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程控制混凝土质量

时间:2022-08-19 06:59:51

如何全程控制混凝土质量

【摘 要】混凝土的质量是每个工程成败的主要指标之一,混凝土的控制贯穿于全过程,本文主要从施工前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过程;控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它的质量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也影响结构物的造价,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关系到每个工程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使人们关心的问题。

1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分析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水泥强度、水灰比和粗骨料。因此,影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就要对这三方面进行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其次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骨料的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可泵性影响很大,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对细骨料中通过0.315mm筛孔颗粒量均应作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对高强混凝土必须用中砂,其颗粒级配应符合建筑施工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

2 施工前的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原材料的好坏制约着混凝土的质量,通过分析混凝土的影响因素,得知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沙石和外加剂。下面就从这三方面谈起:

2.1 水泥,目前市场上生产水泥的厂家有很多,水泥的质量又有好有次,价格也存在着差距,在实际施工选材中,很多建筑工程或施工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控制成本支出,往往购买便宜的产品, 包装标志不全,甚至连出厂编号都没有的水泥,为部份低质、劣质水泥创造了生存条件, 在进场前也未让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水泥进行检验,使得强度和耐性不好的水泥流入工程,成为了混凝土的主要原料,造成混凝土质量的严重隐患 ,鉴于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水泥进厂后要严格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 ( 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并认真检查水泥厂家、品种、等级、编号等相关内容。

2.2 砂石,在我国石灰粉企业很多,多数砂石供应商都是一些个体私人企业,在刚进场的样品和前一段时间的砂石都比较符合要求,但到后来就越来越差了,不是含泥量超标,就是石子级配相当差,还有是针片状石子太多,这样导致在水泥进行比例配合时强度和耐性的减弱,大大地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与砂石供应商事先签定合同时提出这个问题, 砂石在混凝土中的比例很大,砂石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泵送性以及耐久性都有影响石料,进场时,材料人员应做好对于原材料的规格、数量、颗粒级配、含泥量、砂细度模数、杂质以及含水率等的测量。 严格杜绝不合格砂石进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3 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外加剂还远未普及,因此对于外加剂的管理和用法上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作业条件和需求合理的选择使用外加剂,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予以施工,此外在掺量上应注意,一般在湿热环境、混凝土构件最小界面尺寸较大时,应增大矿物掺合料掺量;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较小、环境温度低、有强度要求的混凝土中,应采取较小掺量

3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主要是指包括生产配合比的应用、计量、搅拌等方面,尤其是原材料质量变化时配合比调整过程.对生产过程予以控制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3.1 按正确的混合比设计

现在有很多施工企业为了抢进度和对混凝土配合比重视不够,在浇灌混凝土时,不经过试配随意使用以前的配合比或者照搬某些书上的比例,不考虑原材料、温度、环境的不同,特别是对一些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有些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和特殊性质的混凝土,采用同一混合比,没有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要想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就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在实际施工中,用一般搅拌机时必须设置称量装置,随着施工机械装配水平的提高,现在推广使用集中搅拌站,由程序控制。严格控制计量精度。在生产配重或者有严格容重要求的混凝土时,做到每车过地磅,进行二次验证,以免出现大的误差。为保证称量系统的精确性,定期由法定的计量部门检定,并取得计量部门签发的《鉴定证书》。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

3.2 加强设备管理

目前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预拌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生产专业化及规模经营。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正常运转,关系着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加强设备管理可以从一下机方面入手:(1)砂石的待料斗(也称过渡仓)的仓门是很关键的部位。时刻关注料斗仓门的情况并及时清理待料斗的仓门,事后要分析关闭不严的原因。砂石在待料斗中等待下一盘混凝土生产,如果仓门关闭不严,砂石会漏到正在搅拌的混凝土中,造成混凝土质量出现严重的偏差,轻则使混凝土和易性无法控制,重则会造成质量事故(2)定期用风枪打掉搅拌池内的混凝土结块,并及时更换搅刀和叶片目的是为了保护混凝土的均匀性。(3)技术部门应配合设备部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并做好记录,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计量稳定性。

4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原材料、施工条件和试验条件等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因此在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之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试验控制。主要指的是原材料选好确定以后,试验人员要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二是要对混凝土振捣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振捣不良,所产生的气泡、空洞、蜂窝、裂隙灯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所以就要求质检人员对于施工人员的振捣进行控制,以避免产生的问题。三是做好施工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因为一旦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必将拆毁重做,这样会造成巨大的财力物力的损失。所以监督检查一定要及时,主要控制缺陷,比如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混凝土的坍塌度,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及浇筑速度等等。四是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主要是在混凝土施工的后期,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水泥与水产生的反应来保证混凝土适宜的硬化条件。如果后期养护不力,将会导致混凝土施工功亏一篑。主要的方法是覆盖浇水或者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养护,具体的应根据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方法。

5 结语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因此加强混凝土的质量,要着手每一个环节,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计量的严格把关到搅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从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到施工中的控制。在设计方法、施工技术以及维护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混凝土的进一步发展。混凝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混凝土的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业主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平,土木工程材料[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姜风.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J].吉林建材,2010,

上一篇:浅谈市政工程档案管理的加强 下一篇:沙地蒸发塘防渗难点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