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学习投入状况初步研究

时间:2022-08-19 07:36:12

中职课堂学习投入状况初步研究

摘 要 课堂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状况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在初步界定中职课堂“学习投入”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卧底式调查发现,中职课堂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存在“低水平、高分化”的现象,样本之间差异化程度高,而平均值较低,为38.6%;对课堂学习投入状况进行了层级划分,分为“近无效区”、“低效区”、“有效区”、“高效区”以及“理想化区”五个层次;改进中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层级划分可以作为教学改进的判断依据。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学习;有效教学;学习投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6-0040-04

近十年来,有关中职课堂教学的研究基本指向一个事实,即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很低。在针对中职专业课的教学调研中发现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结合不够;二是学习者参与与投入严重不足[1]。其他相关研究也基本指向类似的结论[2][3][4]。

关于学习投入,有许多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不少是思辨式的,也存在许多模糊与混乱,对于中职课堂而言,能不能建立一个简明的定义,从而计算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并判断学习投入的变化?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获得真实数据,从而得到更加科学的调查结果?能不能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通过课堂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判断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本文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开展了初步研究。

一、研究过程与分析

(一)课堂学习投入的界定与计算

学术界一般用“学习投入”一词来表述学习者投入学习的状况,如“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中学生的学习投入”“高职生的学习投入”等。关于学习投入,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与定义[5]:Schaufeli将工作投入的概念引入学习领域,认为学习投入是一种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专注三个维度;Fredricks则采用另外的角度来定义学习投入,认为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情绪和认知三个独立的维度;Kuh等认为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在学习投入的测量方面,近年来,我国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引入了国际上的学习投入调查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并形成了NSSE-China,学习投入调查以学生自我报告形式,围绕学习过程和教学实践,试图以五维度指标探究学生学习过程,有学者利用该方法开展了纵向研究[6],这些研究为判断教学有效性、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而学习者的行为是可以观察的,因此,通过学习者的行为来间接地定义学习投入就会有比较清晰的内涵与观察标准,便于后继调查的展开。

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其课堂学习行为表现有差异性,对中职生而言,一定存在一些典型的行为类型,指向学习的投入与离开,这些行为有两个群体是最为熟悉的,一是中职生本人,二是中职学校教师,通过开放式问卷课查这两个群体,得到的与学习投入相关的课堂行为,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学习者的投入行为与离开行为之间存在一类“中间”,首先这类行为不属于投入性学习行为,其不会对学习产生明显的意义,但是这类行为处于临界状态,当教师的行为做出恰当改变的时候,就有可能重新唤起学习者的投入行为,反之则可能促使学习者离开学习。

本研究试图建立简明的学习投入计算方法,假设一个班级的人数是n人,整个学习时间段(如一堂课)的时间是T,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时间段内投入学习的时间是ωI,那么整个班级在给定教学时间段内的学习投入度(E)为:E=(ΣωI/T×n)×100% 。这就是一个班级内学习者投入的相对比例,可以用于教学有效性的大致判断。在具体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则可以采用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观察,从而作出量化的计算。

(二)课堂学习投入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的样本

为了解一定区域内中职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整体状态,选择浙江省金华市有一定规模的5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作为调查的样本。每所学校抽取3个班级进行调查,专业不限,对这3个班级的情况作了一定的规定,即学习与班级管理比较好、比较差、一般的各选一个班,以便使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

调查在2014年11月进行,每所学校确定两个整天,按照课表进行调查,使调查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整个课程的比例与结构情况,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及实训课的各种课型。

2.调查的方法

为了获得真实的调查数据,对调查方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卧底调查”的方法,即在教师与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学习投入现场调查。

选取观察员。每个班级选取一位认真负责的同学负责调查工作,事先对负责调查的同学进行培训,明晰什么是学习投入,怎么判断学习者投入与离开学习的行为,并认真听取他们对学习投入行为的见解。

课堂观察方法。为了观察的方便,同时不影响上课的进行,观察员自已根据方便随机选定周围的10位同学作为观察对象,在上课开始后的3分钟进行观察,每3分钟观察一次,记录观察结果。对每一个同学在该时间点上是否投入学习作出判断,投入学习记1分,离开学习不记分,不能明确判断记0.5分。如某时间点上,10名同学中有5名投入学习,3名离开,2名不能明确判断,即记为6分,折算该时间点上的学习投入为60%。

试观察。中职学生对于同伴的学习行为是熟悉的,他们可以较为直观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判断学习投入情况,但是课堂观察又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对10名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判断有一定难度,为保证调查的顺利实施,先进行试观察,对于试观察中出现的问题,由负责调查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师生双方达成较好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正式观察。

课堂观察。观察员在保守秘密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并如实记录观察情况,记录表的格式见表2。

观察方法:

1.随机选定班级内的10名学生作为观察的对象(可根据座位以及观察的方便选定)。

2.上课开始后每3分钟观察一次,记录观察结果。

3.根据学习行为判断学生是不是投入学习,记录每一观察时点上的投入人数。如10人中有4人投入学习,4人离开学习,2人不能明确判断,则计为“5”。

3.调查的结果

根据上述调查的方法与程序,共得到5所学校162个班级的调查数据,对于原始调查数据不急于处理,而是由每所学校负责调查的教师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根据与调查学生的交流,去除观察较难进行的体育课、班级活动课以及由于意外情况产生的数据不全的班级,共保留133个班级样本的数据用于分析。为了获得与数据有关的更丰富的资料,对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了电话访谈,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一是调查中的数据是否真实?二是调查过程中碰到哪些方面的问题?三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调查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区域内中职实际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状态以及分布数据。因此,对于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之间不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分析,133个班级样本的调查情况,见图1。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习投入的分布状态呈“低水平、高分化”状态,所谓低水平是指整体上学习投入处于较低状态,本调查得到的平均结果是38.6%,即在课堂教学中,终始有较多数学生处于离开学习状态,教学的有效性整体不高。这与教师教学中的直观感受,以及大量调查研究得到的结果相一致。所谓高分化是指不同的课堂之间,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处于高度离散状态,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课其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低水平、高分化”的学习者投入状态很可能与中职生源“低水平、高分化”相一致。

由于调查的样本有限,要进行不同课型、不同专业、不同教师之间的比较数据不足,但是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以及“数据回溯”和教师访谈得到的资料,还是可以对学习投入的“分化”状态进行初步分析:一是与课型相关,操作性实训课的学习投入一般比理论性讲授课整体要高,有学生与教师作出了更好的概括,认为这是由“不同场合”的学习造成的,即在“实训室”等场合开展的教学,学习者投入学习的比例更高,而在教室教学,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课都比较低;二是与教师相关,中职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弱,同样的班级不同的教师之间,学习者投入学习状况的差异反映的就是这种教师之间的差别;三是与班级管理有关,特别是与班主任的管理有关,一个管理良好、学风好的班级不太会出现学习者投入学习比例极低的状况。以上学习者学习投入分化的原因值得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三)学习投入区域的划分

需要建立基于中职课堂教学的学习投入标准。上述调查得到的平均值是38.6%,这显然是一个比较低的数据,但其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实际存在的中职课堂学习者学习投入基准。根据上述调查得到的数据,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初步对中职课堂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分级,如图2所示。以20%为划分区间,可以将之分成A、B、C、D、I五个区间,分别代表不同的学习投入整体状态。

图2 学习投入状况的分区

D区即近无效区域,学习投入在0~20%之间:说明教学处于高度无序状态,教学有效性差,教学效率低,大量的学生离开学习,师生双方都处于负面情感体验中。当学习投入处于D区时,教学或管理出现了问题,需要教师与学校高度重视。

C区即低效区域,学习投入在20%~40%之间:学习投入较低,职业学校的教学当中,相当一部分课堂的学习投入处于这一区域,调查得到的平均值也处于该区,尽管学习者投入比较低,但是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事实上处于这一常态,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要进行的起步状态。

B区即有效区域,学习投入在40%~60%之间:当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处于这一区域时,教学是有效的,学习者基本能投入学习,教学当中,师生双方处于一定的愉悦状态,但是这并不是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要追求的状态,课堂教学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使学习者投入更高。

A区即高效区域,学习投入在60%~80%之间:当学习者整体学习投入处于这一区域时,教学是高效的,学习者普通处于高投入状态,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愉悦感,这是中职课堂教学要追求的目标状态。

I区即理想化区域,学习投入在80%~100%之间:课堂中的学习投入超过80%,教学处于理想化的状态,也是一个不太可能出现的状态。因此,这一区域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少。

分析上述调查案例的133个观察样本,统计发现,其中处于I区的样本共2个(略超80%,均为操作性课程),占1.5%;处于A区的样本19个,占14.3%;处于B区的样本35个,占26.3%;处于C区的样本57个,占42.9%;处于D区的样本 20个,占15%。由此可见,针对中职课堂教学而言,这一分区存在合理性。

二、结果与讨论

本文研究的学习投入与有效教学有关,有效教学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中职领域,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是一个关键指标,即通过学习投入情况可以间接判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通过学习者的行为观察进行学习投入分析则是一种可行办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实现量化分析,甚至可以通过时间序列上的学习投入变化,对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进行量化描述。

课堂教学一有“外人”就会发生改变,当课堂中出现了外来的观察者或是听课者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获取真实的课堂教学信息始终是困难的。本文提出的卧底式调查方法,有助于研究中获得相对真实的资料与数据。特别是让学习者参与观察同伴的学习行为,通过学生的视角理解教学发生的过程,可以提高资料的丰富程度,合理地解释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得到更有意义的分析结果。就本次调查而言,采用了常态课下的观察,虽然样本量不大,但是观察样本课程的构成与学校实际开设的课程一致,因此,38.6%的平均学习投入,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的基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高度分化状态,很可能是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不同课堂中学习投入的这种高度分化状态,说明“好的”课堂教学是存在的,分析这些高投入的课,并将它与学习者低投入的课相比较,很可能会找到课堂改进的有效路径,为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找到方向与策略,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可能存在一个“连续谱”,对于某个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者的投入状态不可能在一天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整体来看,教学改进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涉及到内容、方法、组织管理以及师生关系的各个层面,对学习投入的区域划分,提供了教师一个进阶性的标准。理想区域是I区,即所有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高度参与、充分投入,但是现实的目标是A区,当教师的课堂教学处于C区甚至D区时,教师要通过努力,使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达到B区,进而达到A区。

通过学习者的学习投入状况判断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引导教师关注学习者,将学习者的行为改变作为判断教学改进的依据,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就会从形式走向实质。这样的引导,也会使教师逐步建立起与学习者沟通与协商的习惯,由此教学会走上一个更高的良性循环。

参 考 文 献

[1]朱孝平,等.中职专业课“研培一体”式教学调研的实践研究[R].2013年浙江省教育科研课题(SC128)研究报告.

[2]周龙军.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8-9.

[3]蒋乃平.文化课应该让中职生“学得会”――来自一线的报告之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1-15.

[4]曹金华,陆素菊.中职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22):74-78 .

[5]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2011(1):81-87.

[6]杨立军,韩晓玲.大学生学习投入变化趋势及特征――基于校内追踪数据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5):46-52.

上一篇:关于“互联网+”时代职业培训的思考 下一篇:新常态背景下保定市大学生创业基地运行机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