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政策下切忌“茫、盲、忙”

时间:2022-08-18 09:41:23

内需政策下切忌“茫、盲、忙”

日前,国家以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扩大内需政策以刺激消费市场,但如今的消费市场最严重的伤害远远不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这种单纯的数字可以表示的,不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企业,在逆境中的迷惘才是对市场最大的打击。而作为企业,逆境之中的未来只有三种选择:糟糕的公司在抱怨中消亡,普通的公司在逆境中苟活,而优秀的公司则因此在乱世中成长和壮大为英雄。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业,在这场危机中虽然有些受伤,但如果考虑到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这场危机的到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在此时选择一种合适的战略生存并且发展下去成为企业迫在眉捷的事情,但切忌不要 “茫、盲、忙”。

明确发展基础不能茫然

一个明确的战略选择首先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

1、等待美国复苏。多数市场研究机构均认为2009年3季度开始美国经济能摆脱衰退,选择如此战略的企业面临的是如何过冬?短期内出口市场必然会萎缩,2009年出口预期(如表1)情况仍然比较严峻。如何维持现有规模是个难题,但对于出口依赖度很高的企业这是短期内唯一之选。幸运的是有两个理由可以支持它们的选择,一是我国的服装出口产品多属于低附加值产品,需求弹性较弱;二是与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相比,中国产品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变的更加便宜。(如图1)

2、寄希望予内需启动。这也是管理层最希望看到的选择。短期来看,内需启动靠财政赤字。2009年我国的财政赤字预计将达到6000-7000亿元人民币。国家在2008、09两年将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消费需求,拉动GDP数字大约6075亿元人民币;中期来看,内需启动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并提高农民收入。从2008年以来的政策看,中国是在朝这方面努力。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推动我国消费成长的主要因素,城市化率上升和消费升级促进了我国消费结构的提升。预计2008-200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7.1%,农村居民实际可支配现金收入增速分别为11.2%和11.8%。通过对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相关分析,预计2008年零售行业的销售增速将达到26-28%,2009年的销售增速将保持在15-17%。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的数据分析(如图二),2008-2009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投资,分别达到51%和58%,消费的拉动效应将不断加强。

在内需的地区分布中,我国部分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高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根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调查,预计到2017年,75%的中级消费市场将出现在中国二线和三线城市中,而这些区域市场的竞争程度也相对缓和,服装行业企业可以将市场开发的重点放在此类地区。根据香港贸发局对内地城市消费力的评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和武汉被评为AAA级城市,苏州、杭州、宁波、天津、青岛、济南、沈阳、大连、长沙、郑州被评为AA级城市。结合历史消费数据(表2),新兴二线城市市场十分广阔。

3、新兴市场出口扩张。2010年以后,全球将开始进入人口周期下行的阶段,除最不发达国家以外,其他各类国家都将在2010-2015年经历人口负担比的拐点。发达经济体受到的冲击将最为显著,经济增速将明显减缓,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增速可能下降。所以无论如何,我国出口企业都需要拓展新的出口目的地以缓解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压力。首先目标国要有丰富的资源,以适应中国的资源消耗模式。其次要有大规模基建和城市化建设所产生的消费需求。最后,还要有充裕的外汇储备以支持进出口贸易。根据申银万国的研究,中国+39国的新集团将在资源与生产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的稳定结构(表3)。

根据数据模型推导出的预期数字,这39个国家的人均GDP将由2007年的5750美元逐步提高到2040年的40061美元。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也将由2007年的17.5%提升到2040年的26.1%,将为中国的出口提供日益广阔的市场。

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不能“盲”

要注意看清企业自身的基础,发挥企业的优势,管理好企业资源,“内圣”自然“外王”。

1、高端技术、自有品牌。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60%的收入来自出口,出口中一般贸易占70%,30%为OEM,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中,高端技术和自有品牌严重缺乏。在危机中,是收购廉价资产的最佳时机,有一定优势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兼收并购等方式扩大技术和品牌优势,但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目标企业、技术、品牌,以建立优势互补。

2、营售模式的重构。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营售模式有很大不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内需市场的重要性将显著提高,国内市场的营售模式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会让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水土不服,尤其是国内采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暗箱操作严重,让很多企业难以适应。此时企业需要在开拓中研究,根据产品细分特征以及渠道的销售特点选择合适的营售模式,重构企业的流程和模式是每个转型企业必须面对的门槛。

3、融资渠道的拓展。服装行业的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有很大优势,但非上市服装企业的融资难一直没有解决。由于结算方式的中外迥异,所以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普遍有所增加。目前国内纺织行业采购量大宗都在南方,但南方的采购商习惯非现款结算,这对本就现金紧张的行业企业来说,无疑加重了其融资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将是决定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

4、现金链的保障。由于服装行业外单较多,金融危机衍生出的信任危机给行业企业极大打击。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Coface Holding)表示,自2008年1月,科法斯已观察到信用危机开始爆发。根据其位于全球65个国家的信用保险客户提交的赔偿申请数据显示,2008年前4个月的企业付款违约件数较2007年同期上升达45%。出口外贸的中国企业也因此受到冲击。一些无力负担呆坏账损失的出口商,便将损失转嫁给他的供应商。其处理的一些中国国内的贸易索赔案件中,买家不付款的原因是其美国买家不付款或者破产,所以在非常时刻企业要注意评估一些付款能力欠缺保障的企业的交易风险。

管好资源发挥优势不要“忙”

事情本来再简单不过,它们往往不会比造火箭更难,但火箭的发射成功率恰恰是很高的。事情的增加往往是为了填满完成工作所剩的多余时间。企业在市场中,出于对不可控环境的恐惧,领导者和员工往往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事务之中,而丧失了对战略的执行、反馈和修正。在危机中,“忙”是最要不得的恶习,人们忙着裁员、忙着精简机构、忙着开源节流,却忘记了企业在危机中,最重要的是效率,只有客观的自我认知、清晰的市场定位、明确的战略执行、还有高效的制度和流程,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上一篇:多元化也是过冬防御一法 下一篇:孟定香竹糯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