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8-19 11:41:38

构建“活力四射”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此,我结合几年的课改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会心地微笑,真诚地倾听,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个教学环节,消除师生的感情障碍,真正做到“蹲下来”看学生,实现师生零距离的交流。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困难而产生紧张压抑等负面心理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予以调控、疏导。学生发言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或插话,或赞赏,或启发诱导,于细微处见深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构筑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在情境中教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抓住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比赛、当小老师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时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乐于表现的特点,让他们发挥想象,围绕“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编个故事。谁编得合情合理,谁就是故事大王。为了能当上故事大王,学生纷纷举手,竞相发言。经过教师的点拨,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当中学生加深了对骆驼的脚掌、驼峰、眼毛作用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参与,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想象创新能力。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过去的教学中,无论是教的方式还是学的方式,都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我们教师总是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主角”和知识的传授者、给予者。殊不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正所谓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把课堂中学习实践活动的权利还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在实践中求得新知。例如:我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一个问题“在鱼没有出水之前,课文是通过哪些描写,暗示出汤姆钓到的是一条大鱼呢?”然后再让他们在全班内相互交流。有的学生说:“写‘渔竿弯成了弧形’暗示出上钩的是‘大家伙’”,有的学生说:“汤姆当时不是向后上方甩渔竿的,而是把渔竿拖出水面的,这也告诉我们钓到的是大鱼”。还有的学生说:“‘汤姆把渔竿拖出水面’之前,还有个‘小心翼翼’呢……学生各抒己见,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还感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增添学习语文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集教育、教学和娱乐于一体。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就更加浓厚了。比如,我在教学生字的写法时,改往日由学生抄后再默写的教法,而开设了“慧眼诊所”,请少部分学生举着生字卡,其他学生做“医生”,看哪一组找出的“病人”多,让全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动而活泼的纠错过程,这时,再来一次听写比赛,让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听写,由于所写的生字在纠错游戏中得到了巩固,他们的听写合乎要求。

五、课堂上多用激励性评价语言

心理学指出:小学生行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因此,即时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那么,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把握评价的契机,审时度势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让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我在上课时,对课文读得好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太美了!”“你比老师读得还要好!”“读得还真有点播音员的味道”“你的声音多甜美啊!老师真喜欢听你读书。”……对有独特看法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真棒”“有创意”“你真会动脑筋!”“你说的太好了,老师真诚地佩服你!”……这样的评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像这样的课堂无疑充满了活力。

当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在互评、自评,甚至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学会听取、学会发现、学会赞赏,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会自身的价值。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教师多动脑筋,就一定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上一篇:浅述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职教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