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既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时间:2022-08-19 05:59:03

浅析高职院校既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摘 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和发展对象,结合实际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社会资源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文献信息的现代化处理、利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所有的载体都能以数字化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馆所有的业务工作。

图书馆数字化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读者能提供直接而高效率的知识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数字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图书馆是本院校文献情报的中心,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因此加快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一、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我院从中专院校提升为高职院校已经四年了,其它部门按照高职条件办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图书馆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的,究其原因也是多种因素使图书馆停止不前,其它兄弟院校图书馆像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把我校图书馆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院图书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应用了计算机,在当时内蒙古地区中专图书馆可算是领头羊了。可如今还是用的老设备老软件。现在所面临的压力感,紧迫感已迫在眉睫,我院明年面临着秋季的搬迁,在这新馆构建建设中要达到高职院校图书馆所应有的水准,就此提些建议与同仁及领导进行商榷。

1、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动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以其对信息资源整理加工和有序组织,为校内教学和远程教育提供了最便捷,最为有效的发展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可营造出学校教育良好的环境,也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数字图书馆将改变以往信息存储、加工管理所使用的传统方式,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它的建设将使高职院校在教育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2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改变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高校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能够将本馆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尤其是当代建设,如我院即为铁道建设从建国以来到当今高铁的发展等信息资源,特别是现代的铁道建设成就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向世界展示,让世界了解我们。

二、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1、建设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必须要有先进的可靠性较强的网络平台,否则就无法进行大量的媒体信息的传输。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必须具备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转发功能、管理功能及处理各种信息功能。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传输,包括海量的各种媒体信息。因此、必须选用具有高速、宽带、可扩展性强的局域网络。

2、自动化系统的选型。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是图书馆日常业务管理的核心,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各种数据通过网络交换管理,它包括文献采访、典藏、编目、流通、参考咨询、网络检索等各项功能模块,根据本馆特点来开发本馆的实际运用的模块。

3、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是满足师生及职工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我院的电子阅览室建设必须立足高起点、高规划,要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还要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设备及配套服务。还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要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4、数字化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中载体形式多样化,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模式。馆藏文献不仅仅是印刷型、视听型,还有光盘型、网络型。各类文献信息并存、互为补充成为整体。馆藏资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共享检索数据库及网上馆藏资源的开发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三、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1、对现有的图书馆数字化理论框架加以全面的评估,要建立一套适合我校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较权威的理论系统,并广泛吸收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丰富的数字化发展经验的兄弟院校和有一定数字化发展基础的高校图书馆参与讨论合作与共建,充分考虑现阶段数字化发展实情。新校区六七所学校集中在一起,这就更有利于合作、更有利于共建,在各保持个自的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以后图书馆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速度,使所建立理论系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起到理论指导和规范发展的作用。

2、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必须采取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优先的原则,遵循统一规则、协同开发、合作建库、统一标准、分部实施、突出特色,避免重复建设的基本原则。

3、多校区更应该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应自始至终坚持“共建与共享、协调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性、地区性及系统性资源共建共享。要参与全国或地方的联机合作编目。联机编目数据传递及时准确,数据质量和标准化程度高。我院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地区或全国性的联机编目,共享书目资源,不仅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开放型的、标准化的书目数据库,可为我院图书馆开展协作采购、馆际互借、联机查询及实现地区性资源共享等提供有力的条件。

4、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如全国报纸网络版、期刊网络版和大量的电子图书以及免费的数据库等。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其实不需要自己的藏书,建数据库意义也不大,只需要整理、组织网上信息就可以。这样投入少,见效快,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建设的一条捷径。

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实施

我院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去采购适合自己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图书馆远程检索系统、专业类电子图书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可以通过图书馆门户网站对这几个系统进行整合,即可在电子阅览室里学生和教职工便可检索到校内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还可查询下载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等资料,通过互联网可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读者通过访问图书馆网页,可方便的查询和下载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中的内容,通过图书远程检索系统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本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情况和个人借阅情况。

图书馆网站作为图书馆与读者交流、沟通的网络平台,是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之、高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不断创新,其系统需求、功能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来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图书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恰当处理好数字图书馆建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水木、李金庄 我国中小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综述 图书馆学刊,2007(4)

【2】王灿华、略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 管理学家 2010、(7)

上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下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问题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