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就医指南

时间:2022-10-14 11:38:50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在我国的患病率0.2%~0.4%,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近5年来,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对该病的诊治指南做过多次更新,摒弃了不少陈旧的观念。病人就医时,应重点了解一下两方面的知识。

一、 最应掌握的4个就医策略

1. 出现两大症状,需及时就诊

持续性关节肿痛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特征,单个关节肿痛症状持续6周以上。类风湿关节炎多以小关节受累为表现,且往往呈对称性分布。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病可同时有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即多关节受累。

晨僵和对称性小关节炎往往预示类风湿关节炎可能。所谓晨僵,是指关节固定于某种姿势一段时间后再去活动时,会出现僵滞感,活动一段时间后,关节又可逐渐灵活起来。出现晨僵现象,主要是因为关节内存在炎症。晨僵若持续超过60分钟,基本可排除非炎症性关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在受累关节的分布上很有特点,小关节多发,往往呈对称性分布,特别容易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因此,对称分布且伴有晨僵的多发小关节炎,应高度怀疑类风湿关节炎。

2. 炎症反应争取在半年内缓解

最有效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措施是干预炎症反应。而这种干预措施只有在关节病变还没有出现结构性破坏的早期阶段实施,才能将治疗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因此,争取在起病后半年内尽快缓解炎症反应,是十分关键的。

3. 药物治疗目的是改善病情

历史上,两类药物曾被列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线治疗药物:一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糖皮质激素;二是20世纪70~9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这两类药都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不过,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滑膜炎症,阻止关节发生结构性破坏的进程。

近年来,以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来氟米特为代表的具有改善病情作用的抗风湿药逐渐成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治疗药物。这些药物虽然在抗炎、止痛方面不具备优势,但长期使用可控制或延缓关节毁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药物起效较慢(服药后1~3个月起效),故在治疗开始时,常配合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或糖皮质激素一起使用。

最近几年,新出现了一类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可直接作用于滑膜内细胞和炎症因子,起效快,炎症抑制作用显著,无需联用NSAID或激素。关节肿痛严重、存在预后不良因素、传统药物治疗无效或对其他药物不耐受时,生物制剂是很好的选择。

4. 定期随访很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若不能将疾病充分控制在临床缓解的范围内,长期炎症损伤的积累会造成关节发生结构性破坏。尽管目前的治疗药物较多,但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叠加,需根据炎症程度来调整干预力度。因此,密切随访是保证疗效的的基本保障。随访一般可以遵循“先密后疏”的原则,以便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增减药物。在治疗开始阶段,每2~4周随访一次;病情稳定以后,每6~12周随访一次。

二、 最需避免的4个认识误区

1. 类风湿因子阳性,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类风湿关节炎标记之一。作为最早开展的疾病标记检测方法,类风湿因子对该病的敏感性为70%左右。不过,类风湿因子的特异性不高,仅50%左右。也就是说,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病人中,真正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超过半数。除类风湿关节炎外,丙肝、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慢性感染,以及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等其他自身免疫病,都可伴有类风湿因子阳性。此外,类风湿因子还可在5%的正常人群中出现。因此,类风湿因子阳性,并不意味着肯定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2. 搞不清“风湿”与“类风湿”的区别

关节炎是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之一,但其特点是以肩、肘、腕、膝、踝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单处关节肿痛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肿痛轮番发作,呈游走性。这种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不仅发病特点有所差异,关节外病变、治疗与预后更是相去甚远。

抗“O”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俗称,英文缩写ASO。该抗体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蛋白代谢产物,具有溶解红细胞的活性。ASO升高达500单位以上,提示近期曾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临床上常用这一指标来协助诊断风湿热。当关节痛伴抗“O”升高时,应排除风湿热可能。

3.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应忌食鸡、海鲜、豆制品

不少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认为,鸡、海鲜和豆制品不能吃,否则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实际上,将这些食物列为“忌口”,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豆制品、海鲜等食物因嘌呤含量较高,是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忌口”,并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忌口”。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而言,饮食上并不存在特别禁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吸烟可诱发和加重类风湿关节炎,故应当列为禁忌。

4.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只能以缓解疼痛为治疗目标

过去,类风湿关节炎常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近10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可采用多种手段对炎症进行早期干预,还能对已破坏的关节进行矫形或人工关节置换,以恢复关节功能。因此,缓解疼痛只是最基本的治疗目标,阻止病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更高层次的目标也可以期待和实现。

上一篇:创新诠释香奈儿小黑外套 下一篇:央吉玛:太好了,我不想当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