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时间:2022-08-20 01:22:28

类风湿关节炎的综合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晚期可强直和畸形,功能严重受损。我国发病率0.4%~1.0%,80%患者发病年龄在20~45岁,男女之比为1∶2.4。

1 病因

1.1感染:多种致病原如支原体,EB病毒等,可能与发病有关。

1.2遗传:该病有家族聚集现象,HLADR4、DR1型发病率增高。

1.3雌激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1.4受寒、受潮、劳累、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

2 病理

RA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和类风湿血管炎(包括类风湿结节)。

3 诊断

3.1临床表现

3.1.1一般症状:常缓慢起病,有乏力、纳差、体重减轻及低热等。

3.1.2关节表现:①最常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肿瘤、活动受限,指关节呈梭形肿胀,晚期可畸形。②晨僵:持续时间常与病情活动程度一些。

3.1.3关节外表现:①类风湿结节:见于关节降突部位,单个或多个,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持续数月至数年,是病情活动的表现。②系统性表现:部分患者病情活动时有胸膜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

3.2实验室检查

3.2.1一般检查:轻、中度贫血,活动期血沉加快。

3.2.2免疫学检查:

①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

②抗核抗体10%~20%阳性。

③类风湿因子80%阳性。

④C反应蛋白增高。

3.2.3滑液检查:半透明或不透明,黄色,粘度差,细胞数5万-10万/ml,中性粒细胞占50%-90%,类风湿因子阳性,有时可见类风湿细胞。

3.3特殊检查:X线:早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后期关节软骨破坏、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

3.4类风湿关节炎特殊类型

3.4.1青少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发病占20%,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关节肿痛,一过性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阳性,抗生素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多关节型约占45%与成人RA相似。少关节炎型占40%,受累关节数≤4个,多发于膝、踝和肘关节,眼部病变多,如虹膜睫状体炎等。

3.4.2Felty(费耳提)综合征:发病率约占1%,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伴有脾脏肿大及粒细胞减少。

3.5诊断标准

3.5.1晨僵至少1小时,≥6周;

3.5.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3.5.3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

3.5.4对称性关节肿,≥6周;

3.5.5皮下结节;

3.5.6手X线像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及关节腔隙狭窄);

3.5.7类风湿因子阳性(所用方法正常人群中不超过5%阳性)。

以上7项中有4项阳性者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3.6鉴别诊断

3.6.1强直性脊柱炎:①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患者。②以骶髂关节、腰椎病变为主。③X线示骶髂关节炎,晚期腰椎呈竹节样变。④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3.6.2风湿性关节炎:①发病前常有链球菌感染史。②游走性大关节炎。③心脏常受累。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⑤阿司匹林疗效较好。

3.6.3系统性红斑狼疮:①有系统性病变如浆膜炎、蛋白尿等。②有皮疹如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等。③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

4 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关节破坏和畸形,保持关节功能。

4.1药物治疗

4.1.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任选一种。

萘普生0.2~0.4g,每日2~3次;或芬必得0.2g,每日2次;或扶他林25~50mg,每日3次等。

4.1.2糖皮质激素:NSAIDs疗效差的病人短期加用泼尼松5-10mg,每日1次;对重症RA患者,如有严重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高热等,可短期使用中至大剂量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4.1.3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

①甲氨蝶呤(MTX):口服或静脉注射10~15mg每周1次;连续6个月以上。

②瑞得(金诺芬):3mg,每日2次。

③柳氮磺胺吡啶:开始每天0.25g,逐渐加量至0.75g,每日3次。

④青霉胺:第1个月0.25g,每日1次;无效时逐月加0.25g/d,至0.25g,每日3次。

⑤雷公藤多甙式:10-20mg,每日3次。

4.1.4治疗方案:NSAID(和泼尼松)与DMARDs合用,疗效不佳时可2-3种DMARDs合用。

4.2手术治疗

4.2.1滑膜切除:药物疗效不佳时选用。

4.2.2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晚期关节畸形、强直、功能严重障碍时可施行。

4.3特殊治疗:血浆置换术:重症RA如有严重血管炎等,或药物疗效欠佳,可辅以血浆置换术。

4.4对症治疗:急性期休息、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药物疗法。

4.4.1针刺疗法

疗法①

a.取穴:上肢主穴取肩FDA1、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主穴取环跳、风市、殷门、犊鼻、足三里、委中、昆仑。配穴:风重型取风池、风门、膈俞、血海;湿重型取阳陵泉、三阴交、脾俞、丰隆;寒重型取肾俞、命门、关元;风湿化热配大椎、风池、三阴交。

b.手法:风重型或风湿化热型用泻法,浅刺;湿重型和寒重型者用平补平泻法,深刺留针并加灸。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疗法②

a.取穴:背脊两侧或关节局部。

b.手法: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或患处关节局部,使叩处出血少许,并加拔火罐。隔日1次,每次留罐10分钟,10次为1疗程。

疗法③

a.取穴:阿是穴

b.手法:根据疼痛关节部位,按经络循行,在痛处上或下取1~2个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出血;亦可用闪火法拔罐。隔2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4.4.2灸治疗法

①艾炷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将艾炷(底径0.8cm,高约10cm的圆锥体)置于患处点燃,待患者感到烫时,更换艾炷再灸,每穴灸7~8壮。取穴多少按患处范围而定,一般每两穴之间相隔3~4cm。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②酒精闪火灸

a.取穴:患部。

b.方法:用小纱布将棉花包裹成长球形,用血管钳或镊子夹紧,充分浸取酒精,点着火。为避免烧伤皮肤,可将棉球对准地下轻甩几下,去掉多余酒精,然后对准患部,快速轻轻敲打,使少许酒精在患部燃烧,医者用手掌快速拍打着火部位压灭皮肤上的酒精火焰,如此反复多次,并上下移动,使患者局部感到熨热、舒适,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止。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4.4.3新针疗法

①取穴:按病发部位取穴,或局部阿是穴。

②药物及方法:药用当归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等。根据辨证,择其有效主穴1~4个,以肌肉丰厚处为宜,或取疼点为注射点。每取1~2种药物,用合适注射器吸入药物,选用适当针头,穴位局部行常规消毒,将针快速刺入皮下,达一定深度,施提插手法,得气后回抽注射器芯,无回血即可推入药物。每穴注药0.5~2ml,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穴位可交替选用,10次为1疗程。

4.5中药治疗

熄风通络汤治疗

4.5.1组成:桑枝12g,忍冬藤12g,白芍12g,萆12g,秦艽10g,当归尾12g,蚕砂10g,莶草15g,薏苡仁15g,甘草1.5g。有恶风寒、无汗、身痛等症者,加苏叶、防风;关节肿大、屈伸不利者,加竹节;小指关节肿大僵硬者,加僵蚕、蜈蚣、白花蛇;手足心热、关节肿胀热痛者,加生地、丹皮;心悸短气、自汗恶风者,加丹参、炙远志、黄芪。

4.5.2功用:活络祛湿,熄风缓痛

4.5.3主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不利,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

4.5.4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5 预后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94%,治愈率65%以上。

作者单位:116000大连市长兴社区医院门诊部

上一篇:跳高运动员郑幸娟倒3步助跑技术分析 下一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卵巢功能早衰中IL-2和IFN-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