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时间:2022-08-20 01:29:23

布洛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布洛芬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与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并列成为解热镇痛的三大支柱药物。布洛芬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有效的退热药,体温>39.2℃时其退热效果比同剂量的扑热息痛更明显,且退热时间较长;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更持久,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易耐受。现对布洛芬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用机制

布洛芬通过抑制诱导型致炎性环氧酶将花生四烯代谢为介质性前列腺素或其他递质的合成,减轻前列腺素所致的局部组织充血、肿胀、发热;通过抑制白细胞活动及溶酶体释放,降低局部周围神经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痛觉敏感性,减少组织冲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布洛芬用于治疗痛经的机制可能是其对前列腺素的抑制,使子宫内压下降、宫缩减少。布洛芬还可通过消炎、镇痛来缓解痛风,但不能纠正高尿酸血症。此外,该药还对胃、肾等组织原型(生理性)环氧酶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镇痛 2006年发表的国际精神分析研究会(IPSO)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骨关节炎疼痛,布洛芬单剂量400 mg/日和多剂量1 200 mg/日治疗14天比扑热息痛单剂量1 000 mg/日或多剂量3 000 mg/日更有效,布洛芬的疗效/耐受性比优于扑热息痛。国内对近6 000例关节肌肉痛患者服用布洛芬的疗效进行了综合测评,统计结果显示,颈、肩、腰、背痛的患者服用布洛芬后有效率达93%,效果优良率为83%。对于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及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肩痛,当神经根压迫并不很重时,布洛芬的治疗非常有效,推测可能是因其抗化学炎症作用使神经根周围水肿等炎性反应消退。

抗炎、抗风湿 布洛芬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髋关节炎、膝关节炎、腰椎综合征、踝关节变形有效。韩华等证实,0.2%的布洛芬滴眼液对各种类型的结膜炎及内眼手术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张磊报道,布洛芬缓释药棉能有效减轻牙龈炎症,抑制牙周袋的形成和附着水平的丧失,可作为成人牙周炎的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 高霞对儿科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100例的治疗结果显示,布洛芬混悬液组51例显效28例(54.90%),有效16例(31.37%),无效7例(13.73%),总有效率86.27%;复方氨林巴比妥组49例,显效16例(32.65%),有效11例(22.45%),无效22例(44.90%),总有效率55.10%。布洛芬的解热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区前列腺素E2生成而实现的。同时还能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的“致冷原”。布洛芬起效快,1小时后体温明显下降,持续8小时退热;还具有抗感染作用,可使机体的炎性反应和抗炎性反应取得平衡,体温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少。

治疗脑血管痉挛(CVS) 黄毓华报道,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SCV)时加用布洛芬能提高疗效。

蒋栋毅等证实布洛芬聚乳酸能够在蛛网膜下腔持续释放达2周,对治疗CVS有明确效果。

Chyatte等报道,静脉大剂量[37.5 mg/(kg・日)]应用布洛芬可有效预防慢性CVS,降低前列腺素水平。

Thai等通过血管外植入布洛芬控释聚合物研究其对大鼠股动脉慢性CVS的疗效和对白细胞渗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血6小时内植入布洛芬控释聚合物可明显抑制慢性CVS。

布洛芬治疗CVS的机制可能是其能抑制环氧化酶而减少了前列腺素合成。

治疗急性肺损伤(ALI) ALI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子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是多种炎胜细胞介导的肺部炎胜反应和炎胜反应失控所致的肺毛细血管膜损伤。

国内有动物实验证实,布洛芬对ALI有防治作用。林小茂等研究证实布洛芬可改善ALI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浓度,有类似激素的效果,且相应并发症较少。

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 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的试验结果表明,它不影响脑、肠系膜和肾脏血流。沈颖等观察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PDA的疗效,21例均为超低或极低体重儿,结果总有效率为61.90%,闭管失败8例(38.10%),发生PDA重新开放3例(23.08%)。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液体量过多及动脉导管平滑肌收缩能力更差等因素有关。用药后部分(5例,23.10%)患儿出现一过性少尿,但经适当扩容后均好转;4例(19.05%)发生喂养不耐受,经减量喂养或暂停喂养等处理后恢复,无黑便、大便隐血阳性及其他出血倾向,肌酐及尿素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由低温、感染、饥饿和早产等多种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低体温,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水肿,重者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孙金枝证实,布洛芬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不良反应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较常见。最常见的皮肤反应是瘙痒,并可发生斑丘疹、药疹以及光敏性皮炎、脱发。较少见胃灼烧、上腹疼痛、胃肠道糜烂,可引起急性胃肠出血。

布洛芬所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程度和发生率远较阿司匹林轻,对胃肠道刺激性也较其他一般抗炎药小得多。

展望

布洛芬兼有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的疗效,而且毒性低,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由于良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许多国家相继批准将其由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故成为最早突破10亿美元的解热镇痛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中国药业》2010,19(5).

上一篇:急性腹泻的社区急救处理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要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