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的首要课题:如何以制度来确保信息质量

时间:2022-08-18 12:54:09

经济普查的首要课题:如何以制度来确保信息质量

首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在2005年第一天拉开了序幕。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不仅涵盖了以往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还将建筑业纳入其中。此次普查结果既是国家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依据,又是调整和修正以往经常性调查统计数据的基准,可谓承担着“摸清家底”的重任。

统计部门坦言此次经济普查有“五难”:经费落实难,人员选调难,入户登记难,保证登记质量难,部门协调难。针对“五难”,有关方面出台了相应举措: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普查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专业统计人员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集中“过滤”可疑数据;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和核心企业直接上报国家统计局,不经过地方政府;拒不接受普查,不如实、不按时填报普查资料,自行修改及强令、授意篡改、编造普查数据的单位及其负责人,将依法严肃查处。统计部门还专门作出了三项承诺:第一,经济普查所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第二,对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必须履行保密义务;第三,任何单位不能以经济普查结果为依据,对普查对象进行处罚。

虽经如此周密部署、三令五申,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仍值得担忧。以往的统计调查结果往往不够理想,有时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正面的数据如GDP,各省上报的增长速度总比中央最后核准的高两三个百分点;负面的数据如人口,几个省均出现瞒报上千万的问题,如果全部相信地方上报数据,全国总人口居然不升反降。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让人们说真话?这是统计工作的首要课题。

信息经济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真理:如果激励与约束措施不到位,人们普遍缺乏说真话的动力。现行统计制度在激励与约束方面显然不尽如人意:在数据造假之风影响下,人们看不到如实填报的好处,却普遍担忧“秋后算帐”;即使统计对象自身倾向于如实填报,有时也迫于上级压力而不得不作些“技术处理”,有些地方干脆就是领导一支笔出数据,先定任务指标,然后层层分解下去;至于处罚措施,许多人根本没放在心上,工商、税务部门的处罚手段与处罚力度比统计部门如何?大家还不是照设两本账?

某些学者将现行统计体制的弊端归结为统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垂直性,关于统计体制变局的传闻也反映了这一思路,如于统计局之外另组经济调查局,该局由现属统计局的农业、企业和城市三支调查队合并而成,实行垂直管理。且不谈这个方案是否有机构重复、叠床架屋之嫌,仅看现实中已经实施垂直管理的技术监督部门在打假过程中面对地方保护势力的无奈,很难想象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即可一举解决数据造假问题。

现行统计体制许多方面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了,统计工作亟待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市场经济国家统计工作特点可以概括为“花钱买数”,统计机构充分独立,统计活动自主进行,而统计对象一方面没有造假的习惯(既然对税务部门都老老实实,又有什么必要对统计部门虚报瞒报呢?),另一方面也受到激励措施的鼓舞,并对执法部门的程序正义有足够的信心,不担心自己主动提供的数据将来成为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因此普遍愿意配合统计工作,填报数据质量也比较高。此外,市场经济国家很少搞普查,而更多采用抽样调查。既然我们所做的普查最后也需要借助抽样调查来“挤水分”,何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统计工作重心转移到抽样调查上来?可以考虑委托多家民间调查机构,相互竞争,独立运作,取代以往统计工作的“官方、官办、官样文章”,消除统计对象的戒备心理与不信任感,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如实反映国情国力,为公共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上一篇:方兴东发表:中关村失落 下一篇:谁会成为流通业的“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