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电子游戏对早期儿童发展不良影响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8-20 08:57:09

沉迷于电子游戏对早期儿童发展不良影响的个案研究

[摘 要] 在幼儿园,有一些孩子,或是由遗传因素,或是由环境因素等导致“落后”。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本文将以个案为研究途径,采用叙事观察法和访谈法,描述一个沉迷于电子游戏的5岁大班幼儿的一些发展障碍。然后观察教师对幼儿正向的态度与行为对其语言、情感等的积极影响,最终有所改变的过程。

[关键词] 电子游戏;发展障碍;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42-1

如今,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却是有利又有弊,我们一致认为如果“沉迷”于电子游戏则一定是弊大于利。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李俊辰为期三个月地观察,同时对孩子的父母及其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尝试解释行为,最后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李俊辰,男,出生于2009年7月,俊辰从小就很少与父母亲有亲密接触的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早期亲子依恋的状况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发展。亲子依恋不足的孩子往往表现得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内向、自我封闭,俊辰就属于这类型。他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阻碍了他自理能力与社会性的发展。作为新老师,俊辰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比较安静,但他又会常喃喃自语如“游戏――噗!嗤!”,还伴随着笑意和痴迷。早操时间,他喜欢发呆,偶尔动一下,但是动作极不协调。上课时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神情茫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二、案例实录

实录一:集中教学活动结束后,俊辰慢慢地从座位上起来,凳子没有归位,一个人手摸着沿途的桌椅和墙壁走进了卫生间。过了几分钟,他光着屁股在卫生间走动,其他孩子笑他,但他并没有什么反应。我给他拿了卫生纸,叫他擦屁股。过了一会,他光着脏脏的屁股走进了教室,裤子在小腿上一扯一扯的,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手里拿着卫生纸。孩子们哄堂大笑,我把他牵到一边问“不会擦吗?”他摇了摇头,眼睛瞥着手里的脏卫生纸,沉默着,后来我明白了:不知道把纸仍到哪里。这时候鼻涕也流了出来,长长的,我帮他鼻涕擦了,带他去卫生间清理干净。之后从其他两个老师那里得知,他经常这样,总是鼻涕掉出来不擦,或者在冬天把鞋子脱了光着脚等等,从而引起老师的关注。

实录二:家长开放日那天,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但俊辰妈妈没有来,婆婆来了。早操时间,在下楼梯时,他躺在地上不起来,家长们路过的时候都说:“这孩子是怎么了呀,怎么不走呢,还躺在地上”,后来我只好用力把他抱到了操场。可是在站队形的时候他又开始坐到地上了,怎么抱都抱不起来,变成了一个软骨头。之后整个半天,都是这样,在地上滚,无论老师用什么办法,他就是不起来,每个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三、个案分析

(一)自理能力较差。俊辰的整体发展水平较同龄孩子是比较落后的,他吃饭的时候会洒得满桌子都是,他不会自己脱衣服,自己也不擦鼻涕和屁股。他不会握笔,写字的时候喜欢乱写乱画,直到把纸划破了为止,最后经常手上,脸上都是笔印,弄得像个花猫。

(二)语言沟通障碍。俊辰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他说话声音小而且不清晰,老师往往要让他重复好几遍,才能明白他的意思。在班上很少听得到他的声音,他基本是沉默不语的。但他爱自言自语,常常是游戏里的一些词语和声音。

(三)交往障碍。俊辰喜欢发呆,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因为平时比较邋遢,其他孩子不爱跟他玩儿,老师也不爱亲近他。班上几个比较调皮的小孩儿总是爱去招惹他,敲敲他的头,捏捏他的脸,一般他都没反应,但有时候又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发生打架事件。因为他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四)注意力分散。由于平时除了在幼儿园,少有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忙,很少关注他,而他的兴趣和注意力都电子游戏上,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没有关心,也很难提起对外界的关注,以至于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

四、解决策略

(一)创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我在班上选择了几个能力强、人缘好的孩子,让他们有意识地与俊辰建立起玩伴关系,利用同伴互助帮助他提高交往能力。老师起带头作用,首先和他做朋友,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在小人国里同他们一块儿成长、生活。到最后,俊辰回归到了集体中,他会来向老师报告“老师,欢欢跑到外面栏杆上趴着了”。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了。

(二)学会宽容,让阳光洒满童年。孩子不同寻常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是对内在压力的一种宣泄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其宽容一些,不要立即采取严厉批评,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我们要想办法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帮助他。作为俊辰的老师,帮助他穿衣服,哭的时候安慰他,帮他擦鼻涕,时不时的拥抱他,鼓励他,亲亲他,让他发言或在黑板上涂鸦,多给他表现的机会,最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内向沉默的孩子开始说话,开始和同伴交往了,我感到很欣慰。

(三)抓住细小契机进行教育。通过每个小细节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吃饭的时候俊辰喜欢到处洒饭,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告诉他要懂得珍惜粮食,并教他学习正确的握勺方法。多选择一些好玩的游戏,鼓励俊辰参与游戏。生活中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契机,掌握教育的艺术。

总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或完全的放任自流,都容易让孩子沉迷到电子游戏之中。适当的电子游戏对孩子而言也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沉迷其中,绝对是弊大于利,所以父母对于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的孩子一定要给予引导,使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彪,陈卫东.电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证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沈彩霞,刘儒德,张俊,.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1,(03)

[3]黄艳.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J].课程与教学,2013

作者简介:徐娜(1990-),女,重庆石柱人,硕士,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与教育。

上一篇: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会计核心课程中的运用探讨 下一篇:基于4C理论下的招商银行微博营销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