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及改进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19 03:00:22

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及改进对策分析

【摘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及时排除电网的安全隐患,比较及时的掌握运行状况,提升调度运行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的优势和使用现状,提出了优化系统结构性能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

1、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在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的基础上,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电子计算机在监控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得到优化和提升,使得在收集和处理相关电网信息时更省时、效果更明显。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电力调度自动化具有很复杂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对复杂的信息数据进行大范围的征集和实时监测电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自动化系统结构,根据不同的调度职能范围、自动化形状和基础设备运行状况,使其发展变化趋势合理化。从构建系统层面来讲,其在应用阶段能使整体交互画面更加丰富形象,包含动画特征、文本、角度、颜色、大小等不同性质,使这些综合特征融合在一起,然后对电力自动化调度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和完善,来保证变换机制高效、实时,使得自身属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图形元素而改变。系统中自带的各种不同空间能够令其自身具备故障报警性能,造作控制者可以根据某个单位及监控点中包含的变量实现与历史数据的快速链接,进而及时查阅使用数据库中包含的综合、丰富信息资源。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通常在构建主站网络中使用太网结构,这样能够显著地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各类综合性能的优势,另外还要合理建立主机工作站、配备网络服务设备和前置机等元器件,然后还要成功的实现网络连接。

双机切换柜要紧密的与前置机包含的多项智能接口配合,同时双机切换柜各线路也要有效连接对应的调制调解器。详细方法为,首先合理选择网络形式,现今网络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认真分析现实系统的搭建需求、应用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然后就是合理组合应用网络,使其构建的网络结构整体完备、可靠、安全,例如双网、单网、低速与高速网等。还要根据网络的关键传输通讯特点,进行热备份操作,保证其在工作状态下能交叉高效的传输不同数据,保持可靠、均衡的网络数据流量传输状态。假如出现问题,另一热备份系统也能继续工作。根据不同种类的各类网络数据结构,应令其与系统进行适应性互联,通过多重连接方法使系统的优势功能更好地体现。

对于组网建设,为了保证网络数据的准确、高效交换及自动化、跨时空、同一项的远程调试管理,应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的上下级调度合理创建广域网。同样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案有效控制数据库的连接技术,根据综合需求将数据库系统转变为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形式,另外还要刷新操作用户要求定制的各类外部资源。应明确支持系统应用中的各类有用字段,例如直接读写制定数据库中包含的字段数据,合理规范的划分各类数据库系统,并有效连接,保证各类数据库间能科学实现对数据的综合访问及对有时应用程序的高效交换运行。在实践中要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库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和及时维护,维护内容有建表、删表、修改和插入等。

4、电力调度自动化实践的改进

4.1数据库实践连接改进。要想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体系的科学改进,就必须完善数据库实践连接技术,做好调控管理。根据实践应用,将数据库体系改进成用户要求的各种数据形式。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进行对外数据库系统的良好刷新。提供必要条件,支持隔了有应用建制度字段数据,例如可靠优质划分制定数据库,进行连接,达到可以直接读写记录字段信息的效果没然后领数据库系统间可位于应用程序相应曾科学实现优质运行交换,并进行数据访问。另外要经常科学维护管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API,进一步优化数据库主体查询信息功能,不能放弃浏览查询实践工作。

4.2双服务器结构改进。电力运行体系主体服务模式就是双服务器结构,该模式为完成主备服务器的整体安装后,将两个服务器连至客户端,定期传输各类信息数据,从而良好的维护数据应用价值,也使得信息能够快速发送至需要客户端。另外,客户端还具有辨别服务器的功能。为了达到目标,必须认真优化系统,通过用户自定义以及双机切换模式,还应优选系统通道。令整体系统表现出通道自动化切换的实践功能。这样,备用通道就可以在主通道进行数据信息传输阶段时,终端采集数据信息,利用检查功能,及时找出系统的故障。如果形成误码率提升和数据信息传输故障等情况,则优化调整体系之中各类设备设施。为了实现数据信息不同通道的有效转换,还而已领主通道转变为备用服务通道。

4.3优化点通讯模型。在实施数据更新调节过程中,要优化调节通讯模型传输体系。即在数据采集阶段中,及时调整好数据库,还应在后台语言的运行和网络阶段进行传递中做好数据系统的优化转变。根据各类客户和服务器主题查询方式应实施又换选择,信息数据库和各类历史咨询的更新都可以利用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库的正行运行状态的保持离不开有效管理维护。在实践应用阶段中,应根据历史曲线、他类时间相类似的操作,相应用户提出查询具体资格的申请,根据非标语句、历史信息数据库既定标准转至服务器,进而促进数据时间应用效率水平的显著提升。当实践处理完成后,可以通过服务器借助网络连接将相应结果高效传输至计算机之中,保证了整体体系的持续可靠运行,是最终信息结果更加条理清晰。

4.4良好扩充网络体系框架。各类计算机仪器设施,都需要借助自身携带设施,进行同外部系统的互联阶段。例如各类网卡和集线器。同时主题连接介质为八芯双绞线。假如组网刚好在相互较为分散的两个建筑项目之间,则会对齐内在功能属性带来不好的影响,从而无法发挥既有能力。例如优质保密性能、科学准确性、抵御干扰能力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各类指标参数的总体变更也会形成较为显著的作用影响电网系统的整体时效性。为此,在网络体系架设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各类工作站的实践标准要求,增大网络体系框架,使网内连接的相关矛盾问题得到科学合理、系统优质的解决,保证各类数据应用传输的正常运行,体现综合服务价值。另外,应综合检测各类应用电力系统包含的早期信息数据。移动工作站服务工作,在被引入现场前,应提前做好测试管理,完善各项信息数据的清晰核对。移动工作站可以提出申请,获取后台服务器的相应批准,实现数据信息的准确全面汇总收集。当移动工作站实现后台数据信息的整体观测后,应借助RTU接口全面监控管理各类输出信息数据,保证调度人员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各类电网信息,令电网体系服务运行阶段中得到良好、优质的控制维护,提升工作运行效能。

5、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合理应用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电站综合作用的完善发挥,所以在实践运行管理中,促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搭建的合理性,在营造安全可靠的环境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最终令整体电网系统实现完善更新,综合发展,增强故障处理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姚东海.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4):12-13.

[2]张建鹏.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及改进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5(11):14-15.

[3]莫林.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2):12-13.

[4]王君.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及大庆石化公司电力调度自动化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纵横,2010,4(5):16-17.

上一篇:浅谈企业“贯标”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下一篇:煤炭高位发热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