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了我的一米阳光

时间:2022-08-19 12:26:40

谁“偷”了我的一米阳光

享受阳光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因前面拔地而起的高楼影响了自己采光,谁能没有怨言?当业主拿起法律武器准备维护自身权益时却犯了难,告谁呢?

河南省新密市的16户居民就遇到了这个难题:告规划部门还是楼房的开发者?如果法院以高楼建设者取得有合法手续为由裁定驳回业主的诉求,业主的“阳光权”又该如何得到保障和维护?

2012年12月19日,笔者从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获悉,16户居民向检察机关申诉后,最终讨回了“说法”。

阳光惹来的官司

古希腊哲学家底欧根尼面对国王亚历山大,说出了一句经典名言:“我唯一需要的就是,请你走开,别挡住我的阳光。”但在2007年,河南省新密市市民曹先生等16户居民对新密市粮店说这句话时,就没有这种底气了。

2007年,新密市粮店在新密市文化街南边建造了一栋主楼6层、局部16层的商住楼。在建设商住楼时,新密市粮店就与其对面的新密市工商银行家属楼住宅楼部分住户就相邻关系产生矛盾。用曹先生的话说,“白天都光线黑暗,进门就要开灯。”曹先生等16户住户认为,该商住楼阻挡了其房屋的通风、采光和日照,致使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房屋价值降低,生活费用增加。而新密市粮店则认为该商住楼经过行政审批,不存在过错。因双方协商不成,曾发生多次阻工事件,甚至升级到斗殴。

交涉数次无果后,2008年7月10日,曹先生等16户居民一起向新密市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新密市粮店停止侵害其“阳光权”,排除妨碍,赔偿损失6万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曹先生等16户人都没打过官司,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无奈之举竟然会成为郑州首起维护“阳光权”的官司。

审理中,被告新密市粮店向法庭提交证据证明被告建造商住楼是经新密市规划审批许可并依法施工的,项目开发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关于日照、采光对原告的影响,被告认为,商住楼对16名原告日照、采光的影响并未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

2009年4月,依法裁定驳回了曹先生等16人的。裁定认为:虽原告曹先生等16人所居住的房屋建成在前,被告的建筑物建设在后,但被告所建楼房取得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对其建筑物合法性的审查,不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三十九条之规定。

明明前面的楼房遮住了自己家的阳光,属于侵权,但怎么还是输了官司呢?曹先生等16户住户不服该裁定,先后10余次向有关部门申诉,历时3年有余,但该案仍没有任何进展。为此,2012年7月他们找到新密市检察院民行监督科,希望能由检察机关提起对该裁定的抗诉。

16户住户讨回“说法”

由于“阳光权”纠纷在新密市还没有发生过,同时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此案又涉及这么多申诉人,检察官于蓓蕾、张杨磊首先到现场进行了查看,经过对日照、间距的测量,发现新密市粮店商住楼确实对曹先生等16户住户的住房光照造成了影响。

办案检察官认为,本案中,曹先生等16人与新密市粮店是平等民事主体,争议内容是民事权利与义务,请求的依据是民法的有关规定,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而新密市法院以建筑物合法性的审查不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为由作出驳回的裁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为此,新密市检察院提请郑州市检察院向郑州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最终案件被郑州市中级法院发回重审。为了证明自己的“阳光权”确实受到了侵害,16户居民还委托鉴定中心对此予以鉴定。鉴定结果为住宅日照标准不满足大寒日大于等于3小时的日照要求。

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采光权”的保障和补偿没有具体的规定,最终曹先生等16户住户与新密市粮店达成了日照补偿和解协议。该协议约定,由新密市粮店给予16名申诉人每人1.5万元的“阳光权”补偿费。日前,16户居民所有补偿款已全部到位。

在郑州市检察院民行处的支持下,新密市检察院及时向新密市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杜绝类似纠纷的发生。有关部门接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制订了相关方案,以预防此类纠纷的再次发生。

为什么会有“阳光权”纠纷

事实上,国家对于公民的采光权,公法与私法均作出了规定。

从公法的角度讲,主要是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要求上对公民的采光权加以规定,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人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从私法的角度看,主要是从相邻关系着眼,赋予公民平等的采光权。因采光权受到侵害的人完全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以投诉到政府行政部门或者到人民法院。2002年,建设部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修订。其中要求,住宅日照应符合如下标准:大寒日不少于两小时,冬至日不少于一小时,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照一小时的标准。

但是近年来,政府和开发商越来越青睐一些又高又密集的建筑群。随着楼房越盖越高,楼间距越来越小,阳光进屋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我国各地关于“阳光权”的官司不断出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建成认为,产生采光权纠纷的主要原因:一是城市规划对新建住宅楼的审批存在漏洞,使新建筑物层数、间距不符合建筑规划国家标准,遮挡相邻建筑采光;二是开发商违规施工,造成实际施工结果与设计规划审批结果不一致,出现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高,影响与其相邻建筑物的采光;三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是基于我国南北区域不同采光条件综合考虑的,所以就出现了有些新建建筑物虽然设计楼层高度、楼间距符合设计规划国家标准,但仍对相邻建筑采光有所影响;四是有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居住便利,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私搭乱盖,其所搭建的违章建筑超过必要高度,使相邻建筑采光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阳光权”纠纷多起来也就不足为奇。

采光权损害赔偿难以计算

然而,我国法律上对采光权的规定是从产权界定的角度而言,即明确了房屋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享有采光权,邻人亦享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遮挡权,以此确定受害方的采光权、通风权是否被侵害。“对采光权的保障和补偿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细则。也就是说,至今还没有具体的侵犯采光权、通风权该如何赔偿,赔偿标准以及实施细则如何确定等规则。其后果是:一旦法律判定受害方采光权被侵害,则难以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全面保障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张建成说。

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执法尺度和补偿适用标准,各地法院处理采光权侵害赔偿案件的标准不一。曾过多件采光权纠纷案件的河南律师张祖琴坦言:“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规定了侵犯相邻权有三种承担责任的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及赔偿损失,然而在法院众多的采光权、通风权的案件中,法院判决结果大多为前两项内容,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而能直接判决赔偿损失的案子少之又少。”

河南省漯河市中级法院法官陶京涛也承认,目前法院能直接判决赔偿的采光纠纷案件,也多是一些案情简单、双方没有太多异议的案件。法律法规对采光权侵害的赔偿规定太笼统。

阳光维权的四个难点

在城市小区,“阳光权”主要是通过楼间距体现出来的。按理说,楼间距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指标,盖多高的楼,就该照规矩、按比例,留出相应楼间距。但现实情况是,公民的“阳光权”正遭遇维护和伸张的尴尬。新密市16户居民所遭遇的事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对此,郑州市上街区检察院民行科科长王健认为,阳光维权主要有四个难点:

第一,阳光权到底价值几何。目前阳光权赔偿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判决标准不一,大多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二是数额确实太少,难以体现阳光权价值。对房产商来说,多建造一幢楼房或一个楼层的建筑面积就能多卖出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楼盘。相对于住户永久享受阳光和通风的权利,目前采光权的损害赔偿额确实太低了,所以房产商往往并不在乎这点经济赔偿,形成用金钱就能解决一切的习惯。

第二,“停止侵权”无法履行。对商品房住户来说,一般情况下,只有住宅建成后交到住户手中,住户才能知道自己住宅的采光、通风是否被侵权。也就是说,当住户知道自己的住宅采光、通风被侵权,侵权建筑往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判令“停止侵权”又该如何履行呢?

第三,阳光权只能一赔了之。从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出发,如拆除建筑物,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且采光受到影响的房屋并非完全不能使用。因此,对采光纠纷,通常采取由妨碍方给予受影响方一定补偿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很多业主虽然赢了官司,得了赔偿,但他们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的梦想却无法实现了!然而建起来的建筑是不可能因此就拆了吧……

第四,即使赔偿,标准仍然是一个问题。各地法院在对阳光价值的衡量方式上也不同。有的以挡光面积计算赔偿标准,有的按照房屋因挡光而造成的价值减损赔偿,有的将因此增加的电费损耗计入其中,有的按被挡光的居室面积补偿。

王健说,维护自己的“阳光权”,事前预防胜于事后诉讼。普通百姓应该增强法律意识,时刻警惕周围可能对自己权益会造成危害的行为。只有将侵权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阳光权才有望走出尴尬的处境!

既然法律上存在空白,为什么不尽快立法呢?陶京涛认为,主要是很难划定出一个具体的标准,房价不确定、日照时间难以细化以及不同人对阳光通风的不同认识等,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段,地理条件就相差很多,不可能以一个固定标准来计算。

上一篇:反贪侦查的技与计 下一篇:回不了家的中国“新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