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措施

时间:2022-08-20 04:52:20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措施

摘 要: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偏干、蒸发偏多、地形复杂是西北内陆河流域最显著的特征,这些导致水资源极度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灌区管理问题重重。致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出现了上下游用水不公平,工业、农业用水不均衡等问题。目前,怎样高效合理的分配灌区水资源,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水资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使灌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和谐统一,科学合理地制定灌区管理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西北内陆河流域;现状;存在的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22002

1 引言

我国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例达三分之一,水资源持有量只有全国持有量的百分之五,缺水问题十分严重,这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导致西北地区的农田平均灌溉用水量比全国高百分之四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出了全国的四倍到五倍,大大超过了其警戒线。这些使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形势更加紧迫。

2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灌区管理环节多,管理效率低,这样使灌区管理责任不能有效落实。(2)灌区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技术型水管人员少,经营压力负担大。出现了人多不干事、事多没人干的现象,导致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水利用效率低下。(3)灌区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具体。灌区管理单位大部分为事业单位和财政供养单位,没有引入有效地激励机制,工作人员没有形成竞争意识,工作积极性低、责任心差。(4)由于采用先用水后缴费的模式,导致水费不能及时收缴,经常出现水费纠纷,使灌区维护资金匮乏,垫付额巨大,周转困难。

3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对策措施

3.1 对灌区水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管理工作一直实行的是条块分散分割管理的制度,不是统一集中的流域管理机制,也没有形成协调有效的区域管理制度。灌区管理的政策法规、相关用水制度等也不健全配套。部分流域水资源的使用与开发仍然实行各自为政的管理,条块分割问题十分突出明显。同时一些灌区群众不能够自觉守法,擅自取水、争水抢水、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现象频繁发生,用水纠纷问题经常出现。因此,灌区水资源需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必须遵循在流域内水量和水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建立水流域和用水区域密切配合的灌区用水管理负责制度。同时,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健全以流域为标准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等制度,如:建立取水、用水许可证制度、征缴征收水资源专项费制度、定期定时对水量和水质进行检测制度等。在业务执行中,要严格执行取水、用水许可制度和合理的调水制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计划用水的申报、审批、年审手续等。同时在长远布局、合理规划、统筹兼顾短期、长期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处理上下游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不平衡,真正建立起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的统一集中管理,完善灌区用水补偿制度和有偿收费制度,增强灌区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流域灌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利用科学技术,提倡节水经济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不到百分之四十,用水效率每立方米只有0.9,两者的利用率都比较低,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灌区水资源的无形浪费。一些世界先进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率和用水效率是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用水的2到3倍,因此,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工农业用水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并以此为突破点,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节水经济。

(1)对农牧业进行节水。

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气候偏干、蒸发偏多、地形复杂是西北内陆河流域最显著的特征。这些自然条件也给农牧业用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据统计西北内陆河流域农田灌溉用水量十分大,农牧业用水比重高达百分之九十多,这些数据比我国其他地区高两到三倍,但用水效率却相当低。生态环境的用水被利用率不高的农业用水挤掉,导致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破坏,甚至一些地区环境恶化现象明显。传统的用水量大、产出量低的农业种植方式迫切需要进行改进提高,提倡发展节水农业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首先,改变传统的、低产出的农业种植技术,大力推行普及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其次,发展集约、高效的、节水的旱地农业,可以种植高技术的农田和草饲料。同时推进抗旱谷物、中药材、棉花等特色农业的种植和饲料草地现代化的灌溉设备,推广培育抗旱节水品种,改进耕作种植技术、间作种植技术等,综合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另外,建立科学合理、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如:修建小型水库、修建雨水收集设施、修建蓄水池、修建传统及高效节水工程等。制定科学可行的灌溉制度,如,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明确灌溉的轮期、灌溉的次数、灌溉用水量,根据作物需求灌关键水等。要积极利用细流沟灌、膜上灌溉、低压管道灌溉以及渠道防渗等地面灌溉的新技术。引进地下渗灌、地下滴灌等地下灌溉新技术,这些技术的采用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降低农业种植的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收益。

(2)对工业及其他行业节水。

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用水中工业用水占了绝大部分,工业用水一般占城市总用水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用水量相当大,因此对工业用水应该加强节水管理。通常情况下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进行相应的节水。一是循环利用、重复高效利用,通过水资源的多次循环利用,大大提高工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用水设备的更新速度,彻底抛弃产能低、浪费水资源的工业产业和生产工艺,大大减少工业用水量。通过采用先进的用水技术,可以改善传统用水方式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对于附加值高、污染少、耗水量低的产业企业要积极引进,加快城市工业污水的处理和再次利用,使工业用水量逐年减少。和工业用水比较而言,生活用水怎样节水显得更困难,一般是通过家庭节水器具的推广利用和节约用水观念的增强来进行宣传管理。对于其他类型的用水,一般采用优质水优质用、中等水、劣质水差别用,强化一水循环用、多次用的观念。如:处理过的水可以用来绿化浇水、冲厕用水等,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3.3 通过阶梯式水价,加强灌区水费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价格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水资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不例外。因此,水的价格可以有效促进节约用水、合理调控用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节水经济措施。从长远来说,有必要健全以水权为基础的灌区管理体制,明确水的所有权,根据对水的供给和需求适时的对水价进行调整,发展健康透明的水市场。建立与流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水价制度,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配额内实行低水价、超过配额实行高水价,这样通过阶梯式的水价来调整水资源的用量。另外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对于节水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通过经济的手段,使人们养成节水的习惯。同时,对于流域内农业用水量大、浪费严重、效率低下以及过量的使用地下水的现实情况,要对用水进行计划、高效的利用,依法依规征用地下水水费和水资源费,防止对地下水的滥采滥用。同时,根据时间、行业、用途、水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水价,通过经济的手段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协调利用。

3.4 加强宣传,增强公众节水环保的意识

西北内陆河流域灌区高效的管理需要区域内每个人的理解配合支持,只有每个人从心里真正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水资源的匮乏、节约用水刻不容缓的现实,才可以给灌区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流域水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因此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鼓励每个人积极地参与水资源的节约,形成节水意识、节水习惯,倡导节水型的文明消费,使其成为水资源流域管理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力永,白宗辉.区域水资源保障研究[M].北京:水电出版社,2014.

[2]王志鹏,孙志浩,白志明.中国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11.

[3]王浩凯.西北地区水资源分析[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

上一篇:工业CT技术下岩土材料拉伸强度仪实用性研究 下一篇:房产税对房价的调控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