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预封对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痛的影响

时间:2022-08-20 10:56:39

【摘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前预封氢氧化钙与根备后约诊间痛的关系。方法 临床上对236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分别采用即刻根备封药和根备前预封氢氧化钙糊剂,比较两组约诊间痛发生率。结果 即刻根备封药组约诊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根备前预封药组。结论 根备前预封氢氧化钙糊剂能减少约诊间痛的发生。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根管预备;约诊间痛;氢氧化钙

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成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术中尤其是根备后出现的约诊间痛却成为影响根管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感染根管采用氢氧化钙糊剂预封1周后再行根管治疗术和即刻根备封药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笔者自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17~76岁,共计236颗患牙,其中前牙106颗,前磨牙97颗,磨牙35颗。均为残根残冠、慢性根尖周炎,无瘘管。摄X线片根尖阴影≤2.5 mm。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牙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常规开髓,拔髓,使用R00TZX根管长度测量仪确定工作长度后,采用逐步深入法使用G钻和K锉运用平衡力法进行根备,每次预备后均用2.5%次氯酸钠溶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干燥根管后置入氢氧化钙糊剂。B组在开髓后使用10#或15#K锉简单清理疏通根管,不必到达根尖,2.5%次氯酸钠溶液轻轻冲洗,吹干后在髓室根管口处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对于单根管患牙根管通畅者亦可糊剂输入根管上段,复诊时取出糊剂后再采用与A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询问记录疼痛情况。

1.3 标准判定 按Mohd sulong[1]提出的标准判断疼痛情况并分级。0级:无痛;Ⅰ级:轻微痛,无需药物治疗;Ⅱ级:疼痛,仅需药物治疗或降低咬合能缓解疼痛;Ⅲ级:疼痛严重或伴有局部肿胀。

2 结果

在206例患牙中,共有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A组(即刻根备组)疼痛发生率为20.15%(27/134),B组(预置封药组)疼痛发生率为13.73%(14/102),经秩和检验,u=7.62,P<0.01, 两组约诊间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根备前预封氢氧化钙糊剂能明显减少根备后约诊间痛的发生。

3 讨论

根管治疗中尤其是根管预备后常会发生疼痛,称为约诊间痛。约诊间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死髓牙根管内有混合菌感染,根管治疗破坏了细菌之间的共生平衡性,根备时将根管内细菌、毒素推出根尖孔外,加之冲洗时压力增高,血流减慢,内部毒素浓度增加,痛阈降低,引起急性根尖周炎。针对以上原因目前临床上采用了根向预备技术、准确测量根管长度和无压冲洗等措施以预防约诊间痛,但由于根管的复杂性,仍不能完全消除约诊间痛的发生。笔者在采取以上措施基础上,在根备前于髓腔或根管内预封氢氧化钙糊剂一周,再行常规根管治疗术,结果表明能有效减少根备后约诊间痛的发生。氢氧化钙因其抗菌性和通过使蛋白变性促进组织溶解的能力而成为目前常用的根管封药。有研究表明,氢氧化钙糊剂无论封入根管还是髓室都能使根管壁牙本质PH值升高,都能在三周内维持较高PH值。氢氧化钙的强PH值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够降解细菌的内毒素,中和细菌代谢产物,消除根管内感染物质。据此原理,在根备前预封氢氧化钙一周可以使根管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得到有效抑制和中和,从而减少根备时其对根尖周的刺激,达到减少根备后约诊间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ohd Sulong MZ. The incidence of postperative pain after canal preparation of open teeth using two irrigation regimes.Int Endod J,1989,22(5):248-251.

上一篇:中药新乐康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对照研究 下一篇:针灸、推拿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胛下肌损伤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