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环境、彰显历史

时间:2022-08-20 10:15:36

融入环境、彰显历史

摘要: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开敞空间,扮演着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角色。这体现在公园设计中除了应注重其生态及美学价值外,规划中更应深入挖掘其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文化景观为灵魂的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通过以西施山遗址公园设计为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遗址本体的原则,探讨意向设计手法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凸显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景观特质。

关键词:背景;问题;保护与设计;体会

中图分类号:TU986.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101-04

1、背景

1.1 历史

东汉时期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载“西施山,原名土城山,一名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越王勾践罢吴归越,为习教美女夷光(西施)、郑旦之宫台也。”可见,这里是两位美女在为国赴吴前而“三年学服”之地,如图1。

1.2 考古

1963年,经考古发掘确定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西施山遗址”。由于遗址绝大部分已为原绍兴钢铁厂覆盖,地下文化层在厂房基建时受到较大破坏,文化层遭到很大的破坏。2005年,随着该区域迪荡新城的建设,绍兴市文物局对西施山文化保护区域的文物层进行了考古发掘,判定该遗址是一处规模巨大、时代明确的战国时期越国遗址,是绍兴作为越国都城的重要见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

1.3 区位

西施山遗址地处绍兴老城区东北部。根据文物局划定的保护区面积约20584m2。地块呈倒等边三角形,南北边长165m,东西边长194m,公园西侧边长为220m。

2、存在问题

2.1 新城的需求

西施山遗址所在区域,一个现代化新城已崛起,并渐渐已为现代建筑群所包围。这对于文物保护本身是不利的,对文化的宣传也不利的,也对新城的整体面貌造成了很大影响。

2.2 文保的迫切

文物保护对于绍兴这样一个古城意义十分重大,没有文物,就不可能展现出绍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目前,遗址保护区内一片荒芜,而文物层距离地表较浅,不及时保护极有被破坏侵蚀的危险。

2.3 文化的缺失

西施文化作为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关史料记载和故事传说中屡有出现。假如越文化没有西施,那么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壮丽篇章就会残缺不全,绍兴越文化就不可能有完整的展现。

2.4 旅游的断链

从城市旅游的角度来说,绍兴文化旅游是一个整体,而非星罗棋布的景点之和。要做好这个整合的文章,就必须根据旅游规划将相关主题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主题旅游线路。西施山文化作为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旅游价值,如图1。

3、设计策略

3.1 设计应对的策略

3.1.1 保护遗址,遵守文保规定

采用覆土保护和低密度开发的可逆式发展保护模式,既使文物得到完整有效的保存,又不影响地面各类功能的建设展开。

3.1.2 绿色休闲,满足人们需求

以文化休闲、绿色生态休闲为主要方式,配套城市的功能,为周边服务,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精神家园。大面积种植生态绿化,调节城市小气候。

3.1.3 两种文化,串写场地脉络

文化策划上重点围绕地域文脉――西施山,衍生形成两个文化脉络:美人西施文化和越国礼乐文化。将史迹散布在公园内,让人们去感受历史,展现西施山的独特文化元素。

3.1.4 文化演绎,成就观光旅游

在文化的具体表达上,与西施故里、越王古城的文化节点有机互补,形成越文化旅游链。

3.2 设计提出的理念

设计提出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弘扬文化、注重休闲”的理念,并提出了“双园共生”的规划构思。将西施山遗址公园建设成为一个“遗址文化公园”和“城市休闲公园”相结合的“双公园”。将文保、城建、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共生共享,共同打造一个绿色休闲的文化遗址公园。

4、设计纲要

4.1 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从实际出发,以长期完整保护遗址为前提;以绿化、美化环境为基础;以发掘和展示西施文化为主题;以促使遗址区潜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基地和观瞻文化、旅游观光、文化娱乐、假日休憩的基地和越文化旅游产业区。

4.2 原则

4.2.1 保护的原真性原则:按照文保的要求,对文物进行全面保护,不得破坏、移动、擅自更改文物和历史面貌。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后建设。

4.2.2 建设的可逆性原则:所有建设材料和工艺在原则上都是可逆的,可以随时移除而不影响原有遗址,以便日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今后的保护和建设留有余地。

4.2.3 文化的可读性原则:立足西施山地域文脉,弘扬越国西施文化和礼乐文化。西施是一位历史上的名人,因此在规划中应力求挖掘她的文化素材加以表达和演绎。使游人能从中“读”解其中的意义,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性。

4.2.4 休闲的人本性原则: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居民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完善周边环境,为周边人群配套服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2.5 种植的生态性原则:梳理现状用地,再造自然生态景观,重建自然生态链,并充分考虑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造丰富生态景观层次,尤其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绿化配置的丰富性和层次性。

4.2.6 考古的同步性原则:考虑到地处遗址区域内进行建设,原则上应先考古后建设,根据实际发掘情况,及时调整规划设计。

4.3 定位

西施山遗址公园是在以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展现越国西施文化和古越礼乐文化的公共开放空间,是一处可供人们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的生态主题性游园,如图2、3。

4.4 结构

“一山、二轴、二区、九景”。

“一山”:根据史料“山高不过数仞”的记载,重垒西施山,既可以覆土保护文物层不受到破坏,又可再现古越时期的土城山风貌,构成了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生态山丘,是西施山遗址公园文化的载体。

“二轴”:指的是两个文化展示轴。第一轴位于区域中部,连接着入口广场、礼仪之路、美人宫(展示馆)、西施亭,层层抬高,营造出古越庄重的纪念气氛,体会西施学艺的历程。第二轴环绕山脚布置而成,使绍兴市民能够享受林中漫步的乐趣,其间散点布置古越礼乐文化,让人回味。

“二区”:是指整个公园根据功能定位和文化主题的不同划分的西施学礼文化区、古越礼乐休闲区两个功能区块。

“九景”:本次规划重点设计了九处景点,分别是:宫墙倩影、浣纱溪边(入口广场)、美人歌阙(美人宫)、西施望乡(西施亭)、乐野山林、舞步寻踪、越女报国、越中傩祭、钟听音,如图4。

4.5 保护措施

4.5.1 清理遗址――在建设前将保护区内的遗址进行清理考证。

4.5.2 覆土垒山――既能再现历史典故中“土城山”的面貌,又能保护地下文物层不受破坏。

4.5.3 园林植被――根据山体进行植绿固坡,在山脚土层浅的区域种植浅根系小乔木。

4.5.4 园林小品――不得破坏文物层,材料和工艺简洁生态,并具有可逆性。严禁水景和打桩。

4.5.5 古建恢复――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恢复美人宫建筑,建筑构件(含基础)不得破坏文物层,且建筑面积控制在遗址公园面积的5%以内。

5、主要景点

5.1 宫墙倩影

公园的西入口,是联系新城与公园的主要通道,设计上将人行道适当加宽,与对面建筑形成呼应,沿山体设置富有传统意味的景墙,并在其上镌刻西施的三年学礼经历和出土的舞蹈文物拓片,使优美的舞姿留在了粉墙上,从构图上将游客的视线向入口广场引导,如图5。

浣纱溪边(入口广场):根据史料记载在广场人口中心设置一组石景,结合溪流,再现“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的景致,引人人胜,成为人们进入景区的第一景。

5.2 美人阙歌(美人宫展览馆)

沿着山体拾级而上,地面上雕刻着中国《礼》、《乐》发展的历程和辉煌,引导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进入公园的主题景点――美人宫。如《绝越书》所载:“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追忆宫殿的美好形象,注入新的展览功能,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先秦建筑的形态,将极大的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成为整个公园的灵魂。

美人宫:建筑采用底层架空、梁柱承重的干阑式建筑形制,主殿屋顶为五脊顶,与厢房双坡顶有所区分。这种做法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地下文物层,为后续考古发掘留有余地,如图6。

5.3 西施望乡(西施亭)

西施亭位于山顶,采用铜瓦一重檐圆攒尖顶。是西施学礼文化区的终点,也是西施慷慨赴吴,蓦然回首的地方,更是人们在此思念西施、感受西施精神的地方,由于在此整个高度超过周边,在亭子里俯瞰四周山野,不由得心怀澎湃、荡气回肠。

5.4 越中傩祭

该景点位于公园南端,设计主题脱胎于古越傩舞。“傩”是一种舞蹈,即《躯傩》所载:“用方相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作傩傩之声,以除逐也。”傩舞起源在越中,反映了人们试图与“神鬼相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愿望。设计上根据《西施山书舍记》记载――“脂粉塘”,作溪流之势,考虑到对文物的保护,以干溪石滩作为河流意向,并在其中设置一绿岛作为舞台,按史料所述布置若干舞蹈雕塑形象,以展现远古人们的舞台表演艺术,如梦如幻,似假还真,成为游客难以忘怀的绍兴古代舞蹈的重要体验。并于山林之上设置一凉亭,造型仿越国文物――伎乐铜房,与傩舞雕塑绿地遥相呼应,整个景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将吸引当地和外地游客来此观赏,如图7。

5.5 钟品音

该景点位于公园东南角,造型元素采用绍兴出土的西周甬钟,钟是合乐,铭文统称为钟。设计上以木平台为主,间以穿插主题景墙,将编钟、伎乐铜人等文物元素组织起来。让人们在其中品味和感受越国的音乐文化。

5.6 越女报国

该景点位于公园的北部,舞剑又是越国的一种舞蹈,是越族以“复国雪耻”为目的的备战型舞蹈,句践聘请善于剑术的越女习教战士和百姓,反映了越族尚武的性格。设计上以一越女舞剑雕塑作为视觉中心点,以一景墙作为背景,言简意亥,刻意传神,仿佛一幅水墨画置于篁竹之前,整体氛围宁静、安闲而又不失灵动,赋予游客深度的生态体验。

5.7 禹步寻踪

本景点位于山体之西北角,本景点文化主题亦是古代越国的一种祭祀所用的舞蹈,源于夏禹治水,称《禹步》。“右足在前,左足在后,次复前右足,以左足从右足并,是一步也……如此,禹步之道毕矣。”设计上利用绿林山体的坡度设置几个弧形台地,将禹步之印刻于石板之上,以模拟禹步的步法,游客身临其中,沿着足印追寻夏禹跋涉神州大地,体会他们的治世精神,充分体验参与的乐趣,如图8。

5.8 乐野山林

该景点位于公园西北角,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乐器的发明,《乐记》在论述乐器与诗、歌、舞三者关系时认为:“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越国自古就崇尚乐舞,出土了许多越族地域的乐器。设计围绕着主园路展开,将乐器一一进行展示,让游客了解这些乐器的历史和演奏技巧,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操。色彩绚丽的阳光洒在墨绿的松林上,优美的乐曲应和这阵阵松涛,人流经过此处,心中不由随着松涛吟唱,神清气爽,如图9。

6、设计体会

经过近两年的设计和施工,工程已经交付使用,回想起这段设计经历,有几点设计体会:

6.1 保护与展示结合

保护文化遗址是遗址公园的第一原则,但不是为了保护过去而保护,而是为了让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尊重过去珍视过去,所以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展示方式,实现一直保护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保护遗址本体、遗址格局、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为主体,充分挖掘遗址本身潜在文化内涵而建造的具有特定意境体验的公共开放绿地空间。在景观规划设计的立意上要与遗址地的历史、传统、故事、寓意相契合。

6.2 整体和局部协调

作为现代新城中的一块主题明确的公园绿地,应该从外部功能、外部交通、周边水系、空间关系、运营管理等方面统筹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协调好近远期的统一有序。功能上满足周围人群的需求,交通上要结合周围路网,设计好公园主人口形象,还要在停车场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在大的空间关系上要呼应和对话。

6.3 保护与利用统一

遗址公园有别于一般的公园,其存在一个保护与利用的问题。景观设计中应该作为一种策略或手段未统筹协调两者的平衡关系,从而实现遗址本体保护与社会和谐发展、旅游休闲开发等方面的统一。

6.4 风格和材料契合

遗址公园的设计风格既要符合历史记述,同时具有地方特色。要尊重场地特征,契合场所精神,少做画蛇添足的人工环境。材料上也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体现出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两者的有机交融。

上一篇:需求引领空间设计提升价值 下一篇:紧扣要点开展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