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18 05:05:27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提高,从小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手段的熟练掌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未来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形势下,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学角度来讲,小学的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模式,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现新发展。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核心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学生的个人特点出发,设计一些带有游戏性质的教学内容,彻底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课堂教学任务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在进行文字编辑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文字编辑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小故事,然后逐一在台前进行展示,这样就提高了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对计算机知识和产生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们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和发展历史有着全方位的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在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就必须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行提高。因为,计算机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视独立操作的技术,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灌输和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掌握能力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能力也无法进一步得到提升。围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这一重点,老师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高度予以重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不能过分注重专业性,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在教授学生使用“画笔”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制作新年贺卡、个人信件等,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赠送给家人和朋友,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成就感。

三、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讲,很多知识都是枯燥无味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学习过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有效的开展讨论,这样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比,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鼓励,并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就提高了学生提高知识的针对性,并通过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配合意识和团队意识,发挥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四、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讲,必须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人特点不尽相同,必须进行分层次教学,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具体过程中,绝不能简单地进行一刀切,要充分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学生们都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最终实现共同进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无穷乐趣,减少对计算机知识的排斥。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项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学科,这对小学教学来讲是一个难点问题。由于小学生大多对具体和形象的知识感兴趣,针对这种现实特点,广大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研究如何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生动的趣味知识。因此,就必须要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比如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幻灯片,将计算机的相关操作知识分解为操作图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操作知识的理解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中心小学 辽宁】

上一篇:种群增长数学模型分析及其教学 下一篇:江山代有才人出 独领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