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心醉的感觉

时间:2022-10-26 05:11:48

我开始大量背诵诗歌,是源于初一时期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周背诵六首古诗,背不会周末不准回家。当时虽然很多古诗不能理解,但是不少名句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尤其是古诗里一些美丽的意象更是让人难以忘却。那白衣仙风的诗人,那月落霜冷的枫桥,那落地无声的闲花,就好像一处处美丽的风景名胜,含蓄的、旷远的、缥缈的、幽静的,永远看不到她的全部,却能够想象出她的美丽,这种感觉,真是令人心醉。

带着这种心醉的感觉,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系,并当上了语文教师。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却很少看到有学生为古诗文发狂。他们也喜欢古诗文,但却仅限于课本上寥寥数首,其他的则很少涉及。课本中的古诗文他们也仅限于背诵和基本的理解上,能深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阐释它们思想文化内涵的则少之又少,其态度的敷衍和冷淡多让人心灰意冷啊。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带着迷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极学习语文。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浪费时间且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古诗文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很多教师习惯于在古诗文课堂中采取“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教学法,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令人头疼的紧箍咒。我国传统文化的名篇佳作竟然成为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那令人心醉的美感哪去了?

出于对古诗文的钟爱,也为走出古诗文教学的误区,让学生重新重视我们的经典文化,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在此我愿将点滴感受记下,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一、通过诵读名篇佳句,领略古诗文的意境美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更有梦书当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便是古人用心学习的真实写照。巢宗祺先生就非常重视诵读的作用,“记住了优秀的语言材料”“诵读的过程就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文化和审美的熏陶”。岁月足以使一个人淡忘许多与他目前职业、情趣无关的知识,但是,潜心诵读会引起内心的波动,甚至引起深入地思考,最终让古诗文的美永驻心中。当然,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但逐字逐句的翻译绝不是最佳的理解方式,有时反而会使诗歌的美感与意境荡然无存。如《诗经》中极具意境美的《蒹葭》,便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情与景均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飘忽迷离的景物,若即若离的“伊人”,加上诗人朦朦胧胧、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更让该诗拥有了扑朔迷离而又神秘迷离的神韵。全诗的意思学生可借助注释理解,教师只需放飞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尽情地领略其中清澈澄明、烟波万状的景物美、如痴如醉的情感美和朦胧缥缈的意境美即可。如果非得一字一句的翻译,即使用再优美的语言也不能说尽那种朦胧迷离的含蓄神韵。因此,要想充分领会其诗意美,我认为想象加上背诵就可以达到目的。而翻译越细,意境美则有可能就会越少,甚至支离破碎。其实古诗文读得多背得多了,语感加强了,词汇积累多了,许多古诗文无需老师多讲学生就会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二、多阐释文化内涵,理解古诗文深刻的社会意义

我提倡多背诵,少翻译,但并非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对于作品中的多数词句,学生一般可借助注释通过预习理解,对于稍难的词义教师在课堂上点到即可,无须做繁琐的讲解。而对于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作者的精神思想,教师适当的讲解不仅不可以省略,甚至是相当重要的。如,不管教学《诗经》中的哪一篇,对于贯穿孔子一生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都应该讲到。他不仅教会我们学习的方法,教导我们修习礼节,更教导我们应如何止愠、如何迎友、如何做君子、如何坚韧如松柏,学习孔子可在不知不觉中造就学生的品格。再如教学《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古文时,我们不能不讲诗人政治上的失败、仕途上的坎坷、忧愤的情感和刚正不阿、处逆境而不屈服的旷达而高远的情怀,因为这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知识分子不幸人生的缩影,更是知识分子正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些优秀大家的经典诗文时都应该多阐释它们的思想文化内涵,让其成为青年学生在人生旅途中塑造精神人格的一盏明灯。

总之,就让我们多诵读古诗文,多涵泳其中吧。这些文采飞扬、博大精深、凝练优美的古典诗文,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源头,多少年来它们都在向人类诠释着中国文化的璀璨夺目,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多少炎黄子孙借助这些优秀的古诗文获得了情感的归属和生命的安顿。因此,学习古诗文,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更对培养学生心灵的真善美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在古诗文教学中注意引导,使古诗文的诵读经常化、普遍化,让我们的学生在古诗文美妙的意境中徜徉、迷恋,一醉到底吧!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城县鲇鱼山中学】

上一篇:引导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下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育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