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人文情怀

时间:2022-08-19 11:37:38

中国画的人文情怀

[摘要]中国画的人文情怀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其中出现了许多我们景仰的画家如王维、王冕、徐渭、朱耷、郑燮等,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正是我们骨子里就有,血液里本就流淌的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传承。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又是如此温婉含蓄地暗合了我们的内心感受,引起我们思想的共鸣。

[关键词]人文情怀 中国画 共鸣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87-02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这个特有的名称是19世纪后期固定下来的。中国古代绘画被称为“丹青”,现代人也常说“翰墨丹青”,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19世纪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绘画形式传入我国,我们将之统称为“西洋画”,为了区分,便把中国本土的采用宣纸、毛笔、颜料和墨色作画的形式称为“中国画”。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于原始的洞穴岩画,以及战国时期的丝绸帛画,其内容主要是对自然的摹写。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入和发展壮大,壁画这种艺术形式也日臻成熟,它的巅峰代表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敦煌石窟壁画。西晋,对于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个神奇的时期。期间,诞生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书圣”王羲之。文学上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文人骚客,“魏晋风骨”至今依然是文人们追求的高度。中国水墨写意画也在此时萌芽,到隋唐日趋完善。中国画表现出独有的特质,“画乃心声”“诗为心画”,这种以画言志的中国文人情怀的表达方式始终贯穿着中国画的发展史。

中国画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绘画与诗歌的密切结合,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的画家、诗人王维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奠基人。王维的山水画,多以“悠然野趣”的大自然为素材。他以淡然的心态描摹出自然的景物,却传达出一种超越纯粹自然的静谧,有悠远的回味,甚至还有一种凄寂的禅意。王维诗歌与绘画的意境源自于他隐士型的精神内涵,他参禅问佛,不羁功名利禄,作诗作画只为自娱。中国人常说“无欲则刚”,对外界无所强求,他的内心自然很平静,很强大。“禅意诗情入画境”用来形容王维的山水画是最恰当不过的。

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庸的皇帝,但他喜爱并擅长书画,自创了瘦劲锋利的“瘦金体”书法,在他统治期间,宋代的画院最为兴盛。当时画家进入画院,要经过考试。考试的办法多是摘取前人诗句为题目,让应试者构思作画。正是这种方式,使得画家们更着重于作品的意境表达,为元明的文人画兴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宋又是个尴尬的朝代,内忧外患,而统治者却苟且偷安,不思收复江山,过着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日子。有抱负有思想有爱国情操的人处于这样的时代无疑是痛苦的,郑思肖就处于这样的时代,他想为收复山河而抗争,却屡遭排斥,报国无门,只能用诗歌化解内心的抑郁。“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离趣味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是郑思肖的一首题《画菊》。诗以言志,这是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内心写照,也是民族气节的最后坚守。他善画墨兰,南宋灭亡后,他画的兰花都露出了根,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

中国画发展到元代,《儒林外史》开篇就提到的那个出身贫苦,童年牧牛的画家王冕不得不提。王冕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期考进士屡试不中,后来他隐居在一个村子里,白天劳动,晚上读书、作诗,他把自己居住的草堂取名为“耕读堂”,一年到头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正是这种生活经历让他体验到了底层百姓的艰辛,也看到了统治阶层的黑暗和污秽,这对他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冕擅长画梅尤擅墨梅。他有一幅著名的《墨梅图》,画面上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横斜在画幅中间,枝干苍劲有力有数尺之长,半开未开的梅花洋溢着蓬勃生气,非常清新、素雅。在画的左上角有画家的自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让我们对这幅画有了进一步的联想,透过这幅《墨梅》,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冕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态度。

在明朝的绘画中,产生了一个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画派: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这个画派,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比一般的写意画更加豪放、泼辣,故称“大写意”。徐渭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破落的中小地主家庭,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后又被卷入政治漩涡,以至于一度精神失常。他的经历,让人不由得想起梵高。他半世坎坷,抑郁不得志,却为人狂傲,不为封建礼法束缚,他只有把种种不如意寄情于笔墨。《墨葡萄》是徐渭画风的代表作。画面构图奇特,以水墨写葡萄,随意涂抹点染,任乎性情。任藤条错落,枝叶披拂,而葡萄粒晶莹欲滴。画上有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那笔底的明珠就是自己满腹无处施展的才华啊!从诗中可以读到作者饱经半世风霜,抱负难酬的无奈与辛酸。徐渭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扬州八怪”中的郑燮,就曾刻过一枚“青藤门下走狗”的印章(青藤道士是徐渭的号)来表示他对徐渭的无限追崇。

在明朝的画家中别号山人的朱耷是皇室后裔,出生在明王朝危亡之时,明亡后,出家当了和尚,后又当过道士。他喜欢画鸟,但绝不画春光花影中嬉戏喧鸣的鸟,而是一些枯木孤鸟,最有意味的是鸟的眼睛都做了夸张而奇特的处理,又大又黑,往往顶在眼眶上方,显出一副“白眼向人”的神情。鸟的形态或举首问天,无奈悲凉;或毛发皆张,怒不可遏;或清寂幽冷,独立于石,不屑嘲讽、悲愤不平之象呼之欲出。他画的山水,后人形容为“残山剩水,地老天荒”。朱耷最有寓意的一幅《孔雀图》,画的顶部画了一层崖壁,崖壁的缝隙倒垂着竹叶和牡丹花,下面是一块光而不稳的石头,石头上蹲着两只丑陋的孔雀,孔雀的尾巴上长着三根参差的花翎,在崖壁的空白处题了一首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据传这幅画是讽刺江西巡抚宋荦的,他曾在衙府里养过两只孔雀,厅堂架设有绘有名花、雨竹的屏风。牡丹、竹子本是生长在地上的植物,在这幅画中却从崖壁倒垂下来,意味着这个世道乾坤颠倒,诗中的“三耳”是奴才的意思,因为奴才善于奉承拍马,耳朵也特别灵,所以奴才有三只耳朵。画面上长着三根翎毛的孔雀,用来影射宋荦,清朝的官吏,一般帽子后都拖着孔雀毛做的“花翎”,是皇帝所赐,以多为贵。“三根”表示最高等级的官。而孔雀蹲着的那块光而不稳的石头,比喻清政府站不住脚,随时有的危险。画面上象征“虚心有节”的竹子,只剩下凌乱的竹叶变得“没节”了,讽刺宋荦等人为了头上的顶带花翎而不顾节操、奴颜婢膝地去“坐二更”。朱耷有许多别号,其中山人最为著名。他在题款时常常把“山人”四个字连起来写,看起来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朱耷之所以要这样曲折隐晦地表达内心的不满,也和当时清朝的高压政治,特别是“文字狱”有关。清代的画家郑燮这样评价朱耷的画“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郑燮即写下“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一生酷爱画竹,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竹子的风晴雨露,四象变化,在他的笔下浓淡枯荣,高低错落,极富变化,姿态各异。在中国人眼中,竹子生命力旺盛,四季常青,“虚心”而高风亮节,这也暗合了郑板桥的为人。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曾经送给山东巡抚一幅《风竹图》,上面有这样四句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从细节上映射出郑板桥心系百姓悲悯的人文情怀。

中国画的人文情怀,是儒家仁爱与温良造就出的“画品即人品”,是道家辨证与自然衍化出的“计白当黑”“宁拙毋巧”,是佛家沉静与参禅催生的“美由心造”“心融万有”,而这些都是中国人骨子里就有,血液里本就流淌的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传承。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又是如此温婉含蓄地暗合了我们的内心感受,引起我们思想的共鸣。唐代的张彦远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意味犹存,就是中国画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吧。

【参考文献】

[1]徐邦达编.中国绘画史图录[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第1版.

[2]俞剑华.国画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8月,第1版.

[3]束新风.当代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和现实关怀[J].艺术探索,2008年5期.

上一篇:非文学笔译核心能力探讨 下一篇:浅议灯光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