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2-08-19 04:29:10

B超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目的 探讨B超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96例患者进行泌尿系统检查。结果 296例患者,B超诊断左侧输尿管结石126例,右侧输尿管结石116例,双侧结石2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药物排石或手术证实。结论 B超检查输尿管结石,不仅能确定结石的有无,还能对多部位结石进行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B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3-0002-02

输尿管结石决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为了探讨提高B超分段探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296例患者中,男性206例,女性90例,年龄16~78岁,80%的患者以肾绞痛、血尿,病程数小时或数天,前来超声科接受B超检查。

1.2 方法 B超检查双侧输尿管前,患者膀胱适度充盈,让扩张的输尿管充盈更多液体,能更清晰地显示输尿管各段。根据输尿管各段的位置,采用分段探查法。髂嵴以上段(腹段):取俯卧位,在腹部上较厚垫子,缩短体表羽输尿管的距离,清晰显示肾盂与输尿管移行部,沿扩张的输尿管下滑,纵行小幅度扫查,经纵切、横切面探查。盆段:膀胱壁段待膀胱充盈后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斜切和横切,膀胱壁段适当降低远场增益,重点观察输尿管第三狭窄处,特殊走行的输尿管患者可灵活改变检查,在各段输尿管暗带中强光团位置恒定,后伴声影者,方可作出诊断。常规测量、记录。

2 结果

296例中,腹面结石108例,盆段66例,膀胱壁段122例。左侧输尿管结石126例,右侧输尿管结石166例,双侧结石4例。结石最大直径2.5cm,最小直径0.3cm。296例患者中,均有肾盂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内径1.2~0.3cm。其中超声未探及结石借助X线显影者18例,X线未见阳性结石而被B超发现者4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排出结石证实270例,手术证实8例。B超诊断准确率为94%。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90%是在肾内形成而降入输尿管的,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很罕见。输尿管结石好发位置与其解剖结构有关。正常输尿管有5个狭窄部位:①肾盂输尿管移行处;②输尿管跨髂血管处;③输尿管与输精管或女性阔韧带交叉处;④输尿管膀胱壁段起始处;⑤输尿管膀胱壁段[1] 。正常输尿管一般不易显示,当输尿管内结石发生梗阻时,尿液排泄受阻,才能显示各段输尿管,以便探查结石的位置。输尿管结石下降过程中,常容易在上述部位受阻,并引起腹痛。输尿管结石的声像图是在积水输尿管的远端出现结石强回声。输尿管结石往往表现为增强的弧形光带,积水输尿管远端探及结石强回声后方声影[2]。分段探查时快速寻找输尿管结石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组观察:上段、壁段最易检出,中段较难。仔细检查髂血管上下段是提高中下段结石检出率的关键,上段、膀胱壁处阳性率较高。为了缩短检查时间,首先选择以上部位,如未见结石,再行其他段检查。输尿管无扩张识别困难时,应采取多、多切面检查,重点检查3个狭窄处,结石常会滞留在第三狭窄处[3]。

B超检查具有无痛苦、无创伤、经济简便、可重复操作、图像直观和动态观察变化、检测结石是否排除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并能及时准确地对肾绞痛患者作出病因、病位诊断,对外科、体外震波碎石提高准确的依据发挥了医技科室的应有作用;同时震波又弥补了X线对阴性结石不显影的确定。目前B超在诊断输尿管结石中,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影响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因素有:①结石<0.3cm或碎石中被碎石的小结石暂时停留在输尿管又无扩张者,探查较困难;②肠道气体干扰,结石与肠腔气体混在一起,对比度差;③肥胖患者显示不太满意;④末端结石膀胱不充盈者。

总之,应用B超诊断输尿管各段结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对所有肾绞痛、血尿患者都应进行B超常规输尿管各段探查,以免漏查、误诊,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超声冲洗用于根管治疗失败再治疗的研究 下一篇:普米克令舒气雾剂、博力康尼气雾剂雾化吸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