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校园民谣的不同风格

时间:2022-08-18 12:07:19

不同时期校园民谣的不同风格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60-01

校园民谣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种音乐,如果想了解它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校园民谣?校园民谣就是深受广受学生的喜爱,体现校园生活以及学子心境和感受的音乐创作,我们一般称其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等,风格潮气蓬勃,极富校园味道,形象的反映

青年学子们感情真挚、充满活力的生活,曲风质朴明快,宛如青年人率真性情的流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台湾的校园歌曲中既包含有中国民间歌曲的元素,又融汇贯通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被称为"现代的民歌"。其音乐曲调流畅洒脱、简洁朴实,不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更具有清新自然、明快爽朗的时代感,歌词创作有童年童趣的记忆、有风花雪月的感怀,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其意境都给人以美感,风格多偏重于民歌,题材多为回忆童年,感叹乡土亲情、时光易逝。例如歌曲《童年》,罗大佑用了五年来使它变得更加完美,这首歌唱出了许多怀念童年人们的共同心声,展现了无忧无虑、单纯自在的童年生活,也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的无限向往与怀念。其曲调简洁明了、语言简单纯朴,充分体现出校园民谣追忆童年、眷恋纯真的风格特点。因此说,八十年代台湾校园民谣的兴起是中国流行音乐复兴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一种题材,也是一种情感,回忆纯真的童年,歌唱缤纷的青春,传扬人间的至情至爱,让许多的年轻人为之动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校园民谣传入中国大陆后,渐渐变成为一种音乐现象。它首先被那些对音乐有执着追求的校园歌手所吟唱,渐渐的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高校流行开来,而后迅速风靡整个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同桌的你》成为校园民谣的里程碑,旋律温婉悠扬,歌词细腻感伤,让曾经生活在校园的人们难以释怀,勾起了对课堂生活的怀念,而当你从沉沉的记忆中走出来的时候,继之而来的是往昔已逝岁月的叹息,在青涩美丽的青春记忆中伤感。我们不难看出,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校园民谣的风格是一种最纯粹的校园文化,那些对音乐怀抱执念的人们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在萧瑟的街道上、在安静的舞台上,用一把破木吉他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信念,我们就这样被感染、被同化,在风格上,这一时期的校园民谣更具抒情性,题材更为鲜明,其特色是失落伤感的追忆。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但许多人们仍会回忆那段难忘的时光,有童年、爱情、青春,那些经典的校园民谣作品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些努力将校园民谣传承下去的音乐人也逐渐得到认可,如水木年华、摇滚乐代表人物许巍,以及校园民谣歌曲《丁香花》。《丁香花》在歌词上已看不出有校园生活描写的痕迹了,但是它的曲风和情感表达却与当初的校园民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歌在全国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风靡开来,原因之一是歌曲背后凄美的命运故事,艺术加工之后更容易获取校园青年与社会人群的同情与感慨,引起共鸣;其二是由于网络传播的捷径与优势,使得这首歌更加广为人知。因此,这首歌也成为新世纪"校园音乐"的代表。

曾经的校园民谣已将它的触角伸出了校园围墙,渗透到流行音乐的各个领域,如今的校园民谣呈零星之火多元传播的发展趋势,我们正期待着它的再一次复兴与更加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

上一篇:人性化服务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家庭干预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