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8-19 03:22:40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增大,并越来越现代化,工程的设计也趋向成熟。但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完全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许多设计细节不能很好地落实,或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不够充分,导致施工过程中或工程项目验收时存在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问题。本文在对建筑工程质量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和深入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增大,并越来越现代化,工程的设计也趋向成熟。但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完全按照原设计进行施工,许多设计细节不能很好地落实,或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考虑不够充分”[1],导致施工过程中或工程项目验收时存在建筑工程质量的若干问题。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非连续性、流动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给政府主管部门实施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2]。我们在对建筑工程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时,需要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一、建筑工程质量目标

建筑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多年来,因劣质工程的返修发生的材料、资源的浪费数量巨大,使得用户蒙受了不必要且巨大的经济损失;因劣质工程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痛心。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目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完整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工程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第一,工程质量是指工程项目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各材料、半成品等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国家行业或企业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技术标准和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第二,工序质量是指工作环节或工序活动过程的质量。第三,工作质量是指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工作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它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序质量的基础。只有全面把握质量的内涵,重视三个方面的统一,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才能使质量控制具有主动性、预防性和保证性为管理的目标去制定。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永恒的主题,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核心”[3]。现阶段,对建设工程质量阶段监督的管理,是从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先后顺序描述质量监管部门对其形成过程的各阶段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管理,是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方面,是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筑工程之前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以及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部分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监督管理,三大部分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建筑工程竣工后的监督工作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就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实行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使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系统相结合,以达到质量优、成本低、工期短、效益好、用户满意的目标。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坚持全面控制。

(一)制定质量目标,设置质量控制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制定质量目标,根据质量目标而事先确定一些重点控制对象、关键环节或薄弱部位。在质量控制点的选择过程中,一般更加关注那些技术难度高、对质量影响大或者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产生危害广的部位作为质量控制点。在确定质量控制点后,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事先分析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这些原因有的放矢地制定对策措施进行预控,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加强工序及工序间交接管理。施工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工序组成,而每道工序都是五大因素,即人、设备、材料、方案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对上述五要素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之上,根据工程特点,找出对工序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完成工序的质量控制。由于各道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好工序交接,完成交接程序,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三)强化对人的管理。作为保证施工质量的人,是直接参与施工过程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一方面要确保其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失误,另一方面要具有充分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的能力。首先,必须以态度、管理能力、技术、施工经验为次序精选合适人员。其次,以个人专长、生理及心理特点为依据对人员做出合理的组织安排,实施人性化管理。再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最后,健全和完善责任人签字制度、责任文件存档制度以及追究当事人责任等问责制度。

四、建筑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使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取得理想成果,应当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实施管理,一般来说可以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

(一)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质量管理的组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如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质量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质量控制的任务分工、职能分工,编制详细的工作流程等。组织措施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不需增加费用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是指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如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制定奖惩办法等、对影响质量重要因素进行资金倾斜等。经济措施容易被人接受。

(三)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在质量控制中是不可缺少的,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采用新技术等。在决策采用何种技术措施时,要分析先进性、合理性。如果技术措施采取得当,质量控制效果很明显。有的技术措施还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再进行实施。

(四)合同措施

合同措施是指以合同为依据进行质量控制。如采用有力的合同模式、定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等。凡是出现违约行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结语:

我们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应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通过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站在对社会、人民、企业负责的高度上来认识工程质量控制的重大意义,使建设产品真正具有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环境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曾庆刚.浅谈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7).

【2】张冬茵.建立建设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的一种方法[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05).

【3】高金平,董月清.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BOT污水处理风险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