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化学各类实验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20 10:40:33

充分利用化学各类实验 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 在与脑相容理论下,寻找各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课本实验改变,微型实验应用,课外实验的引导来刺激学生的右脑,使学生感兴趣,形成思维影像,培养学生兴趣,认知和学习一体化。

关键词:与脑相容 教学质量 实验

“与脑兼容”一词最先由Leslie A, Hart 提出,他提出根据人脑如何处理外部讯息的研究结果 ,来进行设计与人脑运作模式与学习倾向兼容之的不同有个性的学科课程与学科教学。利用脑活动规律或脑科学知识来提高教育效果是必要的。 化学实验能让学生直观的认知,最重要的学习兴趣自然形成,再通过有依据的逻辑推理,最后得到 最本质的认知。

一、利用课本实验问题的连续生成改变,调动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进行思维性训练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在化学学科中最为常见的的是一实验为原始材料,通过观察,追求为什么,以问题为纽带,探究为主线,发散思维进行思维型训练。利用课本实验, 稍作更改符合现有的学生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问题的解决能力。

比如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化学反应原理》活动与探究的盐桥实验, 可添加几个实验,多追问几个问题,能使这个原理了解的更为透彻。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实验,将铁片和铜片平行插到硫酸的溶液中,学生自行描述现象和结论:铜片无明显现象,铁片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且部分溶解。说明铜片与酸不反应,铁片与酸发生反应:Fe + 2H+ == Fe2+ + H2 。

教师继续问: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同学们想想从原理上想想为什么溶解,为什么有气泡?

学生:必然有失电子的还原剂和得电子的氧化剂,还原剂Fe 2e- = Fe2+ 氧化剂2H+ + 2e- = H2 这样铁变成离子溶解,氢离子得电子转为气体了。

教师追问:氢离子只要得到铁失去的电子就能转成氢气,为什么不在溶液中任何一个地方得到电子冒出气泡?引发学生连续思考解决了一个不好理解的难点:电子不能进到溶液中。

再让学生做第二个实验,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平行放到酸溶液中。学生很快就能从铁片继续溶解,铜片表面冒气泡得出一个结论:电子能通过导线转移。

接下来变化第三个实验:接上检流计发现指针偏转,但持续时间不长。老师提出疑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反应还在继续,为什么化学能没能持续转化为电能?然后测温度,发现温度升高。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其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最后进行书本探究实验2盐桥实验。学生分析现象及得出结论;检流计指针能持续偏转一段时间,且溶液的温度不再上升说明了一个结论:盐桥的使用使化学能转成电能的转化率提高了。

二、适当利用与学习倾向兼容微型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课程应该注重身、心、脑的连的是结。化学实验带给学的是脑思考,心要想,身要懂即动手,动口,动脑。这符合微型实验的教学特点。微型实验其仪器一般较为简单,携带操作方便,可以方便带入课堂,可以把一些污染性严重的实验改进后引进到教学中。

(1)微型实验一:例如常规中的氯气的性质,因为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教师头痛,学生害怕,通常就理论讲知识,很少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完场一系列性质的检验。我们可以把它改成一个微型实验:利用九孔点滴板中间放一黄豆粒大小的高锰酸钾滴加两滴浓盐酸;旁边放置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湿润的pH试纸,湿润的品红试纸,湿润的粘有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一小团棉花;再在上方扣一个烧杯。这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在学生课桌上就能完成的实验,就能将氯气溶于水后具有强的氧化性,酸性,漂白性的性质体现无疑。 这个实验过程氯气量少,几乎闻不到刺激性气味,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阴影,老师的后顾之忧。

(2)微型实验二:还有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解中离子放电顺序学习,学生觉得原理复杂难懂。笔者在上课时将其改为随堂微型实验,也是利用九孔点滴板,两根学生自己2B铅笔剖开的石墨棒进行电解实验,先设计好表格如下:(学生边做填填写,并能得出结论)

电解物质

预期现象

阳极现象

阴极现象

结论

1.氯化铜溶液

2.氯化钠溶液

3.硫酸铜溶液

4.硝酸银溶液

5.蒸馏水

三、指导利用生活用品进行课外实验,激励求异,让学生体验独特的学科魅力。

人类许多共同的行为倾向,例如:意义的搜寻、行为的组串、连结等。知识与技能的发明与发展亦是如此。课外的实验用品自己收集:一次性筷子当玻璃棒,杯子可以当烧杯,一次性针筒可以当量溶液体积的量筒,一些牛奶片的包装,可以当点滴板,塑料眼药水瓶当滴管用,小矿泉水瓶子当集气瓶等等。实验药品:醋酸为常见的酸,鸡蛋壳为碳酸钙药品,红色的花,紫色的花,可以当酸碱指示剂。学生感慨:身边的物品不起眼,却能物尽其用,合理变废为宝,挡不住的独特学科实验魅力。

学生的每一次亲自动手,每一次的记录现象,都能刺激右脑形成表象动觉,形成记忆思维。化学实验能让学生直观的认知,最重要的学习兴趣自然形成,能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有自我实现和满足,这是推动化学的最大的动力。

上一篇:在反思中教学 在反思中成长 下一篇:基于职业化专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