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柯达伊与奥尔夫两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关系

时间:2022-08-19 11:36:49

浅析柯达伊与奥尔夫两大音乐教育体系的关系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由佐尔丹・柯达伊(Zoltan Kodaly,1882-1967年)创建。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柯达伊认为,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采用具有艺术价值的民间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重要的课程;重视音乐教师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他的教育体系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有高标准的艺术、审美要求,并且探讨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观念和实践中的根本问题,例如,艺术教育与人的自身成长、全面发展的关系:音乐文化在全部知识文化中的作用: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继承本民族传统与学习人类优秀艺术文化的关系等等。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团队工作。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一切应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都来自于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原则。柯达伊和奥尔夫一致认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二人所处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因此所提出的内容与侧重点自然也有所不同。

柯达伊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音乐本身,培养音乐的听众就是在培养一个社会。而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自然本性的表达,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

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最重要一项就是即兴的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而柯达伊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只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方法,就能够开掘这种能力。他强调只有建立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世界性的魅力。在音乐创造性活动中没有对错,只要能使人们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就是音乐所带给他们的财富。

柯达伊最为强调的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运用和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本民族的音乐基础上这两点。他曾和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一起收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编成了教材供孩子们学习。同时柯达伊也重视对世界其他各民族音乐的学习。而奥尔夫的元素性思想使音乐真正回归于人的本性的追求。奥尔夫许多教学活动是以他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为基本教材的。

柯达伊体系和奥尔夫体系两者之间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类似之处,现在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吸收了这两个体系的一些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得到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中学化学“三维三探”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下一篇: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