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18 04:37:27

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摘要】企业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不同方式及时、适量地筹集生产经营和投资所需的资金。外向型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与贷款难相互强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阐述了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并针对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对策

1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含义

外向型企业的一般含义是指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单位。外向型企业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是以出口加工方式为主的经营业态,其产品或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国外客户,同时也兼营少量国内业务。通过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在我国大多数的外向型企业中,大部分是以外贸出口、OEM/ODM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2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外向型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利于得到融资的因素

①成本问题。金融危机后,大多数的产品成本上升,使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受到较大影响。由于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的上升,削弱了企业所具有的盈利能力。一是原材料、能源的涨价。2008年8月以前,由于全球初级产品持续涨价,我国出口企业的原材料、能源价格不断攀升,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我国劳动成本的上升。自2008年2月我国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用工成本,据估计,劳动成本平均上升约20% 左右。三是环境成本的上升。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地方政府加大了队环境保护的力度,出口企业治污费用或交纳的排污费相应上升。这些成本的上升导致中小企业的出口问题越发严重,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订单减少或者没有订单导致倒闭。

②信用能力问题。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产品需求的变化,售价的变化,投入成本的变化,企业调整售价能力和固定成本比重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能力的强弱与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加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差,企业人员素质低。因此经营风险高,不能与大企业相抗衡。

2.2外向型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不利于得到融资的因素 – 外部原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需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出口在GDP中比重接近40%左右 ,出口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速影响很大。在中国出口中,美国仍然是第一大的出口对象,约占总出口的17.5%左右。因此,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将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目前美国消费者对于商业环境、薪酬的预期以及就业市场都比较悲观,而信贷紧缩、物价上涨和就业市场恶化使消费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我国对美国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随着美国的外部需求减少,我国出口出现了严重危机。

3解决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任何单项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必须共同采取措施,通过三个体系的有效运作,从主、客观等方面逐步改变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才能促进中小企业尽快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3.1政府应为外向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国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出台有关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促使中小企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国家还应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应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入,解决一些中小企业的历史债务问题;清理现有针对不同性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制的企业必须同等对待;各级行政部门不应再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3.2 加强对外向型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金融机构应该借鉴国际经验,汲取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保险机构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办贷款保险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保险业务,政府在税收政策上给贷款保险业务给予支持,使贷款保费维持在较低水平,缩减企业融资成本,达到减轻企业负担的目的。当中小企业不能还款时,保险公司给予担保机构或银行一定的补偿,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避免银行损失过重。

3.3 外向型中小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自身融资环境

中小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才能充分利用现有金融工具,更好的使用现有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出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合理评估项目,这不但是银行的信贷需要,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必要保证。只有企业财务制度的规范,才能让企业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长远。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部门在政策上进行调整达到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应加快对自身的完善,相关部门积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体系、投资融资体系,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进一步增强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娅.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5-126

[2]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23-227

[3]刘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之现状与对策分析[J].金融纵横,2005(5).89-93

[4]李蔚强.试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经济问题,2009(2).73-76

[5]崔俊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金融家,2005(6)33-37

[6]Schultz T. W. Institution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6(5)1113-1122

上一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 下一篇:对我国汇率制度的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