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性

时间:2022-08-18 08:44:02

试论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性

小学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初级教育阶段,其功效愈加显著。处于初级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等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尚未完全觉醒,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辨析能力尚且不足,容易受到来自同学、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育的独特功能,就有必要对它的特性进行探讨。对小学语文教育特性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整个教育过程,达到教育目的。

一、人文性

小学语文教育的内涵需通过人文精神彰显。无论是从语文教育本身还是从其教育理念来说,它都应当是一种积极向上、宣扬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文化。语文教育的这一特征必然要求它传递的是先进的思想、引领的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的是健康向上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高级志趣,形成其健全人格。同时,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应从权威者的角色向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也应当是小学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应有之义。

二、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教育对象的特定性要求它应当具备趣味性。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应当只是枯燥沉闷的机械记忆或是传统的僵硬灌输,这类教学模式无疑会严重遏制学生的自然天性。只以冷冰冰的文字符号与学生打交道,只会使学生囿于知识的牢笼中而不得解脱,这必然会阻滞其良性发展。正如《学记》所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小学语文教育不应是单调无味的重复作业,而应是形式多样、充满生气与活力的趣味游戏,寓教于乐应是其始终遵循的原则。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教育的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的身心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启发性

《学记》中记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自古就受到历代教育大家的重视。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造就了其乐于表达、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育须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勇于探求知识的奥秘,让他们乐于探索的步伐不因现成答案的给予而有所终止,使他们勇于表达的热情不为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而有所削减。一个好的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真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

教师只有意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训练他们的心智技能,为学生提供活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严田小学】

上一篇:留住心醉的感觉 下一篇:化学导课设计中情意目标达成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