黄芪各30克,茯苓、灸甘草各60克,木香10克。将上药研粉,贮瓶备用。每次每千克体重服0.2克,每天服2次,隔日服。以2个月为1个疗程。较大儿童加白糖调开水冲服,较小儿童将药粉与米羹调匀服用。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免疫功能低下。中医认为是脾气虚,土不生金,肺卫功能低下之故。本方益气固表,可增强单核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机体分泌干扰素,服后有预防感冒的效果。

上一篇:老人冬季保暖要得法 下一篇:王子厨房 环球美食 即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