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互动升温

时间:2022-08-18 12:24:56

欧洲正以更乐观的态度正视中国的崛起,并积极地寻求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继年初15个传统欧洲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之后,10月,英荷法德等国领导人与中国的热络互动,再次牵动世人的目光。

《华盛顿邮报》将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国家主席的热情接待形容为“毫无原则的热情”,甚至还假设了这样的情境――“当中国与邻国发生冲突时,英国是否会站在美国这边?”

在欧洲,则是另一番景象。10月22日,中英两国在伦敦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仅4天后,法德两国驻华大使于《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热情地称法德“是中国在欧盟的核心伙伴”。

与高频词“伙伴”相呼应的是,在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特别提款权(SDR)五年一度的正式审核到来之际,英法德再度纷纷表态,支持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

这些现象都表明,欧洲正以更乐观的态度正视中国的崛起,并积极地寻求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更独立的对华政策

11月3日,随着法国总统奥朗德结束对华访问,让人应接不暇的中欧领导人互访终于落下帷幕。

这个深秋,高层领导人的密集互动让全世界看到中欧关系的显著升温――10月19日,国家主席访英,受到超高规格礼遇,双方签署价值高达400亿英镑的大单;10月25日,荷兰国王威廉访华,签署农业、畜牧业、水利、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更特意造访曾插队工作的延安;10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第八次访华,20位企业高管精英团随行,力促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11月2日,奥朗德接力默克尔,任内第二次对中国进行访问,谋求中方在气候和经贸问题上的合作。

无论是此前的“亚投行”筹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人民币纳入SDR等问题,欧洲诸国纷纷选择支持中国。

专家指出,欧洲人正在实行更为独立的对华政策,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欧洲外交中重视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是美国作为唯一霸权国的世界格局。

“从近几年的经济情况来看,美国的力量在下降,而中国的力量在上升。显然,与中国的合作会给欧洲带来更多利益。而由于欧洲并不需要像美国一样维护世界霸权地位,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是机遇,欧洲在与中国的合作上没有太多政治顾虑和安全提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田辰山告诉《t望东方周刊》。

数月前发生的叙利亚难民危机,也令欧洲人受够了替美国人“接盘”的难处。

9月8日,德国《明镜》周刊将矛头对准大西洋对岸。其报道称,美国自2011年以来仅接收了1500名叙利亚难民,“1500!这是一个笑话。”

同日的德国《青年世界报》称“美国是难民危机的主要责任者”,“德国选择党”副主席高兰德在接受采访时,批评美国应为目前欧洲的难民危机负责。这名资深政治家说,“美国已经动摇了整个中东地区,但美国自己几乎没有接收多少难民。现在欧洲却必须替美国收拾残局,特别是落在德国肩膀上。”

因此,相较于频频被美国人卷入麻烦,欧洲更希望把精力放在与中国的务实合作上。

经贸互补双赢

步入经济新常态的中国,正逐步实现向对外投资大国和消费大国的角色转变。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坐拥雄厚投资能力与广阔市场的中国对亟待复苏经济的欧洲来说,无异于一剂良药。

10月2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中国国务院总理会谈时开门见山地说:“我对中国的发展当然有信心。”这是对此前喧嚣一时的“中国衰弱论”的鲜明回应。

随默克尔出访的大众新任CEO更送上了未来四年在中国投资220亿欧元的“大礼包”,以实际行动表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有分析认为,在因排放丑闻损失惨重的大背景下,这一投资承诺相当于将大众的未来押在了中国。

在英法德等国的力挺下,当地时间11月5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确认中国已正式申请加入该银行。

成立于1991年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由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在二战后发起成立,旨在帮助和支持东欧、中欧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近年来,其投资范围已扩大至北非和亚洲中部等地,也包括欧元区出现危机的国家,如希腊和塞浦路斯。该行由64个国家、以及欧洲联盟和欧洲投资银行共有。

德国财经网指出,EBRD的投资项目与中国的资金和“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将有助于连接欧亚大陆经济,促进欧洲的经济发展。

商务部欧洲司前司长孙永福此前参加国际资本峰会时表示,中欧经贸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中欧贸易额已突破6000亿美元,欧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连续11年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对欧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4年全年达98.48亿美元,是欧盟对华投资的1.44倍,增长了117.7%,而今年1~5月这一数据的增长更高达367.8%,再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从发展战略来看,中欧在经贸上的互补性也使得双方能在战略上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接。中国拥有资金以及出色的装备制造集成能力,而欧洲则在智能化工业、低碳经济、创新科技方面有明显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进告诉《t望东方周刊》:“欧洲不仅需要中国的市场,也需要通过与处于工业化中端的中国加强合作,来降低再工业化的成本。”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英国制造2050”,还是“新工业法国”,这些战略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英法德这些老牌工业国家来说,推进本国工业战略与中国的对接,显然将带来更多“发挥所长”的机会,为本国企业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

合作新亮点

从近期中欧领导人互访的丰硕成果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拓第三方市场将会成为中欧未来之间合作的新亮点。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在路桥、高铁、核电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例如,自主高铁技术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不仅如此,得益于身后国内金融机构的支持,不少中国企业具备了承建海外大型项目的优秀资质。在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多年的一名员工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与国内金融机构的保函合作使工程的资金链更有保障,这让来自中国的建造商逐渐获得欧洲国家的青睐。”

与此相对的是,英法等欧洲国家对老旧基础设施的升级普遍受到资金的掣肘。以核电业为例,法国的电力部门计划未来建设数十座新型核电站,而项目所需的大量资金迫使法国向国外寻求合作,中国正是法国希望合作的对象之一。

中英已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上率先迈出了第一步。访英期间,中国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宣布,就共同修建和运营英国萨默塞特郡的欣克利角C核电站达成战略投资协议,这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英国核电项目,也将是英国近十年来修建的第一座新型核电站。

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对接合作,中欧在第三方市场上的国际产能合作也同样引人瞩目。在出席2015年中欧工商峰会开幕式时发表演讲,指出“中国产品性价比好,完全可以提供较高质量和较低成本的制成品,既满足发展中国家建设需求,也能带动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和技术出口”,“中欧双方可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突破”。

前文提到的英国核电站实际上也是中法两国开展第三方合作的典型案例。而在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中欧在第三方市场上类似的合作还大有可为。2015年1月,法国总理瓦尔斯访华期间表示:“中法正准备在非洲展开更多合作项目,在亚洲进行更多能源和交通运输方面的合作。”

“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增长,中国和欧洲很多新增的合作点将出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崛起带来的巨大需求也将使中欧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王明进说。

上一篇:BAT+电影的新玩法 下一篇:屯垦戍边“十个一”