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时间:2022-08-19 02:34:28

摘 要:历来论“仁”者多,孔门之后,或如韩文公以博爱训仁,其意不精,至程子以谷种之喻言,方说的贴切。而程门之后,或有以知觉言仁者,或以爱为仁者,皆是不精当。惟朱子以“心之德,爱之理”六字为训最为恰当得宜。朱子对“仁”的全部定义都可以用这六字概括。仁德乃人所禀天赋而来,本然具足于此心,其发露则为爱。

关键词:仁;心之德;爱之理

中图分类号:B2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朱子说“仁者,心之德”。犹言“润者水之德,燥者火之德”是也。或如“耳之德聪,目之德明,心之德仁”,知水之性本润也,火之性本燥也,目之性本明也,心之性本仁也。五峰先生云“仁者心之道乎”,或于朱子此言有所照应,朱子评价此语谓“分得轻重虚实好,某以为道字不若改作德字更亲切”,此何谓也?何谓“分得轻重虚实好”,所谓“轻”、“虚”者是说心,“重”、“实”是说仁,天地生物之心是仁,人禀得此天地之心以为人心,天之生生在人这里为人之仁德,仁德本具足于人心,若无仁,心只是死物,不成其为心;若人无心,则仁又向哪里寻去,仁又如何能流淌发用。

孟子言“仁,人心也”。朱子注曰“仁者心之德”,即程子所谓“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是也,又曰:“心犹种焉,其生之德,是为仁也”。此喻甚贴切生动,心是种子,种子能生长发育,此能生能长之性谓仁也。仁之理生生不已。朱子亦言“谷种之喻甚善,若有这种,何患生理不有。”又言“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则知孟子此言,非是将心看作仁,但人心之中本具此仁。人不可使本然之善有须臾离此身,不然人心何可存焉?谷种非仁,而谷种之中包含此生长之理也。若无生长之理,则种子只是一死物,乌得以称之为种子乎?以其有生生不息之理具,以其本然之仁在,故谓之心。此心何心?曰“在天地则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是也。因着仁具于心中,因着此生意,故心为活物。

一粒谷种,春发生,夏成苗,秋结实,冬收藏,其生生之意贯穿始终。虽冬日萧杀主藏之时而其生生之理有未息,故来年春日种之而能复生。因着仁有此生生不息之意,故仁包四德而贯四端也。《仁说》曰“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则曰乾元坤元,则四德之体用不待悉数而定;论人心之妙者,则曰‘仁,人心也’,则四德之体用亦不待遍举而该。”仁何以能无所不包?曰“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仁者,人心之生理,犹元者天地之生理也,此即程子所谓“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也。偏言之则一事,专言之则包义礼智信四者。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在人者也,故为众善之长,正如“元者,善之长”之谓,虽是和义礼智信并举列于五常之列,而其他四者不能外乎此也。“礼者仁之节文,义者仁之裁制,智者仁之明辨,信者仁之真实”,一仁可以包之。举一“仁”,而四德皆在其中,故曰“仁者,人心之全德”是也。所谓全德,即是包义礼智言之。若无仁则人安得更有义礼智,故朱子曰“礼义智无仁则死矣,何处更讨义礼智来?”何谓“礼义智无仁则死”,本然之善心能存而不失,则所作所为自有序而和,若无仁这个和柔地物事,则无有该贯,无一个动底醒底在,便不知羞恶,不知辞让,不知是非。故是常存得仁,方做得礼义智。好比四时,若无春生物之意则后面三段事便全都做不得,亦全没了。又曰“仁是四者之先,若常存得温厚底意思,到宣著发挥时便自然会宣著发挥,到刚断时便自然会刚断,到收敛时便自然会收敛。若将别个做主,便都对付不着了。此仁之所以包四者也。”又曰“要理会得仁,当就初处看。如元亨利贞,而元为四德之首,就初生处看便是仁。如春夏秋冬,春为一岁之首,由是而为夏、为秋、为冬,皆自此生出。所以谓仁包四德者,只缘四个是一个。只是三个元,却有元之元、元之亨、元之利、元之贞。又有亨之元、利之元、贞之元。晓得此意,则仁包四者,尤明白了。”说一个“心之全德”,“全”字之意味,正与《仁说》中“总摄贯通,无所不备”八个字相照应。所谓“总摄贯通”者,只是仁来总摄其他,仁来贯通四德。

仁者,人心之全德,兼包四德。只与四德之元互看可知。统乎天也,始终周流不止,只是一元,只是一仁而已。仁义礼智,皆是生意,生意若无,则四德更何求,此是专言也。知仁贯穿乎四德,恻隐一端亦贯通乎四端也。观圣贤所言,实为不易之论可知也。

按程子之意“偏言之则一事,专言之则包四者”,知以上是就专言之而发论。若偏言之,即分别看之,则仁主乎爱也。仁者,“爱之理”是也。爱之理“犹言木之根、水之源”是也。《二程遗书》卷十八:

问仁。伊川先生曰:此在诸公自思之。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观之,体认出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也。”后人遂以爱为仁。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退之言:“博爱之谓仁。”非也。仁者固博爱,然便以博爱为仁则不可。

韩文公谓博爱之谓仁,是将爱认作仁,举其用而遗其体,非也。仁未尝不博爱,博爱是仁发见于外者,然岂可指其用而为仁也?程子言“爱,情也;仁,性也”。情是用,性是体,故不可指情为性也。仁是爱之理,爱是仁之用。爱发见于外,而爱之理本然具足,未尝有差。“仁是未发之爱,爱是已发之仁”,此言甚善。仁是爱之根,发见之爱是情。必内在之善实然,而后其发见之情,其待人接物之时方能光辉照人,温和宽裕,使人有春风拂面之感。必是内在道理实然,而发见之爱方能源源不断的温暖他人。此处是一源头活水,不是只机械应物之反应而已。性为情之保证,情为性之发见。二者不是一物,故不可以爱为仁,性情混淆。但又不可分别太过。须知情之发露亦是从性而来。故《仁说》曰“盖所谓情性者,虽其分域不同,然其脉络之通,各有攸属者,则何尝判然离绝而不相管哉。”爱离仁不是爱,仁离爱亦非仁也。必云“爱是仁之情,仁是爱之性”,非如此说不能见得分晓明白。《仁说》曰:“情之未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此发见之爱原不是外在的,只是里面有着爱之理方能如此。

又知心有体用,未发之前是心之体,此体为性为理为仁,已发之时便是心之用,发为爱为情。这里心是主宰,性者仁者是须如此这般做之理。性者仁者始终在这里,心则为主宰运用者,情者爱者便是当随着道理如此这般做去。所谓爱之理者,向内点出一个仁一个性,又带出心能为之主宰之意味。此理本内具于心,心上有仁方发得出一个爱,这个爱只是内在具足之理的纯然显现。不是别有一物在心里为之主宰,只是心具此性情,心能不失其主,则所发皆善,若有时而失,则仁心不显,却有时而发为不善。爱之理,只是要使此心常常有主,不为外物所牵引,使此理常在此心,心与理一,则所发处便能安。此处示人当就着爱这一流淌发用处追溯其原,看到其本然内在之理。

《朱子语类》:

问爱之理,心之德。曰:理便是性,缘里面有这爱之理,所以发出来无不爱。程子曰‘心如谷种,其生之性乃仁也’,生之性便是爱之理。

生之性便是心之德。故“爱之理”与“心之德”不是两事,必当合看之。朱子曰“爱之理,即是心之德,不是心之德了,又别有个爱之理”,故知“心之德”与“爱之理”只是一件事也。“爱之理”是偏言则一事,“心之德”是专言之则包四者,无论偏言之或专言之,所言者只是一个仁而已,不是偏言是一个仁,专言之是另外一个仁也。即朱子所谓“偏言专言,亦不是两个仁,小处也是大里面。”又曰:“爱之理,是偏言则一事;心之德,是专言则包四者。故合而言之,则四者皆心之德,而仁为之主;分而言之,则仁是爱之理,义是宜之理,礼是恭敬、辞逊之理,知是分别是非之理。”“说着偏言底,专言底便在里面;说着专言底,则偏言底便在里面。虽是相关,又要看得界限分明。”“偏言专言,恰似有个小底仁,又有个大底仁,不知仁只是一个。”又曰:“仁只是爱底道理,此所以为‘心之德’。”虽言其体,而用未尝不包在其中也。则心之德是爱之本也。故知偏言专言,及其体用之说,皆非是在说两个仁,也不是说“心之德”是一个仁,“爱之理”又是一个仁,二者只是一物。前面既已分说,此处又当合看,方看得道理不差也。

又,《朱子语类》言:

爱之理,心之德。爱是恻隐,恻隐是情,其理则谓之仁。心之德,德又只是爱。谓之心之德,却是爱之本柄。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於气观之。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心。今只就人身己上看有这意思是如何。才有这意思,便自恁地好,便不恁地乾燥。将此意看圣贤许多说仁处,都只是这意。

故知“爱非仁,爱之理是仁;心非仁,心之德是仁”。则陈北溪“仁如水,爱如水之润”此语甚善!仁是爱之性,爱是仁之情,爱虽不可以名仁,仁又岂可离得爱。樊迟问仁,圣人犹答之以爱人。是以知孔门教人,皆是教人于已发处用功,毕竟只是于初动处易见得天地生物之心。故也只是于情发端处易见得本心之仁善。又若孟子何以言“恻隐之心,仁也”?孟子何尝是认情为性?只是教人于已发之端去体认仁体也。于自家身上体认出来,是能自得之也,方可谓实有得于己。就着外面之可见处,来寻求其本心之所固有者,学者可有下手处。又曰“仁,人心也”。亦不是指心为仁也。朱子注谓:“然但谓之仁,则人不知其切于己,故反而名之曰人心,则可以见其为此身酬酢万变之主,而不可须臾失矣。”圣贤教人之用心,实不可不察也。故朱子提醒学者曰“自二程先生以来,学者始知理会‘仁’字,不敢只作‘爱’说。然专务言仁,而于操存涵养之功不免有所忽略,故无复优柔餍之味,克己复礼之实,所以为说恍惚惊怪,弊病百出,殆反不若全不知有‘仁’字,而只作‘爱’字看却之为愈也。”则知操存涵养之工夫一段不可忽也。是以孟子教人亦只是要人“求其放心”而已。

上一篇: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下一篇:西夏占卜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