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巴菲特

时间:2022-08-19 07:24:2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第三十二品

金字招牌“巴菲特”

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一万,玩家的激情如同古罗马斗兽场上观众亢奋的呐喊一般将股市坚定地一再推高;奥运会,人民币升值,银行改革,消费升级,工业重化,变着花样的说辞如同一针针迷幻剂将市场瘾君子的反复撩起;林某、杨某某、私募大鳄、带头大哥,一年翻三番,二十万变两亿,一个个天才演员为善良的人们献上了美丽的创富神话,也撩起了他们纵身一试的勇气与欲望。

在上一轮狂喜的股市欢宴中,巴菲特这个金字招牌被无数双手擎起,被无数颗心膜拜,也被用于不同的目的,并成了增加各种说辞可信度的通用砝码,于是,巴菲特等于股市致富,巴菲特等于价值发现,巴菲特等于长线操作,巴菲特等于企业购并,巴菲特等于一切……

在牛市逆转,熊市当道之日,经济学家及经济新闻家们开始争论上一轮欢宴的利弊了,并各执一端,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一场利益重新分割的盛宴。

截至2008年9月30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手中持有的顶尖股票投资组合总值约为760亿美元,比三个月前上升了9.4%。然而2008年11月-2009年1月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下挫了至少15%,康菲的股价2008年第四季度暴挫了29%,可口可乐股价下降了14%,而富国银行的股价则下降了21%。此外,金融衍生品价值的降低同样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带来了损失。然而2007年开始,保险价格逐渐下降,人们手中握有资金并且每个人的感觉都非常好;现在情形则恰好相反,保险商的资产负债表也出现了问题,有人可能因之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前景是明亮的。2008年,受投资损失拖累,AIG以及百慕大群岛的再保险商XL Capital市值缩水超过了90%,然而伯克希尔哈撒韦Q3却获得了盈利。如今巴菲特依然是股神,还是他的神秘色彩已经褪去了?伴随这次金融危机的加深,时间应该会为我们揭晓答案。

请允许我再举起这个被万千双手磨得光溜溜了的巴菲特金字招牌,他老人家有句名言: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可以作为这场输赢之辨的一个注解,所以,在大潮退去、欢宴结束之时,我们有必要认真地解剖这位居住在密苏里河畔奥马哈城的圣贤,还原他的本来面目,这样,我们会得到输赢之外更长期的一些收获。

巴菲特是第一个依靠投资成为拥有数百亿美元财富的世界富豪,他35岁那年,也就是1965年,他收购了一家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企业,经过四十年的运作,如今这家纺织公司已变成了一家投资控股公司,旗下包括保险、信用卡、饮料、家具、新闻媒体、珠宝、制衣、制鞋、糖果等多个行业。2005年年底,该公司总资产已高达1983亿美元,创办至今,该公司股价增长约1万倍,也就是当年投资1万美元,现在已经变成了1亿美元,年度复合增长率达25%,在此期间投资人除了耐心等待以外,什么都不需要做。

解答公众对巴菲特的几个“误解”

第一,巴菲特并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证券投资者,伯克希尔公司上市证券类资产为总资产半数左右,其余大部分为消费品类的非上市公司和桥梁、油气管道之类的基础设施,这部分资产对收益率的贡献相比上市资产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简单而独特,股票的历史价格波动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最喜欢见到的是股票市场下滑使得他的目标公司进入他所谓的“安全空间”,然后买进并永续持有,之后的股价涨跌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第三,巴菲特对实业公司的运营理解程度高于他对证券市场的见解,他在下属实业公司推销活动出现的频率远高于他在华尔街出现的频率。他是奥马哈那个懂得从被丢弃的瓶盖判断饮料销售的小孩,是那个率先在理发店放置角子机赚钱的小伙子,是那个购置二手豪华车翻新后出租给同学的大学生,同时他也觉得股票投资的原则跟他青年时代的这些朴素的商业行为并没有任何区别。

在巴菲特中庸谦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与传统商业和投资观点相抵触的理念,比如,他认为投资机会来自于逐渐下跌的市场,来自于陷入非毁灭性危机的公司,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当时看起来怪异甚至离经叛道的商业行为,但时间慢慢证明了这种怪异实际上是引领潮流的先见之明,如果中国人的智慧之祖老子复活,他一定会对巴菲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缓缓吟出《道德经》里的篇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两个关键的商业创新铸就了巴菲特的成功

在我们今天看来,巴菲特的伟大成功来自以下两个关键的商业创新。

负债管理方面,寻求稳定和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首先,巴菲特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银行贷款或公司债券,旗下众多保险公司的沉淀资金是其主要的负债,由于保险公司先收保费,实际偿付总是在保费缴纳之后,即使全部保费最终都用于赔偿,保险公司账上也总是趴着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现金,虽然在财务上归于负债,但这种负债是不需要付息的,并且偿付日是可以由公司控制的。这种零息的软性负债成本低且期限宽松,它使得巴菲特不需要面对贷款和债券到期偿付的压力,也使得他进行大规模的长期投资成为可能,放长线钓大鱼,相应高额的投资回报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现实了。

其次,巴菲特要求他的股东就像合伙人一样看待伯克希尔,并且最好是终身持有。高增长加从不拆股派息,这样伯克希尔一股的价值就可以高达数万美元,高股价使得短线投机者操作十分困难,因此该股票年换手率可以低于10%。稳定的股东群体再加上公司透明的信息披露,使得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互动良好,巴菲特不需要面对股东对股价走势的短期压力,另外,遍布全美的股东群体多为商界精英,当他们以长期的事业合伙人态度看待伯克希尔的时候,会提供更多金钱以外的支持,巴菲特很多成功的收购都是由其股东群体率先发现机遇的。

最后,稳定的股东群体使得“伯克希尔股东”这一称号本身就成了一种荣誉。巴菲特并购对象的原股东大多愿意接受其用伯克希尔股票支付而非现金支付,这样,虽然他们自己的公司易名易主了,但他们自己却因此成了伯克希尔的股东,所以他们仍会继续以所有人的态度来运营这个被购并的公司。

资产配置方面,低成本买入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优秀公司 巴菲特认为,能够提高其售价而不影响其销量的公司就是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公司,这种竞争力植根于有选择权的消费者的内心,而不是在任何有形的财产上,这种无形的竞争力使得一代代消费者在数十年的时代变迁中决策其一次次的购买行为,从而

这种竞争力造就了世界级的优秀公司。在其对可口可乐和吉列的投资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理念,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别的方法代替饮料和刀片来解决口渴和男人胡须的问题,而这两个品牌在市场上已存活了近百年且均拥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都证明了其长期的竞争力。此外,巴菲特的资产组合中还拥有宝石店、家具店、糖果厂、牛奶厂等非上市的消费品公司,这些公司多是区域性的品牌,很难用可口可乐和吉列的方式来判断其长期竞争力,但巴菲特采用了他惯有的判断方式来判断:这些并购对象无一例外的至少都传承了三代以上,巴菲特认为对于一个消费品行业的生产商或销售商,能够成功经营数十年就一定会形成高度的用户认可和顺畅的管理体系,这一朴素的认识来源于他曾祖父创办并传至其父亲的奥马哈巴菲特商店。

在确定目标是一个典型的巴菲特型公司之后,我们的奥马哈圣贤剩下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低成本买入的机会,所有者决定卖出其公司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缺乏现金;二是他认为公司开始败落了。对于精明的购买者,他要做的就是要对卖出者的真实想法进行估计,只有购买者比卖出者的看法更加乐观,交易才能达成,例如,美国运通是一家发行旅行信用卡的公司,巴菲特对其跟踪多年,当其由于偶然的运营纰漏,巨亏数亿美元,股价跳水后,巴菲特认为时机来到了。他到机场等地观察,发现消费者照常在使用运通卡,他认为公司最核心的无形商誉并没有受到损失,“应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于是大笔购入该股,成就了投资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在收购消费品行业私人公司的时候,巴菲特还发现,崽卖爷田不心疼,老店的第三代主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十分愿意将其脱手后去寻找新的方向,这也为巴菲特低成本介入提供了良机。

阅读巴菲特的投资史,如同观赏一幅酣畅的水墨山水画,逐影随行,若隐若现。如果巴菲特生在中国,那他一定会成为老子的信徒,会成为太极高手,随风而来,随缘而去,心怀空谷,朴散为器,不争而胜,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道至简。难怪之前我听到巴菲特宣布将其大部分财产留给盖茨慈善基金时,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了两千多年前骑着青牛的老子缓缓消失在函谷关外,渐渐融入天地交融之处的画面。

上一篇:上海世博会:阻止经济下滑的“支点” 下一篇:唯商业独尊的翻拍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