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19 01:42:28

浅析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 要:我国近年来不断进行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得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越发有难度。由此,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引起了保险行业的关注。因此需要正视保险公司针对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32

保险公司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在保险公司的整个运营体系中,财务管理是其核心部分。我国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应对能力较弱,这和保险公司本身处于发展中水平相关。保险公司现今的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保险公司发展的要求,因此,保险公司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合理的提出应对策略。

一、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缺失。(1)会计凭证和单据证件的管理混乱。所有从事会计事业的人员都清楚,会计凭证和各类单据是所有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原始依据,大多数单据直接涉及到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管理者想要了解资金的走向就必须要查阅会计核算的账目,如果凭证信息不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的保险公司在会计凭证的填写制度和要求上不够规范,经常有单据丢失、数据不准确等情况出现。影响到财会信息传递到终端的准确性。源头工作有误,会导致后续工作也没有准确性,所以会计凭证和单据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1]。(2)财务信息标准化程度低。财务工作在开展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作标杆,就会使财务报告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发生变化,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其他层面。个别保险公司的财务报告并不是由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完成的,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也是比较落后的,在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这种模式是不可行的。(3)电子化监督程度不够。相关管理人员的观念较陈旧,认为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的作用并不大,因此不重视监督工作电子化的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检查工作中一直没有好的效果。

(二)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分配不合理。传统经营模式根深蒂固,不易改变,保险公司也是深受它的影响,在内部管理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部门的设置和职责的划分上有很多不合理,各部门分工特别模糊。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与业务部门的配合来产生合力。保险公司里的很多财务人员一样有业务方面的工作,这就使他们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不高,同时阻碍了业务部门在职能上的发挥。利润最大化不仅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目标,更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是,保险公司在业务部门的任务分配以及绩效考核上,一直都是听从上级管理部门的命令,没有明确统一的权责划分标准。这样的管理方式,使业务部门并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目标,也不贯彻公司的经营理念。为了实现业务上的发展,业务部门会各自扩张,不重视质量,只重视业务范围。这种经营模式,不仅不利于业务的发展,更是给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了难度,无法发挥它的调节作用[2]。

(三)预算管理的相关体系相对不健全。预算管理能够量化保险公司的各项业务计划,从而帮助管理者进行合理的配置资金、合理的按照方针进行经营计划。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它的经营目标,也能提升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主要负责控制筹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预算,明确资金在各个项目上的使用情况,了解业务进度,使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保险公司在层次结构的划分上比较复杂,分布也特别广泛,再加部门之间的职能设置不够规范,使预算管理在公司内部并不好开展。上述的不利因素都造成我国的保险公司多数都没有自己的预算管理体系,即使个别公司有建立,也难以发挥预算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在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时,每个部门都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不会严格按照预算管理体制所规定的预算基金来争取资金,使预算管理失去时效性,管理理念也没办法得到落实。预算管理的这些问题,使保险公司的风险性大大提高,资金的流向也会变得混乱,十分不利于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相关的应对策略

(一)升级硬件条件、健全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工作紧随时展,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对这类硬件设施的投入,让管理人员能够高效地工作。同时,要引入现代财务管理系统,使管理人员拥有新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保险公司也可以借鉴一下内控制度相对完善的同行企业,采用会计凭证与单据规范化管理的方式,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

(二)合理分配员工工作,实施激励机制。(1)建立明确的权责体系。在清晰的权责体系中,每位员工的责任都是明确的,这样能让他们熟知自己的责任和压力,以此来督促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权责体系要公平、合理,力求考虑到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让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能提高一些。(2)给予管理人员适当的授权。公司可给表现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适当的授权,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利于员工工作目标的设定,在不断的自我肯定和公司认可中,发挥出更多的工作潜能。同时也能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可及配合,使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得到提升,以便于后面的财务工作开展。(3)重视人才培养。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在熟练掌握会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懂得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保险公司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可引入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提升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还要对这些人才进行定期、系统地培训,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中提升自己的技能,为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三)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管理好资金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作,保险公司想要长远发展必须将资金管理列为最重要的管理内容,它不仅影响到公司的盈利水平,也是衡量该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一大标准。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正是为了保证资金的透明化和合理使用。保险公司要建立适应本公司的预算管理制度,以此来控制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规范费用的支出使用,这些都是对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以我的HX人寿保险公司为例,该公司在预算管理上,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相关制度,各分公司严格执行,总公司定期汇总资金流向,并监管分公司的业务流程。

(1)编制全面的预算表。科目细分的预算表能够更加明确费用支出,将所有费用按照行政性、资本性或者业务性来区分,编制出长期期限与短期期限相结合的预算表,使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相关的费用支出。(2)实施预算审批制度。预算审批制度是至本级的预算想通过,必须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而且要求在上级部门批复同意使用以后,本级才能开始实施。它能够让费用支出更加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合理费用的使用。预算审批制度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在保险公司内,让所有的员工都能作为监督者来检查它的具体落实情况。预算审批制度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3)落实预算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要做好监控和考核工作。而且要让预算具有时效性,也就是监控要实时,考核要定期。如果发现预算金额与实际金额的差距较大,那么这个项目就要列为重点检查,管理人员要深入调查和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来找出问题。

结束语:人们的观念在不断进步,因此对保险的业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我国保险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保险资金也是更具规模,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保险公司面临的这些新风险是必须要注意防范的,否则可能会演化为保险系统的风险。基于此,我们应高度重视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健全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加强财务会计的核算水平,使保险行业能够科学、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浅议新时期保险公司如何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优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4(2):55,67.

[2] 喻健.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时代金融(中旬),2012,5(9):91-92.

上一篇: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分... 下一篇:探讨“互联网+”下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