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翼齐飞”的创新与“拍客”运用

时间:2022-08-19 10:58:31

“两翼齐飞”的创新与“拍客”运用

2009年9月,《齐鲁晚报》创办了一个专门刊登普通读者作品的图片专版:“拍客”版,并在该版推出“拎机一动”专栏。把普通人用相机、手机记录的身边点滴趣味奉献给广大读者,是这个版面的最大特点。有趣的画面配以诙谐的标题,使这个图片版充满了生活味、人情味、幽默味,深受读者欢迎。

“拍客”的价值

几十年来,摄影一直是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少数人的活动,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手机拍摄功能以及互联网传播,摄影已发展成亿万人参加的大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各界热爱摄影、从事摄影的人群急剧膨胀。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还获得了一个颇有时代气息的雅名――“拍客”。

《齐鲁晚报》“拍客”版不仅在山东知名度越来越高,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拍摄者只要将日常工作、生活中所拍摄的奇闻趣事记录下来就可以投稿。“拍客”开办一年多的时间,已刊发180余期版面,广大读者表现出极大的投稿热情,截至目前共收到读者投稿照片达8万余幅。栏目所刊登的照片在齐鲁晚报网的点击量始终名列前茅。该版面的设立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平台,为他们参与办报提供了舞台,还有效地满足了报纸对图片的需求,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可信性、可亲性,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拍客”的报网联动

在网络时代、全媒体时代,仅依靠报纸这一个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拍客群体的需求。为此,《齐鲁晚报》又延伸打造“拍客”网络平台,推出“齐鲁拍客网”,开设了“拎机一动”“拍客聚焦”“动态资讯”“拍客背后的故事”“拍客留言板”等互动栏目。这些互动栏目的设立,使得报纸与读者和网友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这种交流和互动,一方面使报纸依托网络获得更多的图片资源,另一方面使报纸内容在网络平台上得到进一步延伸。

《齐鲁晚报》进而又成立了齐鲁拍客联盟,联盟成员已逾千人,不仅有本省的人参加,还有其他省的人也热情加盟。2010年10月11日,《齐鲁晚报》在山东新泰莲花山景区设立了齐鲁拍客联盟首个摄影创作基地。一年多来,先后策划了“人在旅途”“镜头里的春节”“旅途图趣”“我拍春天”“五彩暑假”“爱在七夕”“拍客生日派对”“教师节的爱”“全民拍泉”“我拍齐鲁文化新地标”等主题拍摄活动。依托这些活动,一方面增强了拍客版面的主题性,另一方面调动了拍客联盟成员的积极参与意识。

通过以上这一系列举措,《齐鲁晚报》在整合利用拍客资源方面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运行机制。拍客队伍给报纸带来的积极因素日益显现,丰富了报纸内容,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地实现了“三贴近”,实现了报纸、网络和读者(网友)三方之间的良性互动。

党报历来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加强通讯员工作的好传统为办好党报、加强报纸同广大读者的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大的媒体借鉴国外传媒的经验,在原有的通讯员队伍的基础上,又实行了签约摄影师制度,在扩大新闻摄影稿源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齐鲁晚报》重视“拍客”、挖掘“拍客”、整合“拍客”的新观念、新做法是在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到全媒体时代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创新之举,是对通讯员工作的创新,是对签约摄影师制度的有效拓展。

自从20多年前穆青、蒋齐生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和邵华泽提出“两个提高,一个关键”的理论以来,通过新闻界特别是新闻摄影界全体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新闻摄影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网络时代、全媒体时代,怎样进一步推动新闻摄影更好更快地向前迈进,各个媒体都在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齐鲁晚报》办“拍客版”“拍客网”,做大“拍客”文章、推进“拍客”文化,取得一些成绩,为在新形势下实现“两翼齐飞”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作者是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席)

上一篇:第55届荷赛获奖作品解读 下一篇:广东传统纸媒为何发展势头仍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