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08-19 07:59:15

浅析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包括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成为当前困扰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公共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保障民权民生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并在借鉴外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城市道路规划与公共交通建设;加强规划,避免重复性建设等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存在问题;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but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lagging behind,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energy, infrastructure and basic industry has been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ottleneck", become the urgent probl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y economy.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public goods, in advoc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protection of civil rights and livelihood toda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modern cit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problems, and on the basis of cit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of city road and public traffic construction;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void repetitive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city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city infrastructure;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交通拥挤

首先,城市的交通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经济越发展,居民出行的频率就越高,所出行的距离就越长。在交通的高峰期,往往存在堵塞,拥挤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其次,城市机动化的发展,特别是小汽车出行的增加,停车设施不完善,会干扰动态交通,造成不必要延误,降低可达性,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最后,由于城市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一样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慢、直接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所以在规划、建设、管理上一直落后于其他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融资渠道狭窄、方式简单僵硬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重复性建设问题严重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设计、规划、布局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对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起步较晚,相当多的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才组建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水平较低,规划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由此导致了许多城市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制约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有些项目建设周期过长

许多政府由于基金计划和时间计划考虑的不周全,而造成盲目投资。一个项目很可能只进行到一半就没有资金了,这个项目只好停止下来,要么等待新的资金拨入,要么等待下届政府来解决。还有很多项目效率低下,不能够按期完成,或者施工时间太长,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不便,使居民对建设项目的热情大大减退。

(四)政府机构不合理,效率低下

我国政府垄断经营是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低下、公用产业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改革中的顽症。长期垄断经营的结果是,经营单位缺乏生存忧患意识和竞争压力,生产、运营效率低下,技术、管理创新乏力,人员大量冗余,政府财政负担过大,企业经营包袱沉重,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政府经营企业凭借垄断优势,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此外我国政府机构臃肿,设置众多,机构重叠、业务交叉,而各部门之间权责划分又不够明晰,造成政出多门、管理分散、政令不一的现象。

二、国外典型国家做法及借鉴

(一)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资金

美国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重点主要集中在改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项目上。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涉及国家全局或需投巨资的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并据此向地方政府提供拨款、贷款和税收补贴。美国州一级政府,尤其是州以下的地方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角。其资金来源包括税收、基础设施企业的收入、市政债券、赞助捐赠等。但地方政府财力同样是有限的。为此,美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均通过组织发行市政债券募集了大量低成本社会资金,不仅对推动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解决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代际公平负担问题。美国还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较为典型的模式有BOT和TOT两种。

(二)积极吸引社会资本

埃及现有的铁路全部由国家经营,连年出现亏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开罗等大中型城市居民住宅区不断扩大,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还需要兴建连接这些城区的轻轨铁路。这些将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预算能力。因此,埃及政府制定了新法案引进私人资本的投资。埃及政府向人民议会提交了关于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城市轻轨铁路建设的新法案。由于新法案的通过,埃及出现了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

(三)规划谨慎细致

巴黎启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达73项,小项目预算为几百万欧元,最大的项目高达30亿欧元。作为巴黎市政府的项目,由城市规划局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确定原则与目标,同时听取周围居民的意见,再报市政府批准。如果出现两种意见争执不下、难分优劣的情况,规划局则将两种不同意见提交政府,并说明各自的理由,由市政府组织公开的听证会,吸引各方代表参加,最终由巴黎城建委员会决定取舍。涉及与巴黎大区有关的项目时,市政府要与有关省政府磋商,达成共识。

上一篇:江村编组站上行出发场联锁改造浅析 下一篇:施工现场运用IE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