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槟榔十三味丸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时间:2022-08-19 10:49:10

摘 要: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波长下以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作为显色试剂、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定蒙药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在0~0.076mg/ml浓度范围内黄酮含量与吸光度局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1x+0.014,r2=0.999。通过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溶解样品发现,80%乙醇提取的样品所含黄酮量最高,其黄酮含量为5.352μg/g;平均回收率为105.18%。

关键词:槟榔十三味丸;总黄酮量;芦丁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42

黄酮类化合物通常以游离态或糖苷的方式存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次生代谢物,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个部位,由于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都不相同,是以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数量、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特点,因其特有的化学结构而对生物体的细胞产生许多重要的生化作用[1]。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随着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日益深入的探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对抗炎、抗病毒、抗辐射、解热、保肝以及对肾脏、心脑血管、肿瘤、癌症等方面的疾病均有显著作用[2-6]。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由槟榔、广枣、沉香、丁香、木香、干姜、胡椒、归、筚茇、肉豆蔻、制草乌、紫硇砂、葶苈子13种草药精制而成,适用于心悸、失眠,精神失常、游走刺痛等病症[7-8]。本实验以芦丁为对照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在510nm处测定蒙药槟榔十三味丸中黄酮的总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材料:芦丁(百灵威化学试剂公司)、 槟榔十三味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319) 、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分析纯)。(2)仪器: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B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精天-JA1003B)。

2 试验方法

(1)实验原理。黄酮类化合物与NaNO2和Al(NO3)3在碱性条件下可形成红色的稳定络合物,且在510 nm处有最大吸收,该配合物与黄酮类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2)标准曲线绘制。1)配制芦丁标准溶液: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24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80%乙醇溶解,定容。2)配制浓度为5%的亚硝酸钠溶液和浓度为10%的硝酸铝溶液。3)制备标准曲线:精确量取0ml、1ml、2ml、3ml、4ml、5ml、6ml、7ml、8ml芦丁标准液,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5%的亚硝酸钠溶液0.6ml,静置5分钟,加入10%的硝酸铝溶液0.6ml,静置5分钟,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8ml后加水定容,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横坐标为含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0.011x+0.014,r=0.9994,表明在0~0.076mg/ml浓度范围内黄酮含量与吸光度局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供试品的制备。准确称取4份质量为1.0g的槟榔十三味丸,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溶液、70%乙醇溶液、80%乙醇溶液和90%的乙醇溶液溶解样品,在超声波中超声震荡30分钟后取出,定容。

(4)槟榔十三味丸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ml样品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5%的亚硝酸钠溶液0.6ml,放置5分钟后,加入10%的硝酸铝溶液0.6ml,再放置5分钟,加入8ml 4%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定容,在5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并带入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量,重复测定三次,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80%乙醇溶解的样品所含黄酮量最多。

(5)精密度试验。精确吸取1ml 80%乙醇提取的样品,根据2.4的方法测定,重复操作5次,计算 RSD=0.203%。

(6)回收率试验 。80%乙醇溶解的样品中加入芦丁标准品,进行回收率实验,结果示于表2中。

由此表2可以得出,用此种方法测定槟榔十三味丸黄酮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平均回收率为105.18%,RSD=0.02%。

(7)稳定性试验。精确吸取2ml 80%乙醇提取的槟榔十三味丸样品,按2.4方法,分别在5、10、15、20、25、30min时,测定吸光度。RSD=0.85%。

3 结果与讨论

本文运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对照品,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在510nm处测定蒙药槟榔十三味丸中黄酮的总含量。结果显示,80%乙醇溶解的槟榔十三味丸中的所含黄酮量最高,其黄体酮含量为5.352 μg/g,且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试验显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槟榔十三味丸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可靠,且在30分钟内稳定。

参考文献:

[1]钟建青,李波,贾琦,李医明,朱维良,陈凯先.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1,46(06): 622-630.

[2]闵巍巍,张作法.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J].蚕桑通报,2007(04):01-03.

[3]黄杰,汤有宏,陆玮,刘国英.一种测定亳菊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90-91.

[4]池玉梅,居羚,邓海山,姚卫峰,陆丹.分光光度测定总黄酮法的适用性[J].分析化学,2010(06):893-896.

[6]赵秀玲.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27(05):17-22.

[6]马陶陶,张群林,李俊.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安徽医药,2007(11):1030-1032.

[7]赵玉英,张良,孙福祥,王志民.槟榔十三味丸中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J].化学试剂,2014(02):150-152.

[8]佟海英,乌吉斯古冷,包伍叶,白亮凤,胡日乐巴根,李婧.蒙药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的方药组成考证[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09):1916-1921.

上一篇:活性炭过滤器反洗与控制 下一篇:天然气集输场站安全现状和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