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无人区

时间:2022-08-18 08:20:32

穿越无人区

在海拔 4600米可可西里无人区里的青藏铁路工地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位身穿防寒服,手持对讲机的指挥官在不停地忙碌着,由于缺氧,他喘着粗气,一会儿爬上高高的桥墩,一会儿站在长长的路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特殊战役,他就是余绍水。

余绍水,中铁十二局集团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大家平时都亲切地称他“余总”,他 30多岁,思维敏捷,稳重忠厚,精于管理,是一位长期在艰苦施工一线奋斗的优秀青年代表。

中铁十二局集团施工管段,全长 74公里,北起险恶的昆仑山口,南至号称“鬼门关”的五道梁,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青藏铁路施工中的“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施工”三大世界性难题在本段显得尤为突出。管段内工程全部处于高温冻土地带,而这种高温冻土又被专家称为极不稳定冻土,由于它对构造物的特殊危害性,成为困扰国内外冻土专家的重大难题,也是解决高原冻土区工程可靠性的难中之难。因此,中铁十二局这段工程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要的科技试验段之一。

为了破解这道世界级难题,刚一上场中铁十二局就组成以余绍水为组长、指挥部总工为副组长的科技攻关组,余绍水主动向铁科院的教授和专家请教,外文书他也拿来一字一句地啃,作了大量的笔记。同时还邀请了国内各大科研单位的冻土专家到集团指挥部举办培训班,聘请德国、意大利机械工程师到现场进行专业培训。他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一起直接参与了试验段通风路堤、应用保温材料、以桥代路等 17个科研项目的研究,为全线全面开工设计和施工方法提供了可靠、科学的依据,仅混凝土的融冻试验他们就做了300多次,解决了高原多年冻土区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工程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青藏铁路先张预应力混凝土T梁,填补了我国高原耐久梁生产的空白,也为全线大范围采用以桥代路技术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保证。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艰辛,饱含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清水河、巴拉大才曲和楚玛尔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三大重点控制工程。钻孔桩基础长度加起来 10万多米,相当于十几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全部处于高温冻土地区。由于冻土地段的特殊地质,2002年7月份,桩基施工中偏孔塌孔的情况不断出现,楚玛尔河特大桥还因此停工几天,技术人员们经过多次研讨和改进方案,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严重制约着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这时作为指挥长,他心急如焚,决定亲自下桩孔去看一看,不难想象,在直径只有1.2米、深达20多米的孔内空气更为稀薄,而孔壁的冻土经热气的侵入,又很容易塌方,下去非常危险。同志们都争着要下去,可他却说:我是指挥长,关键时刻应该挺身而出,我必须亲自下去摸清情况才放心。

于是他立即脱掉棉衣,将缆绳系在腰上,一米一米的向下滑,孔内光线越来越暗,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下滑过程中,还不断有土块和石头打在安全帽上,叮当作响,越往深处,呼吸也越困难,每下一米,危险就增加一分,同志们在孔口上,边放着缆绳,边呼喊着“余总”,怕他晕倒。开始他还答应着,后来确实喊不动了,他就抖一下缆绳,大家都替他捏着一把汗。他一直下到孔底,借着手电筒的光线,一点一点地仔细察看。突然,孔壁上一块几斤重的冰块“轰”地一声正好砸在他的安全帽上,瞬间他就眼冒金花、头晕目眩,一下坐在地上,好几分钟才完全恢复知觉。这个时候,只要他轻轻喊一声,上面的同志就会立即把他拉上去,使他脱离险境。可他又不愿半途而废,就挣扎着爬起来,喘着粗气,压制着阵阵恐惧,又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一点一点的摸着、看着、记录着,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观察,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坍孔、偏孔的原因。回到地面后他和大家很快就对原配的钻头进行改进并改变了施工方法,彻底的解决了这个施工难题,而探孔这件事本身也为后来同志们多次排险克难起到了示范作用。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施工中,他把工程质量视为生命。他始终认为,抓质量必须有铁的制度,还要有铁的心肠,否则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 2002年9月份的一天,他在例行质量检查时发现大桥工地上有一个刚刚拆模的盖梁,职业的习惯使他爬到盖梁顶上进行观察,突然在表层上发现了几道细微的皲裂,这是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的,当时他就脱口而出“炸掉它!”陪同他的项目领导和总工却小声的对他说:“余总,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工人们喘口气都很困难,能干出这样的活就不容易了,况且每粒沙子、石子,都是从百里外拉来,来之不易呀!炸掉太可惜了!”看着他们一脸疲倦和委屈,他的思想也在激烈的斗争,是炸还是不炸?说实话,这种情况合格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距优质工程标准就有一定差距了,为了建设一流的高原铁路,他还是坚决地说:“不行,你们必须马上把它炸掉!我要的是响当当的国优工程!”

如果说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的话,高原环保则是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在建好青藏铁路的同时,必须给青藏人民保留一个美好的家园。中铁十二局集团管段正处在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这里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又极为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可是千难万难。如何处理好铁路建设与高原环保的关系,这是建设者们在施工中面临的又一个严峻挑战。中铁十二局建设者从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出发,提出了边施工、边恢复的科学施工方法,被形象地称为“小切口微创手术”。其程序是:开工前,通过摄像、照相,准确地做好工地及周边地貌的记录工作,经过周密计划,规划出了最小的施工限界;施工中,职工们又总是小心翼翼地将植被连根平铲、码起来养护好;施工过后按照事先记录的地貌特征恢复植被。中铁十二局还投入 2亿多元购买、租赁了40多台世界上最先进的旋挖钻机,对5000多根十几万米的桥梁桩基全部采用“干钻法”施工,最大程度地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以及对冻土的热扰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有一次,余绍水在检查工地时,发现一块不大的稀疏草皮没有移植,推土机就开始作业了,他立即喝令停机,找来工地负责人查问原因。这位负责人说,可能是现场人员工作疏忽,那块草皮在移植时被遗漏了。他一听便来气了:“你知道不知道,这块草皮的形成要成千上万年,比你身上的皮肤还珍贵,你必须亲自给我移走,而且要确保成活!”那位负责人立刻将草皮移植到指定地点,并派专人每天浇水,直到救活了那片绿色生命。由于广泛的宣传教育,严格的制度,领导的率先示范作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全体职工都自觉地保护高原一草一木,乃至出现了司机为了不破坏一小段草皮而宁愿堵车9小时的感人事迹。

辽阔的青藏高原,生存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有野牦牛、藏野驴,当然还有美丽可爱的藏羚羊。 2002年6月,在楚玛尔河大桥建设工地的东边,聚集了上千只大腹便便的藏羚羊,它们都在焦急地观望与徘徊。余绍水通过请教可可西里自然保护站的负责人,才得知那些挺着大肚子的母藏羚羊每年都要从可可西里到西边的太阳湖、卓乃湖产仔,6月去,8月回,这已是它们亘古不变的生活规律,可眼前这些火热的施工场景,却使它们望而却步。当时正值施工黄金季节,高原有效施工时间非常短,如果停工给它们让路将会给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那些藏羚羊含着哀戚的目光,就像一群急于寻找产床的孕妇,又那么焦灼无助,让人撕心裂肺。停还是不停?他心里矛盾极了,那两天他白天晚上往可可西里工地跑,不停地用望远镜观察这群藏羚羊的动向,寻着藏羚羊的足迹来回走动,极力想为它们找到一条新的通道,6月6日下午,他在路基东边急匆匆走了10多公里,由于着急和高原反应,引起脑供血不足,在回来的路上,突然两眼发胀,眼前一片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司机和医生扶他上车,回去吸了几个小时的氧气才有所好转。当晚,他就果断地下达了“停工让道”的命令,不到三个小时,工地 的彩旗全部撤除,300多台机械关机熄火,800多人停工在家,楚玛尔河、五道梁一带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藏羚羊群顺利地通过了施工地段。8月份藏羚羊群又携儿带女返回可可西里时,他又一次下令停工为它们让道,前后两次整整停工12天。他和工人们嘴上都急起了泡,可没有一个人说半句抱怨的话,职工们还准备了奶粉、药品等,抢救了好几只受伤掉队的小羊羔。为了夺回损失的工期,他们通过增上设备、科技创新、优化施工方法,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他和职工们保护野生动物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与好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并称赞他们是一支战斗在可可西里保护区里的文明之师。

面对高原生存考验,用科学挑战生存极限又是一场攻坚之战。在无人区施工,空气含氧量极为稀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 41摄氏度。生活一段时期后,人体机能就会变得十分“脆弱”。绝大部分职工都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头痛、喘不过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面对恶劣环境对职工身体的严重损害,他立下誓言:让奋斗远离牺牲,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施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为职工创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此,中铁十二局一次性投入上千万元购置了上百套先进适用的医疗设备,上场了40多名专业医务人员,在山上建立了一个中心医院、八个工地卫生院,还将工地流动卫生所建到作业现场,同时购买了高压氧舱,建立了高原氧站。对施工人员实行全程健康监护,任何情况下都能确保每一个高原病患者在10分钟内得到及时抢救。上场三年多来,中铁十二局没有发生一例高原病伤亡事故。

在高原“无人区”,夜间风大寒冷,职工出门上厕所极易感。感冒在内地算不了什么,可是在高原,就像瘟疫一样,稍不留神就会引发脑水肿、肺水肿而夺去人的生命,这个问题曾引起高原病防治专家的广泛关注,有位专家还告诉他:你可要防止死神从厕所里拉走你的职工啊!为此,上场后他第一件事就先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反复讨论,他同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制作了一种“流动厕所”,夜间推到宿舍门口,为方便职工,白天再拉到指定地点冲洗,既解决了同志们夜间上厕所着凉感冒的难题,又解决了冻土区缺水和环保问题,被铁道部领导称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挑战生命极限,生活保障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高原上,由于气压低,饭菜都煮不熟,水烧到 70多度就开了,连方便面都泡不透,许多职工上山一个

月,体重就降低了 20多斤。为了职工吃饱、吃好,他决定在格尔木成立了净菜中心,办起了主副食加工车间,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的方式,每天将洗净加工后的疏菜和蒸熟的馒头、包子经过卫生包装,由冷藏车送到山上每个作业队食堂,保证了职工都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在生命修筑铁路,需要科学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方法,更需要良好的工作作风,对领导干部来说,尤其要力戒脱离实际的。为了能够及时了解一线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在工地上巡视一遍,对于重点地段都是徒步巡查,有时就干脆住在工地的值班帐篷里。 2002年10月21日晚上11点多钟,他从工地回到驻地,感到左边身子有些麻木,并伴有头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他开始以为是高原反应和过度疲劳所致,吸点氧就可以了。但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左胳膊左腿就是不听使唤,走起路来身子向一边飘,双手抖的连衣服扣子也扣不上,耳朵也听不到声音了。他顽强地爬起来,跌跌撞撞走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血红蛋白已达到 240克,血压升至160,这是典型的高原脑梗塞,并发中耳炎,院长含着泪恳求地对他说:“余总,你必须下山去治疗,这种病耽误了可了不得,你还这么年轻,千万不能倒下呀。”可这时候,他又怎么能离开工地 ?可可西里的10月份已经下雪了,工地上还有几百个墩身正在紧张施工,几千名职工正在山上忘我拼搏,他觉得自己一下山就会动摇“军心”,他说:“不完成今年的任务,就是把小命放在这里也不能下山!”刘院长见他态度非常坚决,又怕他出事,只好跟着他上工地。开始他咬着牙坚持,白天带着药上工地 ,晚上回到住地打点滴。后来他嫌麻烦,干脆把自己的帐篷安在了巴拉大才曲特大桥工地,边指挥边输液。一个月下来,两只手背被扎得麻麻点点,很难再找到下针头的地方了。大桥工地 有4公里多长,他每天都要拖着沉重的病体在现场走上两个来回,有时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车里看着大家施工,直到放心了才离开。

两年多来,中铁十二局集团广大铁路建设者在他的带领下,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斗志更高,以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劳动竞赛中,中铁十二局指挥部三次夺得综合评比第一名,指挥部还被青海省评为爱国卫生和环境保护先进集体 ,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他个人也先后获得了“火车头奖章”、“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个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青年贡献奖和青海省劳动模范、“五四”青年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上一篇:留英女大学生“魔鬼海滩”生死劫 下一篇:美国飞虎队中的“驼峰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