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8-18 10:49:46

由一个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引发的思考

【摘 要】高中的化学学习是建立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很多学生对离子方程式方面的学习相对较差,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笔者不得不深思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轻松、高效地完成初高中的知识衔接与运用。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配平 化合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129-01

一次偶然帮同事上了一节化学课,不了解这个班学生学习情况的我,随机叫几个学生写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令我哭笑不得,我只举其中一位同学默写的化学方程:NaCO3+HCl = NaCl+H2O+CO2,大家不难发现这位学生犯了三处错误:(1)不懂化合价的如何正确运用或者说根本就不懂化合价,对于学生来说Na显+1价,CO3显-2价,所以,碳酸钠的正确化学式应为Na2CO3;(2)不会正确运用气体或沉淀符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要注“”号,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要注“”号;(3)不知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甚至不会写化学方程式。

如:H2O2 = H2+O2,NaOH+H2SO4 = NaSO4+H2O,2H2O = 2H2+O2,不难发现,第一个方程式产物错误,产物应为水和氧气,写第二个方程式的同学对化合价知识和配平都非常混乱,第三个方程式缺少条件。这需要老师去引导,以第三个方程式为例,可以让学生考虑我们面前水杯里的水是不是一会儿都变成氢气和氧气了呢?促使他们提高对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视。学生提到化学方程式就会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抱怨过学生学得不扎实,笔者将在教学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在教学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就是化学方程式的前期知识铺垫,如果学不好这里的知识,那么学好方程式简直几乎不可能。如果学生不会元素的化合价就不会写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因为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是建立在对化合价的正确掌握上,如生活中的钡餐(硫酸钡),因为钡显正二价,硫酸根显负二价,化合物的整体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硫酸钡的化学式为BaSO4,此时我会用一些例子训练学生用他们已掌握的化合价口诀写出我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物质的化学式,如写“硝酸钙”,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合价口诀中的钙元素+2价和硝酸根显-1价,从而写出“Ca(NO3)2”,可见,化合价对化学式的重要性,而化学方程式就是靠不同物质的化学式连接起来的,所以化合价知识掌握不牢,化学方程式一定学不好。

很多老师喜欢用现成的化合价口诀让学生快速掌握,很多参考资料都是这样写的,“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价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价为零!”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总是分不清正负价,只有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能灵活运用化学方程式,为了学生能清楚地区分正负价,我做了如下修改:“氢、钠、钾、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氧负二铜有正一和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二四六硫二四碳,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这样就囊括了中学所有常用的化合价!

在化合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化学式的书写训练,并且展示给他们为什么要背诵化合价,他们记忆的化合价有什么作用,让他们感到在掌握了化合价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展示内心想写的物质符号,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原来记忆化合价还有这么多的好处。如写个化学式让他们求其中一种元素的化合价,给出两种元素的化合价让他们写出组成的化学式:已知某物质化学式为Ca(ClO)2,求元素Cl的化合价,这也是化学的重要考查题型,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讲要求Cl的化合价,就说明除此之外的元素化合价就是我们默认的化合价(前面对全书常用的化合价口诀已进行了整合)。所以,学生可以很快求出Cl的化合价为+1,这与口诀相违背,这样的题目可以提示学生化合价口诀是我们默认的,关于这个知识一定要训练,只要是重点内容,不要吝啬时间,如果重点内容学不好,学生分数提升档次就不太可能。

关于化学方程式产物的写法:其实很多反应都是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有单质与氧气的反应,有单质与酸的反应,有酸与碱的反应等,但学生对两种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书写存在很多困难,毕竟这方面的知识是初中知识连接高中知识的一个重要接口,此时我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会告诉他们采用正负结合原则,如“NaOH与H2SO4反应产物怎么写?我会与学生讨论因为在化合物里Na显+1价,OH显-1 价,H显+1价,SO4显-2价,所以Na与SO4结合,OH与H结合”这种方法很好用。

最后,让学生自己探讨在学会了化学方程式后他们能得到哪些意义。此时的化学方程式零碎的意义就很好理解了,如果留心的话,学生此时通过预习就可以得出结论,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效果非常好。

上一篇: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利与弊 下一篇: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