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的作用及其培养

时间:2022-08-20 05:41:33

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的作用及其培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多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但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甚至有些“聪明”的学生反而不及“愚笨者”。此事实给我们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学习好,能成才,也就是说智力并不是学生成才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学者们从高度重视智力开发的热潮中退却出来,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其它因素,从而产生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从其孕育、产生、发展到今天, 已有多年的历史了。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本文认为非智力因素为除智力之外的心理因素,并只有通过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本文结合教学的实际,具体从理论与教学实际过程相结合的角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非智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1 动机和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1.1动机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心理学家一般认为, 动机一旦形成, 它就具有三种重要功能: 1 指引方向。2 集中注意力。3 增加活力。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是学习活动的最佳动力, 有着学习兴趣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4].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去诱发、强化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对学习内容产生爱好和追求的意向, 主动地攻读、钻研、探索, 实现自己预想的目的。可见学习动机和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也是相伴而生的。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动机与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之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想法设法,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 达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发生“同频共振”.首先,获取学生的信任。其次,尊重学生, 期望学生成才。第三,老师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其它领域的信息,把握社会的动态,用广泛的知识来丰富课堂教学.

2 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2.1 情绪在教学中的作用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情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调节功能.第二,强化功能。 第三,创新功能。

2.2 积极情绪在教学中的培养

由于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如此重要,中学老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调控和转化其不良的学习情绪,本文试图提出几种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

首先,善于运用移情,和学生产生共情.其次,创设特定的情境,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及时的表扬与鼓励。

3 意志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

3.1 意志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否能坚持到底,在于学生意志力的品质,良好的意志力在逆境中也能够促使学习的成功。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即使是一帆风顺,也终究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都需要意志的坚持,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3.2 意志力在教学中的培养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1.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2 树立学习榜样,强化积极的心理倾向.3 创设疑难情景,磨练学生的意志。

综上所述,非智力因素对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效果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非智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态度,自信心都可以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必然会产生良性循环。另外,在积极向上情绪的支配下,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即动机和兴趣、积极的情绪、意志力共同促使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而更高层次的智力又会反过来促使良好非智力因素更好的发展。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学生特质,因材施教,抓好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所学知识,并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一致的发展,还使他们具备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

上一篇: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下一篇:语文课要彰显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