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时间:2022-08-19 12:51:53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摘要:本文探讨贸易顺差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正、负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出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贸易顺差;经济增长;关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以年均20%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自从1994年以来,已连续出现18年顺差。2012年贸易顺差更是达到了2311亿美元。究其原因,一是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持续转移产业,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加速“虚增”;二是我国国内储蓄需求不断攀升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品由进口转为国内采购所导致进口减少;三是外贸结构失衡;四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影响。

二、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发展

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从经济发展方式看,过去30年,我国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方式消化吸收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从劳动力的质量上看,我国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各有特点,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结构的人力资源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化初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不同层次的人力需求。由于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取决于一国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贸易进出口量的差额,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所带来的贸易顺差,推动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促进经济的增长。

2.有利于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迅速积累,短短几年,外汇储备一跃成为国际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外汇储备大国,这是我国金融稳定的基础保障条件之一。国际上,诸如偿债率、债务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等衡量一国债务安全的通用指标,均与出口贸易带来的外贸收入或外汇储备息息相关。我国充足的外汇储备是经济外部运作的坚实后盾,这使我国经济在参与国际分工等方面呈现良性循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随之上了一个台阶,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3.有利于获取和扩大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现今的竞争市场中,规模经济已经取代要素禀赋差异而成为推动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许多产业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当前,我国的内需不足,一些产品的规模经济仅靠繁荣国内市场仍无法体现,只有大力促进产品出口,获得贸易顺差,进而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促使国内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才能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在规模经济逐步体现的同时,技术进步也得以推进。市场竞争要求产业不断创新技术,深化完善管理,这样不仅国民收入增加了,而且出口产业新技术的外溢效用也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中发生连锁反应,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二)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负面作用

1.贸易失衡以及外贸进出口依存度不断上升,阻碍经济发展

我国贸易顺差从1994年的54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311亿美元。国际上通常以顺、逆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就意味着一国贸易失衡。我国2006年的贸易顺差占当年贸易总额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0.08%,此后越来越大,贸易失衡趋势明显。此外,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由1978年的10%一路飚升至2008年创记录的66.3%,虽然此后有所回落,但到2012年仍维持在47%的较高比重。外贸进出口依存度的提高,既是我国对外贸易能力增强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进一步的加深,我国经济受外来冲击的风险加大。

2.贸易失衡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危及金融安全

过犹不及,外汇储备也应适度。我国不但对外贸易连年顺差,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也经常出现顺差,结果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积累的数额迅速增加。高额外汇储备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国际社会频频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一方面,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对我国国内资金利用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但倘若流出我国的外资包含大量的游资,则会直接威胁到我国的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在双边谈判和贸易摩擦均无法有效解决的情况下,美国必然寻求其他手段来解决,人民币升值首当其冲。

3.加剧资源环境压力,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大量高能耗的粗放型出口贸易加剧环保压力,破坏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典型的有钢铁、焦炭等行业,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国内市场的需求远不能满足产品供给需求,它们开始寻求国外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极大破坏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保包袱。

三、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既然对外贸易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存在正反两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不能断言贸易顺差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阻碍经济增长。在研究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发展对外贸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对外贸易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只是对外贸易表层的东西。

(一)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于它是否有助于解决总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现实经济中,一国的经济状态总是要受到供求矛盾的制约。通常,影响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可划分为需求约束型和供给约束型。在具体的经济体中,通常出现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但是供求商品结构失衡,即存在结构性的矛盾。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整个市场上,并不是出现总的供给约束或是需求约束,出现的是结构性失衡的。在不同的产品领域,由于一部分产品国内市场的狭小和一部分资源的短缺,或者出现需求约束,或者出现供给约束。在我国的一些比较优势产业,像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供给能力远远超过了国内的需求要求,所以这些产品的贸易顺差能够发挥我国的资源禀赋,推动经济增长。而在一些比较劣势产业,像一些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要求,这些产品的贸易逆差能够弥补供给空缺,拉动经济增长。所以针对不同的供求矛盾、供求关系结构矛盾,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关键是看它是否有助于解决总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贸易差额是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外在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外贸易差额往往与一国所处的经济周期、政府的政策取向等因素相关。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贸易逆差,在这个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需要扩大进口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能力。当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加上出口政策的优惠,使得出口贸易增加,出现贸易顺差现象。

当一个国家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时,国内需求大大增加,超过了国内供给能力,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供给缺口,此时可能出现贸易逆差。而相反的,当一国国内需求不足时,国内供大于求,对进口的需求减少,可能出现贸易逆差。而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正是国内需求不足。现阶段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国内需的不足,导致不分资源过剩,只能通过国外市场来拉动。

(三)需要从贸易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度贸易差额

对外贸易,不能一味地追求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反映的是外部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而贸易逆差却从供给方面影响了一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源的输出。当贸易顺差持续下去,顺差国与逆差国的资源存量就会拉开不小的距离。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我国对外贸易主要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这方面拥有太多的贸易顺差就意味着拱手将资源廉价地给别人使用,牺牲了出口效益,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贸易逆差就是有利的。而是要从长远、广泛的角度审度贸易差额。

参考文献:

[1]李明武.正确认识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关系[J].管理世界,2004,5.

[2]张敏,张菊菊.我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览,2007,4.

[3]高敬峰.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5.

[4]杨丽,金柏松.适当调整发展战略——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的超常增长与调控[J].国际贸易,2005,11.

[5]李佩林.关于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分析与应对[J].中国经贸,2007,8.

[6]刑丽荣.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7,4.

作者简介:吴 瑛(1985-),女,广东揭阳人,硕士,从事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论张维迎的市场经济观 下一篇:高职院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