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贸易条件与国家福利

时间:2022-08-18 05:57:13

汇率变动\贸易条件与国家福利

主张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人大多认为,这些年中国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如果人民币升值,则可以改善贸易条件。为此,我们首先要问:贸易条件改善一定地会增加一国的福利吗?其次,汇率升值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升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的?反之,汇率贬值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吗?汇率贬值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的?

“贸易条件改善能否一定增加一国福利”的问题,也可引申为“贸易条件是否为一国贸易利益的恰当度量”问题,向松祚先生对此作出过深刻的说明。这里我们只集中研究汇率变化影响一国贸易条件的机制进而得出汇率变化能否最终对一国福利产生联动影响。

为简单起见,不妨用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问题。假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杯子,每个杯子的单价为1美元。假设原来人民币汇率是1美元=8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升值,1美元=6元人民币。很显然,人民币升值后杯子的国际(美元)价格没有变化。因为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是在国际市场上,在竞争约束下由供给、需求共同决定的;供给、需求不变,杯子的国际(美元)价格当然不会变化。其结果是,人民币升值前,出口厂商出口一个杯子可以获得8元人民币的收益,人民币升值后,出口厂商出口一个杯子只能获得6元人民币的收益。假设生产成本没有变化,那么出口厂商的利润就得减少2元人民币,那些效率相对低下的出口企业就得亏损倒闭,国际市场上杯子的供给就会减少(供给曲线左移)。假设国际市场上需求没有变化,那么杯子的国际(美元)价格就会上升,贸易条件因此得到改善。现在,答案有了新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后杯子的国际(美元)价格改变,人民币升值的确改善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不过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人民币升值是怎样致使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上升的,是怎样致使贸易条件改善的。

进一步来看,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价格上升和贸易条件改善能够增加我们的福利水平吗?答案显然就没有那么肯定了。一个国家,假如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那么汇率升值,因汇率升值而得到的贸易条件改善也许不算什么坏事。但是,假如一个国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那么汇率升值就是灾难性的。在这样的国家,汇率升值,因汇率升值而得到的贸易条件改善是以生产减少、失业增加为代价的。在我们看来,近些年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不是什么坏事。这是中国出口增加、生产增加、就业增加的表现,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考察汇率升值对于进口的影响。同样的道理,进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是在国际市场上,在竞争约束下由供给、需求共同决定的;供给、需求不变,进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是不会变化的。因此,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下降。假如其他因素不变,那么进口就会增加。我们要问,这种进口增加对于国内的生产和就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一般来说,会使国内的生产和就业减少。但并不绝对,要看这进口产品是投资品还是消费品,要看这产品是不是国内本来就不能生产,或者国内本来就没有优势生产的产品。

将上述分析倒转过来,可以考察汇率贬值的影响。还是假设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杯子,杯子的单价是1美元一个。假设原来人民币汇率是1美元=6元人民币。现在人民币贬值,1美元=8元人民币。同理,杯子的国际(美元)价格不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变化,仍然是1美元一个。这样,人民币贬值前,出口厂商出口一个杯子获得6元人民币的收益,人民币贬值后,出口厂商出口一个杯子获得8元人民币的收益。假设生产成本不变,那么出口厂商的利润就会增加,这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到生产和出口杯子的活动中。假如一个国家已经充分就业了,那么可能只是一个产业结构或者产出结构的调整。但是,假如一个国家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那么汇率贬值就会增加这个国家的生产和就业。与升值的情况形成反向对应,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假如其他因素不变,那么进口就会减少。一般来说,这会使国内的生产和就业增加,对于一个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国家而言尤其如是。当然,也要看这种进口产品是不是国内本来就不能生产,或者国内本来就没有优势生产的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汇率变动影响出口和进口的机制并不是对称的。逻辑上,不是汇率升值,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而是汇率升值,出口减少,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上升;不是汇率贬值,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而是汇率贬值,出口增加,出口商品的国际(美元)价格下降。但是逻辑上,的确是汇率升值,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下降,进口增加;汇率贬值,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进口减少。这种非对称性决定了汇率变动引发的结构调整的调整成本之承担也是非对称的:一国货币贬值或升值的调整成本主要由自己承担,而国际货币贬值或升值的调整成本所有国家都要承担。当然,要考虑汇率变动对于一国生产和就业的影响,还要把资本项目考虑进来,还要把国家之间的博弈考虑进来。这是因为,局部均衡并不真实存在,真实世界的一切都是一般均衡的产物,而人和由人组成的国家具有对环境和变化作反应的能力。所以不难理解,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政策选择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一点同样要清楚:名义汇率可以低估或者高估,但是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被低估或者高估的。实际变量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教科书讲:“本币升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贬值,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这结论的确没有错。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个结论,而是汇率变动对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机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或者搞错了,那么上述结论就没有意义。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提高或降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的问题,贸易条件根本就不是贸易利益的一个好的度量。原则上,一切的价格都不过是一个相对价格,而贸易条件本质上也是一个相对价格。既然在微观领域,我们不会一般地认为涨价会增加企业利润而降价会减少企业利润,为什么到了宏观领域,就认为贸易条件改善一定是件好事情呢?向松祚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假如提高价格能够增加利润的话,厂商为什么不自己提高价格,而要由政府通过汇率升值来提高价格呢?

这里要多说一句的是,不要讲什么汇率升值会使产业结构升级之类的鬼话。在一个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国家,产业能升级还需要用汇率升值的办法来强制吗?我们必须看看我们最广大的劳动者到底有着怎样的人力资本状况,什么才是他们能够做、最适合做的工作。

汇率升值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吗?答案是:是的,会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但是因汇率升值而导致的贸易条件改善一定会增加该国的福利水平吗?答案是:这就不一定了。是的,诚如向松祚先生所言:与贸易条件相关的贸易利益问题,可以用价格理论的常识来给出答案,用不着贸易条件那么复杂的术语来故扮高深。贸易条件之学说,应该从经济学里完全取缔。

上一篇:多元化是银行业的改革方向 下一篇:从苹果公司看中美两国双边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