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探讨

时间:2022-08-19 06:03:08

县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探讨

[关键词] 县级医院;供应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a)-130-02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行业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作为重点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

2006年,我院按照卫生部和省厅关于建设消毒供应中心的有关要求,以院长、主管院长为核心,多次召开以护理部、感染科、医务科、总务科为主的会议,认真学习河南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办法,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遵循一切以临床病人为中心,为临床服务的宗旨,坚持质量第一、临床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从不同角度同时开展工作,按时完成消毒供应中心的整改,通过省卫生厅专家的检查验收。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硬件设施的改造

1.1 合理布局

合理的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物品供应的前提条件[1]。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医院,有床位300张,原供应室面积和设施均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在改造中结合我院根据未来发展的要求,邀请省消毒供应室专家亲临我院现场指导,制定消毒供应中心改造方案,以床位与面积之比1∶0.50~0.75,10年不落后的原则,共投资80万元,完成改建建筑面积234.78 cm2,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每区之间设有过渡区,放置专用鞋柜,洗手池和衣架,人流、物流由污到洁不逆流,水、电节约合理、布局精致,具有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现代消毒供应中心。

1.2更新、 增添设备

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必须具备现代消洗设备,为此我们增添的清洗设备有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超声波清洗机、电热风干机、高压喷枪等;增添的灭菌设备有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快速灭菌器(脉动)、干热灭菌器、快速生物培养锅、蒸汽发生器各一台,配合专门的制作纯净水的设备,实现了清洗消毒机化,减轻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

2人员的组织与调配

2.1人员调配

摒弃过去老、弱、病者进入的原则,按照医院管理学和卫生部的要求,执行护士与病床比2∶100、洗涤(灭菌)员与病床之比1∶100的原则,配备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2名、专职技师1名。分工到位,职责划分明确。启动了全院医疗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工作。由护理部、感染科协调,所有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检查、打包、灭菌、存放和医疗物品的准备都由专业的中心供应室完成。为了保证运行能正常、规范化,专门从手术室派出一名护士长和器械护士,指导各种手术室器械包的准备与消毒。

2.2专业培训

在中心供应室改造同时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培训计划。首先把供应室全体人员分批送上级已验收合格的医院中心供应室进修学习,返院后按照院内培训计划,结合院内工作实际组织了每人一课、人人参与的业务学习,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仪器的学习,注重工作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教育,转变陈旧的工作意识,树立专业的作业理念,共同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其成为精通消毒供应的专业人才,顺利实现了全院消毒物品统一管理、统一消毒、统一发放。

3科学管理,严把质量

按照国家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强调细节管理。

严把清洗质量关:清洗是保障灭菌质量的根本,对于必须灭菌的物品更是至关重要[2]。医院明确规定院内的所有再生物品,手术室的再生手术器械用后进行初步处理,洗去器械表面的污渍后,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根据器械的不同种类选择机器或手工清洗,清洗后进入清洁区。通过清洗、精洗、保养、打包、灭菌后,实行统一的下收下送,彻底改变了以前病房护士或医生操作完毕后草草清洗,自行打包送供应室灭菌的非专业行为,取消了自行浸泡环节。

严把包装、灭菌质量关: 消毒供应中心规范了病房各类器械包的内容物和外包装,消除了同种灭菌包内容物多少不一、规格不一、包装材质不一、标签张贴横七竖八的现象。在高压灭菌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检测灭菌效果。如灭菌器每周进行一次测漏实验,每天进行 BD包测试,每包内放132指示卡和3M胶带,每月进行2次生物检测等。准确记录各项指标,灭菌结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湿包,化学指示胶带是否合格,最后按照有效期顺序存入供应中心的无菌区的物品架上。

完善制度、提高效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我们在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各级、各区、室岗位责任制度和各区室工作制度,如各类物品的洗涤、操作常规、消毒灭菌制度、防火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卫生制度、下收下送制度、交接班制度、物品查对制度、差错查对制度、质量检测制度,空气培养制度、设备保养制度、奖惩制度等,设立专职的质量监测员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负责做好每月各项质量指标的监测,对质量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并做好详细记录和各种报告单保存工作,以便核对。

护理部按照“标准”要求,与供应室护士长、组长一起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讨论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清洗质量。改造后,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保证了工作质量,在工作人员基数不变的情况下,工作量增加70%,全院各种手术包增加90%。方便了临床科室和病人,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总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也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感染控制意识[3],去认真做好每个环节,并不断总结经验,时刻用感染控制的理念把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庆庆,张天华.供应室的程序化管理[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3):184-185.

[2]谢贞.瑞典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70-71.

[3]张元玉,王艳敏,郝倩.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5):123.

(收稿日期:2008-04-28)

上一篇:ABC和CVA分类管理法在药库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深圳市福田区育龄女职工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