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时间:2022-08-19 07:10:25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方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为:问题的提出方案设计与评价实施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开放性的课题,创建问题的实际情境,进行学生主体性研究,从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下面就从实验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一、设计实验中体现自主创新性、方案多样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近年来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对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开始出现了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背景的设计性实验命题。设计性实验具有独性、新颖性和灵活多变性,故以设计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这些不同的原理设计中,学生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在不同方法的背后,体现出学生思维出发点的多种多样。这些方案在具体实施中有简、有繁;结果准确性有高、有低;注意到问题上有多、有少,作为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自主创新,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评价实验设计中的评判性

实验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实验测定结果,但它常常隐藏在实验原理方案的设计中,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尽可能用挑剔和批判的眼光去发现和正视它,再想办法进一步完善实验原理,使设计更为精确,减少误差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思维的严谨性,体现科学品质。通过学生们用批判的眼光不断的改进、完善,使设计装置更合理,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体会到批判思维在创新性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目的重要的不是使孩子们知道和记忆多少知识,而是教育他们运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他们严谨求实、勇于开拓的科学作风。

三、方案实施过程中环境情境的真实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同学们设计方案及评价改进后的实验,亲手去做,兴趣盎然,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技能训练,对于培养未来的专家或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社会公民有重要意义,因此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率又不高。如果把实验技能训练至于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

例如:学生在完成对实验装置评价改进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对比实验。其中四个组利用上述四套实验装置测定样品纯度,进行分析对比。另有一个组利用滴定分析的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再有一组利用沉淀法测定,分别与上述实验对比。在实验中学生练习了天平的使用、仪器的组装、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液漏斗使用、滴定操作、沉淀过滤与洗涤、酒精灯和干燥器的使用等。在实验中体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的准确性,从不断改进实验装置中比较误差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学生在实验中又发现许多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同时找到成功的感觉。同学们在实验的情景中实现自己的设想,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训练了实验技能。

四、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社会性

当今社会竞争与合作并存,具备积极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研究性学习正好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中提出问题、制定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从而完成探究过程。在合作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开展平等讨论交流,以合作手段取得集体的成功。总之,在实验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随着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随着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推广,必将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电动汽车路在何方? 下一篇:玩具疗法让老人益寿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