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引发的关于信息权的思考

时间:2022-08-18 11:29:48

“被时代”引发的关于信息权的思考

摘要:近两年,网络上不断出现“被”词语,“被时代”来临,无论是被自杀,被代表,还是“被自愿”都表现出了话语权弱势一方的无奈,透过现象看本质,被时代的出现也折射出当今信息时代社会传播的失衡,政府、媒介和公民之间的传播链条出现症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政府与媒介,政府与公众,媒介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善和协调,从而促进信息民主的实现。

关键词:被时代;话语权;民主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84-02

我“被就业”了、我“被代表”了、我“被离婚”了、我“被小康”了,近年来,一组以“被”字开头的词语在各大网络迅速流行,以至于网友们无奈地惊呼:“我们走进了被时代”。各种加“被”事物在网络上不断涌现,一路走来,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 “被如何”的,也正是这种流行话语的出现,使得之前隐藏于潜意识之下的某种情绪,在“被时代”的催促下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的深刻思考。

一、“被时代”的本质

冷静分析,网络上流行的“被时代”其实不是简单的幽默与戏谑,其背后的本质是在告诉我们:公民话语权已经被没收,进入了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态,公民成为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同时“被时代”的出现也在告知我们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二、“被时代”的反思

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在国家和私人领域之间存在着公共领域,所谓公共领域意指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在这里,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协商对话,他们可以就公众利益的相关事务组织聚会、结社和表达意见[1]253。由于现实社会的某些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公共领域的范围正在逐渐缩小,因此被时代的出现正是公众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他们不再沉默,不再“躲猫猫”,“被”显然是一种主体表达,是对社会上各行各业潜规则的揭露与批判,公民逐渐明白只有个人习惯了主体表达,才能形成独立的权利人格,才能实现和公权力的和谐制衡,要把“被时代”的“被主角”们从无奈和失落中拯救出来,首先就得归还他们本该享有的权利。所以,被时代与其说是一种无奈与委屈的表达,还不如说是伸张民主与权利的宣言书。

三、“被时代”的深层剖析

(一)政府——“被时代”的受益者

政府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权利的代言人。现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系统是国家和政府,因此政治权利也主要表现在国家和政府的意志与行动上[1]167,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媒体具有控制作用,成为执政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一个赋予政府更多权力的政治体制中,传媒不可能脱离政府的监察、引导。它受政府的许可和检查,服从政府的管理,促进政府的目标[2]。而且政府是政治新闻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传媒的自身利益也需要政府的关照,所以在网络信息时代,政府对信息的传播有很大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政府的权威,提升政府的信誉,在某些危机事件或者有损政府形象的事件出现时,政府会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减少信息的公开,制造一些“虚假繁荣”,这也是“被时代”下政府的主要角色,无论是被就业、被代表,还是被小康,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权利来影响媒介,控制媒体,设置公众议程,引导舆论和受众的态度,从而使政府成为“被时代”的最大赢家。

(二)媒体——被时代的推动者

众所周知,媒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者,是政府行为的监督者,是公共环境的监测者,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这些媒体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尤其是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3]130,由于受到政府的压力和商业化浪潮的挤压,媒体在为政治服务,积聚财富的同时,逐渐削弱了民主的根基,成为政治的附庸。某些媒体开始变得唯利是图,新闻的正统精神被遗忘,公众的兴趣也被忽略,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媒体都在维护政府、商家以及自己的经济利益,打开信息的把关门,对信息的监督也宽松化,舆论领袖的引导作用也逐渐减弱。同时也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民有机会和平台去说出自己的心声,可以在网络上对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披露,从而发出那深藏已久的声音,所以一定程度上媒体成为了“被时代”的推动者。

(三)公民——被时代的受害者

媒介生产并输出的产品是信息,媒介与受众相联系的纽带也是信息,受众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4],他们依靠媒体获得关于世界的信息,公民接触媒介主要有学习目的、使用目的、娱乐目的和沟通目的,然而由于受众权利有限,接触媒介的渠道有限,影响信息的能力有限,所以受众有时只能被动地接受碎片化,片面化的信息,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使得广大受众的话语权受到了约束,这种“操纵式的传播”使得受众逐渐成为信息的奴隶。因此受众的这种弱势地位使其成为“被时代”的受害者。

四、“被时代”的反思

“被时代”反映了社会上各行各业潜规则的存在和传播规范与道德的失调,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被时代”,需要信息链的各方都充分发挥作用,主动改善传播关系,优化传播环境,从而消除“被时代”的无奈。

(一)政府与媒介:良性互动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减少负面影响,政府对于信息应该公开化,使媒体能够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客观报道事实,向媒介和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同时政府提供给媒介的信息也应该公平公正,不应该包含虚假信息,误导受众,要开发多种渠道鼓励受众和媒体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应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社会正义,能够与政府进行良性沟通,从而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大众传媒要发挥其能动性,替社会说公道话,主持正义,客观公正地报道社会所发生的一切[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沿着一条正道向前走,才能实现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话语空间。政府与媒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被时代下,两者应该良性互动,互相之间充分监督,从根本上减少负面影响,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媒介与受众:协同进步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者和受众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没有受众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而不被受众所接受的传播也是无效的[3]216。因此为了使大众传播得以真正实现,需要媒介和受众之间能够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为大众构建一幅真实的社会图景,要以受众为中心,和受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依存关系,媒体传播的信息应该真实客观,同时给予受众一定的空间进行反馈,对信息内容进行理解与交流,对于虚假和扭曲的信息,能够主动地由幕后走到台前,进行反驳与更正,从而实现自己的公共话语权利,媒介应该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抵制利益集团的侵蚀,提高信息贫困者的弱势地位,为他们提供多种信息渠道,从而发挥好其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受“被时代”困惑的当事人,也应该树立改变现状的信心和勇气,不放弃表达诉求的权利和权益,通过当面交涉、积极协商沟通、网络论坛、书信等途径,表达正常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受众永远是传媒正常生存最根本的生命之源,构建和谐的“传媒—受众”关系,应该是任何一家传媒和任何一位受众的永久性的目标追求。

(三)政府与受众:共存共荣

荀子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政府和公众之间是共存共荣的,一个好的政府能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诉求,能保护好公民权利,使公民生活得更好。同时公民与能够承担责任,对政府进行监督,积极参与政府活动。在当今时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处于不对称之中,从而引发了“被时代”的热议,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公共话语权利,体现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应该选择向政府表达意见的策略来主张自己的利益,应利用充分的能力、机会、资源获取需要的政府信息,与政府展开信息博弈,解决信息不对称,获取与信息相关的利益[6]。同时政府也应该主动收集公民意见与建议,从中加以辨别和筛选,尽最大可能与公众之间达成一致,要充分运用网络等多种多样的信息渠道和网民进行互动,从而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化,也推进我国的信息民主化进程。作为信息弱势群体的我们,有时也要主动调整心态,提倡“被快乐”、“被开心”。在新的“被时代”下,变得更加宽容、豁达、积极、求进。在平凡中寻找快乐和幸福,借助互联网络等平台实现自己的民利。

参考文献:

[1]吴飞 ,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景天魁,冯波.传媒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4.

[3]郭赫男.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30.

[4]张宁.媒介社会学——信息化时代媒介现象的社会学解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59.

[5]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44.

[6]雷润琴.信息博弈—公民·媒体·政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2.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可诉性及相关制度思考 下一篇:新时期下的现代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