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追求快乐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18 01:27:34

努力追求快乐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趣的数学课堂更能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下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兴趣,孩子才能更好地接纳知识,数学能力才能够很好地改善。我从事低年级教学已多年,结合教学经验,下面谈一谈努力追求有趣的数学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创造有趣的轻松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老师在课前轻松真诚的微笑,可以带动孩子的内心放松。在微笑的带动下孩子内心的紧张才能快速消失,这节课孩子开始接纳老师,才能放松地学习,课堂初期给孩子创造了愉快的环境。在课堂中期小学生的精神已经不那么高涨了,在疲劳的时候给孩子一个微笑,会消除孩子的疲劳。同时要给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以鼓励。课堂结束时要用微笑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体会这一节课的收获,为下节课保持良好的心情。

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始要创造有趣实用的情境导入

青岛版的数学教材很好地把握了孩子的心理,在每一课的开始利用有趣的情境图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但是老师如果把这图变得“活”起来,那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教学数的认识时,我通过展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的脸上个个露出满意的笑容,并能通过自己的分析抽象出数的知识。青岛版二年级加法教学中,通过老师学生一起表演情境图中的故事情节,学生整节课的积极性奇高。在教学三年级的吨的认识时,有趣的情境导入更表现出了奇妙的效果,将抽象的认识变得形象、具体。

三、课中教师的语言在严谨的同时要形象、幽默风趣

在观看名师、有经验老师的课时经常会观看到师生开心大笑的情景。在听吴正宪老师的搭配课中,老师的“刷”一句,既让学生开心又让孩子形象、具体地理解了知识。还有在倾听何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时,老师的一句“我一声令下,让所有的小兔子站起来”,面带疑惑的孩子展开了紧缩的眉头。老师精心设计的生动有趣的语言让孩子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孩子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

四、紧凑的教学环节满足孩子的需求

我想没有一个学生想在松懈散漫的学习中得到需求。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中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课本、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时间,每个环节做到紧凑,衔接紧密。这样,学生在得到需求时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记得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本来打算这节课知识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认识。由于低估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这节课学生的收获不多,孩子没有满足就没有真心的笑容。反思这节课,可以一半时间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人民币,再用一半时间小组合作交流来探索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这节课孩子才会学得充实快乐。

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会得到学生满意的笑容。这一点我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深有体会。大家知道,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1千克和1克的轻重对于学生来讲毕竟是生疏的,就连成年人对质量轻重的认识也不是很深,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1千克、1克到底有多重”的概念的确立上,并且在教学时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经历体验、感悟中获得新知。课堂上我反复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感受它们的质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

六、用真诚的爱来打动学生

老师要做到细心、耐心、爱心才会成为称职的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关注孩子,在生活中也要关注。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老师课堂中查看生病孩子,很快使全班学生真心地接纳了这位陌生的老师。用心关爱孩子,孩子才会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你的课堂。《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难点是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

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时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因数中间和末尾不含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计算方法,由此自然过渡到例题160×30与106×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用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跟踪练习等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下课后仔细想了想,我认为这节课较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认知。本节课我设计了由铺垫练习“因数中间和末尾不含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过渡到新知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探究欲望较强。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出笔算的一般算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上一篇: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三年级习作如何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