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区房”现象看教师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作用

时间:2022-08-20 05:10:20

从“学区房”现象看教师教育对教育公平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相对滞后、“学区房”等现象与问题的存在,日趋考验现行的教育制度,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的角度出发,教师教育学科的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起到了“柔性”调节与促进作用,教师教育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可以调节或缓解教育公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学区房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乃至千年、万年大计,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与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其中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一、由“学区房”现象看教育公平

“学区房”自21世纪初以来,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特殊现象;“学区房”目前并无一个标准或统一的定义,通常来说,是指在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心中和社会一般意义上的“好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且符合教育行政机关规定的可以享受该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动产;该不动产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本人或其法定关系人可以就读该学校。家长想让子女就读其心意的学校就可以通过购买或置换不动产的方式来取得入学资格。从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公平性,也影响了正常的房地产价格市场,导致特殊取向的房地产投资现象。实际上,“学区房”体现了一种“择校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本身说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只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才会有择校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派生品,是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家长为使孩子接受相对更好更稳定的义务教育或者出于“不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的想法,不惜重金购置一套属于某某学区的“学区房”。但在教育行政机关中,并没有“学区房”的概念,教育行政机关是按照适龄儿童的人数和周边学校的数量情况以及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后划分每个学校招生区域,“学区”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或适龄儿童人数的变化以及学校的撤并等因素,学区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购买所谓的“学区房”对家长来说是经济上的风险投资,其子女未来教育的成果也属于不可知,资产上的风险更大;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我国义务教育中,小学是“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首先,“学区房”导致人为地改变“就近入学”的量与质,实际上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其次,购买“学区房”的大多是一个城市中相对中等以上的家庭,低收入家庭并没有能力购买所谓的“学区房”。实际上又造成了购买“学区房”的中等收入家庭与无条件购买“学区房”的低收入家庭之间的隐性隔阂;而高收入家庭可以通过便捷的购买“学区房”或就读私立学校来改变子女受教育环境,高收入家庭并不会受“学区房”所累。这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层化过程,从而造成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很多家长通过购买“学区房”来改变子女的受教育环境,主要目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接受相对良好的教育,但实际的可能是,孩子即便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也许会输在终点线及过程中的积累上;容易导致教育不公现象。教育资源的优劣不是通过购买“学区房”等方式人为选择。而是应该推进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均等化来解决。只有公平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才能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

二、教师教育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政府在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性配置。所谓的“合理”应是指要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诉求与稳定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个体发展的需要,并从两者的相对关系出发来统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学区房”的出现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考验、一个课题,它考验了现行教育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催促我们加快推进教育更公平、教育资源更加均等化的发展,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和整体的教育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发展”教师教育”;教师是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师范教育的核心概念.柏拉图提出了理想教师的特征,作为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学生心灵成长的营养,而非知识的注入,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非知识的贩售关系,要反对教师以知识拥有者自居而高高在上,试图通过灌输让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而,柏拉图指出要以苏格拉底”自知自己是无知”的立场开展教育,教育是一场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寻求知识的对话.

家长购买”学区房”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并不是来自所谓”良好”的学校,学校应该保持中性与中立,学校只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它分”硬件”与”软件”部分”,硬件”即一个学校的设施,如电脑、校舍、操场面积等等;”软件”指的是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校教学计划实施能力;”硬件”可以通过国家财政来保障,在某一地区”硬件”可以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软件”上的差异才是学校差异化的根源所在.所以加强教师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均质化”和”个性化”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如果学校的教育计划即能保证符合教育法的规范,为学生提供完整相同的教育,同时又可以让每个学生保护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即学校无差别化,在任何学校只要好好学习都可以成才.那”择校””学区房”的概念就会慢慢消失.家长选择学校,口中的这个学校好,那个学校好;是对这个那个学校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主观判断,是听说这个学校那个学校老师教的好.这样的差别是教师能力(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造成的.所以,提高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师德标准是各阶段教育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学生才可能受到良好而完善的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到来自教师的知识与各类价值影响估计占其学习阶段50%弱,家长的家庭教育远大于教师的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并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而主要是道德规范教育与自由教育。来自教师的教育重要性十分突出。提高及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的均质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教师专业化,尤其是在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这三个主要阶段

2010年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师资,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方面社会与教育事业发展急需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教师、改革教师教育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是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

2.坚持教师教育的标准性和实践性

教师教育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教师教育规律的现实应用,规范性是对教师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与把握。教师专业成长是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的,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师教育模式,都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内容及目标规范,这些问题都不能脱离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尤其是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是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的体系,因此,实践性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行动准则。

上一篇:试论机械密封在旋转设备上的应用及故障处理 下一篇:瓦特与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