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升钟水库灌区供水矛盾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9 03:45:21

缓解升钟水库灌区供水矛盾的对策分析

摘要:对升钟水库灌区水量供需矛盾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缓解矛盾的主要的思路和作法,为实现灌区科学管理服务。

关键词:升钟水库 供水矛盾 对策

1概述

升钟水利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总库容13.39亿m3,有效库容6.72亿m3,防洪库容2.71亿m3。水库控灌南充市辖区内的南部、阆中、西充、顺庆、嘉陵、蓬安、仪陇以及广安市的武胜、遂宁市的蓬溪、广元市的剑阁县等十县(市、区)的211.74万亩耕地。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流量16.1m3/s,径流总量5.07亿m3,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丰水期多在7~9月,来水占全年径流总量的71.8%,枯水期在1~3月,来水仅占全年的1.9%。升钟水库灌区内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5.69亿m3,地下水总储量2.96亿m3,升钟水库集雨面积多年平均来水量5.31亿m3,区内水资源总量23.96亿m3。

2灌区水量供需矛盾成因分析

2.1 可供水量减少

(1)降水量减少。升钟水库库区年平均降水量965.3 mm,为降水充沛的地区,但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57%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28%,秋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28%,冬季基本上是枯水期,其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特别是建库后整个时段与建库前时段相比年、春、夏、秋季和主汛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有所减少,其中秋季降水量减少明显,从建库前的年平均降水量302.3mm,下降到建库后的216.9mm。(2)蒸发量增加,建库后整个时段与建库前相比,除了冬季以外,其他季节以及年和主汛期的蒸发量都呈现显著增加态势。汛末蓄水期和灌溉季节来水量减少及蒸发量的增加,使水库灌溉用水水量有减少趋势。

2.2 水质变化的影响

目前升钟水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在初夏和秋季,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偏少,会出现轻度富营养状态。此水质对灌溉用水是达标的,但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污染企业和集中性生活污水排放,水体富营养状况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势必影响供水的质量,必须加强监管和防控。

2.3 水利设施落后,供水浪费大

升钟水利工程建于计划经济年代,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施工质量差,加之在运行期间长年失修和自然老化,崩、垮、漏事故丛生,灌溉效益逐年递减,灌面逐年萎缩,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不足0.4,水资源浪费十分惊人。末级渠系效益衰减,灌区现有斗农渠840条,总长5228公里,已运行近20年,大部分工程未进行衬砌,工程质量先天不足,加之投入不足,水管单位和受益群众都没有对末级渠系进行正常的维修和清淤等原因,不但浪费严重,而且造成上下游用水不公,灌溉期间水事纠纷不断,对工程设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缓解灌区供水矛盾的对策分析

3.1 科学有效管理,增加可供水量

收集整理库区灌区各水文、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在水文资料更加丰富的情况下对入库水量重新预测,掌握科学可靠的来水资料,根据各年的雨情水情进行来水预测,实时优化水库调度方案,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科学作好汛末抢蓄工作,增加水库灌溉蓄水,从根本上改变水库无水或少水的状况;加强库区水土保持和植物造林,改善下垫面条件,提高产流系数,减少蒸发;加强水质监测,取缔库区污染企业和库区网箱养鱼,保证供水水质。

3.2 加强灌区水利建设,提高供水有效性

按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和四川省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纲要,整治水库枢纽工程中目前漏水严重的放空隧洞,对骨干工程中的右总干渠、西充干渠及左分干渠、西南分干渠、西蓬分干渠5条干渠和8条支渠、分支渠及≥1.0m3/s流量的16条斗渠的部分隧洞、明渠的“卡脖子”段彻底整治;对

3.3 推广节水灌溉,实现节约用水

节水措施以渠道防渗为主,微、喷灌及其他灌溉方式相结合,配以田间灌溉节水技术,集中连片治理,连片实施。通过节水改造,渠道经续建配套及衬砌防渗后,渠系水利用系数有较大提高,稻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由原0.36~0.4提高到0.58,旱作物采取沟灌、小畦灌等,可比原灌溉方式节水20%以上。在城镇附近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种植区域,因地制宜采用喷灌、微灌节水技术,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取先进的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加强用水管理的节水,可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科学调配,减少用水矛盾

(1) 认真执行计划用水制度。各分灌区精心编制,提供动态用水计划,用不计划要符合每一灌季各灌溉系统客观需水状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快速、准确和应变能力强、效果预测能力好的特点。只有精心准备认真编制,才能真正达到科学性和操作性,同时也能起到优化配水的作用。严格按用水计划执行,强化调配指令,对各调度值班人员、闸工、配水人员的职责、权限范围以及调度责任事故的处罚等加以明确, 避免主观原因造成的工程事故、泄水、退水、泵站停机等。

(2) 加强供水管理,减少供水浪费。加强防渗加固和清淤排畅,防渗加固就是对渗漏渠道段的内坡采取重新开缝勾缝,对渠道内坡表面风化严重段采取表面修凿浇混凝土防渗层,对渗漏严重渠堤采取灌浆防渗处理,增设截流槽防止绕渗,如四者搭配效果更佳。渠底淤积会导致渠道输水糙率大大超过设计要求,降低了输水能力,在渠道每次投入输配水运行前全面彻底清淤排障,铲除边墙表面杂草,清除杂物,做到渠道内三无一光,即无杂草、无杂物、无筑埂 、三面光,以降低渠道输水糙率,提高渠道输水能力。

(3)完善灌区配水量水设施。灌区配水量水设施是遏制水量浪费严重、缓解渠尾用水矛盾突出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升钟水库灌区属老灌区,配水量水设施规划设计滞后。在灌区续建配套过程中要重视规划和投入,在农渠以上的斗、支、干渠上已安装的控水设施统一规划彻底进行修复。定期或不定期地保养,保证控水和量水设施正常工作,完好无损。各种设备设施必须统一由专业管理人员专管,放水期间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控制。

(4)完善组织机构,落实输(送)水责任制。完善基层组织是实现上下一条龙,齐心协力,护渠管水的组织保证。灌区用水要严格按照“统一领导、水权集中、分级负责、送水出境”的原则,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进行配调水量。农渠及以上渠道分段落实常年护渠管水责任人,灌区各县(市、区)职能机构以渠道控灌流域或以原行政区域及二者结合设置工作站(()(所)。乡(镇)、村均应建立护渠用水领导机构,负责辖区或当地渠道工程管护、灌溉用水管理、水费收缴。用水实行上一级管理单位对下一级管理部门负责,加强督促检查、技术指导,督办工作。按“分级负责”原则,各级管理单位加强用水管护力度,随时掌握并监护渠道险情,科学调配水量,实行交接水、送水出境制度。按用水计划核定分解量化用水量,并以核定的基本水量作为管理人员输配水任务目标考核,促进服务质量,化解用水矛盾,有效节约水资源,确保均衡受益。

3.5依法管水,鼓励节约用水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依法护渠管水是渠道工程管护、供用水管理的有效手段。各管理单位要向灌区干部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程管护、供水管理知识,使灌区干部群众知法懂法,依法护渠,依法管水,依法用水;宣传有偿用水,增强商品水意识,树立节水理念,从根本上改变按灌面计收水费这种吃大锅饭的状况,把节约用水、依法缴纳水费变成受益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制度上明确水费用于工程养护维修的比例,保证灌溉设施有足够资金保证正常运行;对故意损坏渠道工程和配水设施的单位或个人要及时发现处理,起警示作用。

3.6 加快灌区用水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水量调度管理水平

升钟水库灌区面积大,涉及分灌区和地方政府较多,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必须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采取现代的管理模式。根据灌区渠系布置和用水需要,在斗渠及以上渠道的渠首,或在主要渠段安装自动化的、先进的、快捷的水量测控信息网络系统,便于快捷、准确了解掌握各级渠道或各段渠道输配水实情;便于合理优化、科学调配,有助于人、水调度及防汛决策,实现管水防汛办公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于春东.龙凤山水库灌溉用水供需矛盾的成因和解决办法.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5)

[2] 蒲怀春.加强升钟水库渠系工程节水灌溉管理的对策.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9)

[3] ,何冬琼,张秋劲,刘佳,徐亮.升钟水库富营养状况及生物群落调查评价.四川环境,2012,(2)

[4] 付世军,竹利,邹红.升钟水库流域气候变化分析.科技资讯.2012,(8)

上一篇:抗震救援过程中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浅析 下一篇:城市道路交叉口整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