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8-20 08:16:22

对土木工程建筑管理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一门学科,土木工程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内涵丰富、门类齐全、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体系。本文从总体上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并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最后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管理; 关键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土木工程的管理与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也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创新管理和控制技术显得至关重要。土木工程施工涉及范围广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动用大量设备。施工管理的科学与否,决定施工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进行。因此,土木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着施工质量和效率。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关键问题

1、施工造价管理问题

土木工程的施工造价对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的利益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尤其要重视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可是,现在有很多的施工方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经常会使用一些违法的行径来减少材料的成本,导致减慢了工程施工进度,还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三者的关系并没有重视,三者出现了矛盾。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有很多工程项目直接越过成本管理环节,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还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面派”,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或不按照质量要求进行项目工程,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使成本管理变成形式化。

2、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施工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其工作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的整体效果。在当前这个时期,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迅速,施工的人员不断扩大,但在施工队伍中,很难有高素质的人才。目前,其综合素质也比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未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或者没有安全防护,从而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该出现的安全事故,不仅给其家人造成伤痛,而且给施工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致使施工现场出现混乱。同时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给企业节约成本,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及必要的施工器材,从而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3、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关键,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土木工程质量的高低,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起施工材料的采购。在采购过程中,绝对不能为了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而不负责任地选择劣质、不合格的材料,不然会影响到土木工程整体的质量,甚至会给施工企业和广大群众带来沉重的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业务素质提高不上去,也是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施工企业必须紧迫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抓好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提高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

4、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有些单位对工程进度过分关注和强调,因此总是在加速工程的施工建设,把很多细小的必要建设给直接忽略掉,催促施工人员加大劳动强度,工程进度是提高了,但工程质量反而下降了,给工程的施工建设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造成建筑物的有效使用时间大大地缩短,非常不利于建筑物的使用安全,严重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施工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相应的突破点进行。在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中,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要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在质量管理问题中,进行综合质量管理;在整体体制问题中,优化体制系统;在环境问题中,则全面解决环境问题。

1、(1) 原材料价格控制

构成工程造价的原材两因素主要有两个贡献变量---原材单价和原材料需求量。一般来讲工程建设对于原材的需求量基本可以确定,因此对于构成工程造价的原材料因素唯一的未知因素就剩下原材料的单价,这也正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领域,我们应想方设法实现各个环节费用成本最低化,以实现整体材料的经济化。立足原材料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依据企业的最小库存量和最下订货批量以及变动交易费用,确定企业的最佳订货批量,以此实现库存和订货的最佳配合,减少资金占有量和库存成本的增加。 搜索市场价格情报,寻找最佳的供应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价格最低化。 合理规划运用方式和路线,实现运输费用最小化,从运输环节降低材料成本。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计最佳原材料堆放和搬运路线,减少现场原材料搬运花费。 加强原材料定额管理,针对各个施工单位和班组制度材料用度定额,防止原材使用超支,对于超支的情况应查明原因,在追究责任的同时为以后提供借鉴和教训。 对每个工程项目进行功能分析,在胜任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用价格较低的材料。

(2) 费用控制

人工费用是组成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关键成分,对人工费用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带给工程施工造价管理控制极大的裨益。人工费用控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提高劳动的效率和有效性,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外部招聘招聘具有较高胜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优秀员工。二是通过员工内部专业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减少员工的无效劳动。 采用费用定额承包制,在费用预算的前提下承包到组。 .可以借鉴企业商品加工外包的形式,把建设项目中技术含量低的项目承包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的控制。

2、 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工作,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施工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操作者。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以人为本,避免人为失误产生的工程事故。另外,根据工程的特点,从政治素养、思想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人员的分配,量力任人,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降低管理难度。最后,严格把好材料关,按照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组织,从而保证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使工程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只有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方案,才能获得满足适用要求的项目工程,才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综合质量管理

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工程技术、外界环境、工程管理等,其中施工顺序的合理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施工管理工程中,要分析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施工程序。采取适当的措施对能够影响质量的因素加以规范,保证工作场地整齐有序、保持通道畅通、提倡文明施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写质量保证手册,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更全面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工程质量管理更加系统化,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和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一种途径,施工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具备项目施工所必需的技术,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以促进施工人员的自我提升。另外,还可以采用奖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些措施同时都能提高工程的质量。

4、优化体制系统

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避免专业素养缺乏的人鱼目混珠,比如针对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土木工程项目施工企业要及时听取监理部门的汇报报告,对不合理的项目加以纠正,同时要及时更新和维修施工设备。

要尽快落实项目法人制度,一个项目要有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到底,而不应短期管理,影响项目的长期规划,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要进行综合整合,优化整体机制,加强相互的合作和明确各自的分工。

5、全面减少环境公害

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解决环境公害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要进行落实。一方面,要采取宣传等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环节监管,将环境问题降低到最小程度。采用预制装配施工可以降低粉尘、噪声等对环境的危害,选择质量较好的工程材料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的出现。

五、结语: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学问,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探讨,并会在探讨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施工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人为的或者外界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并加快工程进度,铸造精品工程是施工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不断进步中实现卓越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尧.关于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

[2]朱思武.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信息,2010.

[3]王占明,谢胜利.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研究性分析[J].科技信息,2009

[4]韦喜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工程管理,2011.

上一篇: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