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

时间:2022-08-20 05:34:55

谈在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

德育学生主体性学校进行德育工作,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情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进而内化成道德信念,使他们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必须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校的各种兴趣小组,如乒乓球、棋类、计算机、科技小组等,我们教师也会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发扬每一个学生之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更多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或让他们找同学或老师尽情倾诉烦恼,或让学生听听音乐,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对那些动不动耍脾气、使小性子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们多聊天,多看看课外书等活动,这样就会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缓和了压力,解除了烦恼。

四、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作为德育方式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这一定义主要把自我教育作为德育方法的一部分,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把它视为提高学生主体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自我教育作为一个过程表现为学生从学校接受信息,产生完善自我的动机,在新的层次上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且不断循环提高,这样必然是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如果在德育过程中,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那么它就会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因此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中,这样他们自主意识也就会得到了显著增强,主体地位也更为突出,他们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与提高。总之,我们教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待学困生 下一篇:以德兴校尚德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